小孩的學區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天解開了我和老婆對小孩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到底我們是要選擇明星學校,還是就近就讀就好?這問題相信很多爸媽也有這個疑惑,對於這件事我們也糾結很久,畢竟小孩生得少,總是希望小孩贏在起跑點上。剛好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科學研究,給我了一個定心針,也希望給在考慮小孩學校的爸媽一個指引。


現在少子化的社會,小孩教育的安排,從小學甚至幼稚園開始,就開始進入軍備競賽,之前聽過來人的媽媽說,在幼稚園沒讓小孩先接觸小學的課程,結果孩子上小學很不適應,這真是嚇傻我了,也開始思考小孩的教育是否要這麼精實。


幸好看到一群歐洲的勞動經濟學家做的研究,裡面提到兩個重點


1.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包括父母給予的家庭教育,後者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


例如:認知能力是學習事務的核心能力,而對孩子來說,認知能力發展速度和水平,和父母自己的認知能力,還有對小孩付出的時間精力多寡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越早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效果越好,隨著小孩越來越大,父母教育的影響會逐漸減弱。這裡分享網路看到的金句,"最好的學區房,就是父母的書房。"所以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其實跟父母面對學習的態度非常有關。


2.孩子的學校選擇標準: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到底要讓孩子去明星學校,但有可能在末段,還是去一般的學校,但可能在前段,哪個比較好?


俗話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就是答案。因為這兩種選擇對於學生的心理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這群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調查研究,觀察分數相同,但在不同學校年齡,班級中排名不同的學生,來觀察相對排名對未來教育結果的影響。


結果發現,如果把學生的相對排名提高10%,學生高中畢業率就會提高1.33%,進入大學的機率會提高3.86%,獲得學位的機率會提高3.64%。在加入學校、年級和能力的固定因素後,發現相對排名的影響力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很明顯。


也就是說,一位學生在他所待的團體裡,如果相對排名提高,未來的學業發展就會相對順利,例如年級或班級裡的排名,這些排名的影響,會比是否就讀明星學校對學生課業的提高更明顯。


為什麼相對排名會對學生的求學結果有很重要的影響?


經濟學家有三個解釋:


解釋一:學生會依據相對排名來判斷自己的絕對能力,就算一名學生的實際能力比其他同儕還要好,但是當他自己處於排名較低時,會認為自己比較不聰明,覺得念書對他的回饋沒這麼高,於是降低學習意願,也降低了對自己學習的投資。


解釋二:有較高相對排名的學生會變得更有自信,容易高估自己的才華,於是更有努力學習的動力。那些排名較前的學生,總是比排名較後的同學更加樂觀,也更不會缺課,這些都反在研究數據上。


解釋三:老師更偏愛排名較高的學生,所以這些學生有機會獲得更多的鼓勵和幫助。這也給了學生覺得學習很容易的信念,於是更願意在自己的學習成長上有更多的投入。


所以學生的相對排名對於他未來教育成果其實有很顯著的正面影響。如果我們勉強去一間明星學校,在裡面的排名需要當"牛後",對孩子來說,就算孩子的能力再強,也很容易低估他自己的絕對能力,於是降低對自己的學習投資。


之前聽過幾位在思考學區的媽媽,去請教了一位很有智慧的媽媽對於小孩學校和學區的選擇,沒想到那位媽媽說了一句「選方便的就好。」那時候聽到覺得很有道理又覺得有這麼簡單嗎?


在看到上面的研究後就通了,因為方便就好,意味著不去在乎是否是明星學校,小孩成為雞首的機會更高,而且離學校近,上課方便,心態上也會比較輕鬆,有更好的精力去學習,對爸媽來說,學校近,可能接送方便,不用花太多來回時間,爸媽的狀態也相對更好,可以保留更多的時間精力來陪伴孩子,心情也同樣較輕鬆,孩子在這樣的爸媽身教下,對於學習也更不容易排斥,加上方便帶來精力上的保留,就會更願意在學習上努力。


這個簡單的回答直接點破了很多媽媽和我的疑惑。畢竟學習最好的是有充滿自信和積極的心態,這是學習過程最重要的底氣。

透過每天寫作,下日日不斷、滴水穿石之功,將所見所思所獲用文字記錄分享,期待和你一起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而非方法。首先,區分真問題與假問題,許多問題其實只是藉口。真問題的核心在於意願不夠強,提升意願才能真正解決。當仍受困於問題時,可向不受此問題影響的人請教,突破盲點。最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主動找到解方,而非被問題擊倒。
《向人請教的11個關鍵問題》探討如何有效提問,以獲取智慧。作者費里斯向300多位精英發送問題,意外獲得大量回覆。他的提問技巧包括從小問題入手、避免難答問題、提供範例引導思考。這些問題涵蓋人生準則、投資經驗、專注力等,幫助讀者學會高效請教。
賽局理論不只適用於競爭,還能作為做人處事的原則。本文分享四個模型:"懦夫賽局",堅持原則,讓對方明白無法動搖你;"單次賽局",言出必行,建立可信賴的形象;"無限賽局",重視長期信譽,避免因小失大;"一對多賽局",公平對待所有人,展現穩定價值觀。掌握這四個原則,能提升信任與影響力,讓合作更順利。
快速學外語的關鍵是先大量累積詞彙,再透過原文閱讀強化語感。本文介紹「突擊式」學習法,每天記憶數百單字,不要求拼寫,只需認得意思。接著硬讀兩本原文書,以高強度輸入打破學習瓶頸,克服心理門檻,獲得成就感並持續進步。即使AI翻譯成熟,學外語仍能提升思維與成長能力,是值得挑戰的學習方式。
《孫子兵法》並非教人如何取勝,而是如何「不敗」。文章探討「消極的智慧」,包括「無敵」—專注自我、不與他人競爭;「不戰」—選擇不輕易投入戰爭,避免無謂消耗;「壓倒性投入」—集中資源,累積優勢,一戰而定。這種思維適用於現代競爭社會,提醒我們專注於自身成長,透過持續投入達成長遠目標,而非陷入無謂競爭。
《孫子兵法》「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揭示真正強者往往在問題未發時就化解危機,如扁鵲大哥治病於未然,反而默默無聞。高調行事者易獲關注,但這可能是認知偏差。真正的成功來自日常紮實準備,而非戲劇性表現。我們更該重視低調防患的人,而非僅讚頌力挽狂瀾的英雄。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而非方法。首先,區分真問題與假問題,許多問題其實只是藉口。真問題的核心在於意願不夠強,提升意願才能真正解決。當仍受困於問題時,可向不受此問題影響的人請教,突破盲點。最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主動找到解方,而非被問題擊倒。
《向人請教的11個關鍵問題》探討如何有效提問,以獲取智慧。作者費里斯向300多位精英發送問題,意外獲得大量回覆。他的提問技巧包括從小問題入手、避免難答問題、提供範例引導思考。這些問題涵蓋人生準則、投資經驗、專注力等,幫助讀者學會高效請教。
賽局理論不只適用於競爭,還能作為做人處事的原則。本文分享四個模型:"懦夫賽局",堅持原則,讓對方明白無法動搖你;"單次賽局",言出必行,建立可信賴的形象;"無限賽局",重視長期信譽,避免因小失大;"一對多賽局",公平對待所有人,展現穩定價值觀。掌握這四個原則,能提升信任與影響力,讓合作更順利。
快速學外語的關鍵是先大量累積詞彙,再透過原文閱讀強化語感。本文介紹「突擊式」學習法,每天記憶數百單字,不要求拼寫,只需認得意思。接著硬讀兩本原文書,以高強度輸入打破學習瓶頸,克服心理門檻,獲得成就感並持續進步。即使AI翻譯成熟,學外語仍能提升思維與成長能力,是值得挑戰的學習方式。
《孫子兵法》並非教人如何取勝,而是如何「不敗」。文章探討「消極的智慧」,包括「無敵」—專注自我、不與他人競爭;「不戰」—選擇不輕易投入戰爭,避免無謂消耗;「壓倒性投入」—集中資源,累積優勢,一戰而定。這種思維適用於現代競爭社會,提醒我們專注於自身成長,透過持續投入達成長遠目標,而非陷入無謂競爭。
《孫子兵法》「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揭示真正強者往往在問題未發時就化解危機,如扁鵲大哥治病於未然,反而默默無聞。高調行事者易獲關注,但這可能是認知偏差。真正的成功來自日常紮實準備,而非戲劇性表現。我們更該重視低調防患的人,而非僅讚頌力挽狂瀾的英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 PTCG Pocket 級別對戰的完整攻略。不論你是剛開始玩的新手,還是想衝排名的老手,這篇攻略都能幫你更了解遊戲機制! 目錄: 開放時間與參加條件 段位制度詳解 積分機制說明 賽季獎勵制度 實用打牌技巧 新手常見問題 ————————— 📅 一、開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 PTCG Pocket 級別對戰的完整攻略。不論你是剛開始玩的新手,還是想衝排名的老手,這篇攻略都能幫你更了解遊戲機制! 目錄: 開放時間與參加條件 段位制度詳解 積分機制說明 賽季獎勵制度 實用打牌技巧 新手常見問題 ————————— 📅 一、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這幾天被臉書轉發某補習班學生精美的行程表嚇歪了,關於如此精實、贏在起跑點的童年生活,真的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嗎? 先說結論,根本不需要逼死人的行程,小孩也可以考好成績、上明星學校,但是,就算是明星學校畢業,也不能保證工作職涯順利。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要將孩子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最大化,以下是一些建議: 提供良好的教育:確保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選擇優質的學校,提供孩子所需的學習資源和機會。 培養全面的技能:鼓勵孩子發展多方面的技能,包括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科學技術、藝術和體育等。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在不同領域的競爭力。 培養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這幾天被臉書轉發某補習班學生精美的行程表嚇歪了,關於如此精實、贏在起跑點的童年生活,真的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嗎? 先說結論,根本不需要逼死人的行程,小孩也可以考好成績、上明星學校,但是,就算是明星學校畢業,也不能保證工作職涯順利。
當一個人擁有快樂、順利的求學時光與童年,這之中所帶來的幸福感,是能受惠終生的珍貴寶藏。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要將孩子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最大化,以下是一些建議: 提供良好的教育:確保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選擇優質的學校,提供孩子所需的學習資源和機會。 培養全面的技能:鼓勵孩子發展多方面的技能,包括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科學技術、藝術和體育等。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在不同領域的競爭力。 培養
Thumbnail
孩子到國家辦的學校讀書,爸媽怎能接受孩子健康走進去、躺著推出來?事關全國師生「安全的職業環境、安全的受教權」,如果家長們以後只能各憑本事、自力救濟保護自家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改革能算是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