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濘中掙脫:一場接納自我、療癒傷痛的靈性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昨天與朋友聊天,過去我一直覺得這位朋友平凡無奇,甚至有些過度緊張,不符合年紀。甚至覺得基於他的膽小怯弱與戰戰兢兢的個性,會把生活過得毫無意識,我也覺得理所當然。過去的我甚至不會主動找他聊天,直到昨天因為工作的事情向他請教,他侃侃而談起工作上認識的人,像醫師、護理師等,以及他們的生活事蹟。突然之間,我發現每個人都有相同的24小時,那些時間都不會被白白浪費。他同樣在自己的生活中累積著各種體驗,而過去的我真的太狹隘、太功利,也太自以為是了。

也許經過這一陣子的體悟,讓我慢慢學會接納那些過去「以為」的認知。或者應該更準確地說,是我逐漸學會完全接納自己各種不同的面向。過去的我可能也在自己期待成為某個人的濾鏡下看待自己,因此忽略了自己在無意識中的迷惘與掙扎。最近,還有一位過去我認為過著「毫無意識」生活的朋友也聯絡了我。或許正因為現在的我,開始能夠理解那些「泥濘」與「無意識」的過程,都是生命的一種體驗方式,那種接納自我的頻率慢慢的改變了我的思維。

那些不快樂的階段,或許就是透過這樣的不快樂來感受身為人的限制、痛苦與掙扎。而我,又有什麼權利置喙他人的選擇呢?昨天與朋友聊了很久,他談及對自己的厭惡。過去的我對這樣的話題會感到不耐煩,但昨天我只覺得這是他的現狀,是他當下真實的感受。我只是提醒他,他的用詞充滿了自我批判,讓他意識到自己當下的狀態。他提到自己將某些情緒深埋於潛意識,這使得他無法感受到情緒,也無法表達愛,甚至覺得自己很冷漠。我跟他分享了《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4書中的理論,並讚許他透過模仿愛的行為來刺激腦迴路,試圖重建感受的連結的行動。

書中提到受過重大創傷的人,大腦迴路會因阻斷而轉為麻木或過度反應的運作模式,無法連結到前額葉以理性理解事件的發生緣由,因此行動力與創造力都會極度低落。而我的朋友,正是這樣的體現。上一次通話,我建議他試著每天不帶手機到公園走10分鐘,他嘗試後告訴我,依然無法靜下心來,便放棄了。我能理解,當情緒未被覺察,找不到內在匱乏的真正原因,又不相信穩住當下的力量時,停留在負面情緒的循環中是人之常情。

說到這裡,我也想起過去的自己。當時也是讓自己在泥巴2中打滾不快樂的生活著,業力的破口1是我發現自己的手臂毫無肌肉、鬆軟無力,甚至甲狀腺也出現異常的警訊。這成了我離開泥濘的契機。我開始花錢進行重訓,隨著身體逐漸強壯,不再憂慮與擔心。雖然當時還沒有學習冥想或靜心,但透過朋友的邀約,我開始跑步,甚至參加馬拉松,一跑就是五年。

某一次跑步時,我放任腦袋思考,思緒紛飛,結果在階梯上摔倒了,那一刻真的非常痛。受傷的日子裡,我反思自己沒有專注於跑步,而是讓腦袋與身體分家了。當然,我也曾怪罪那階梯,但隨後公園竟然把階梯填平了,哈哈。自此之後沒有理由,還好後來的我因為致力於提高跑步效率,學會專注於腳步、大腿與臀部。讀了《當下的力量》5,更讓我督促自己專注於每一步的起落。

隨後,我開始嘗試冥想打坐,挑戰每天靜坐,從最初的腿酸、腳麻,到如今透過冥想與自己的高我或更高意識對話,這一番經歷也花了我一年半載。我明白,任何事都無法一蹴而就。也感謝我的朋友,透過與他分享我身在泥濘的經驗,讓我得以回顧這一路以來每一次的轉折與改變都有其原因。

初期,身體的疾病與虛弱、精神的懶散,讓我厭惡當時提不起勁的自己;接著,我透過重訓、打拳、長跑、公路車與游泳,一步步轉變。當然,運動也曾成為我逃避家庭溝通的方式,但疫情期間,24小時與孩子相處,讓我有了更多自省。我不快樂,想控制孩子,而孩子的反彈又加倍我的痛苦。透過檢討自己的不安全感與控制欲,我學會放手,帶著孩子一起做快樂的事。

然而,這些仍然不夠,因為隨後,我迎來了另一個業力的破口1……

當孩子被虐的事實呈現在我的眼前,同時看到孩子手機偷錄的一段暴戾的影片,這一切的安排非常巧妙。過去我的不勇敢、沒有決斷力,讓我和孩子在一個關係毫無進展的困境中徘徊。然後我自己透過運動,獲得了許多舒壓的時間與空間。之後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然而,接下來的一連串事件,讓我根本無法用大腦思考外界因素是否允許我獨自帶著孩子生活。最終,我和孩子離開了那個住了14年的家,開始了真正的靈性旅程。

當然,這段旅程中還有一場重要的課題:面對關係的學分,而這學分的核心其實是面對自己。過去我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自己了,但事實上,我對於自己的情緒毫無覺察,內在的匱乏與不安全感,對集體意識的束縛,以及原生家庭的痛苦,都在搬家後一一浮現。一件件的抽絲剝繭讓我發現,命運的齒輪從未讓我停止自省的腳步。這期間,一場又一場的大戲輪番上演,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轉折都讓我痛徹心扉,淚水彷彿灌滿了整個2023年。

在這一年,我試了許多方式,催眠、前世回溯、阿卡西記錄、占卜……雖然自己也會占卜,但當時的自己總是看不清答案。於是我跑到竹蓮寺向菩薩求解,每一次擲筊、抽籤,菩薩都慈悲地給予溫柔的回應,甚至希望我在廟中待得久一些(後來才知道在好的頻率中待的時間越久身體也會被調整到相對應的頻率,難怪每次擲茭問是否能離開,都是蓋杯,就是幫助調整我整身的負能量,不盡感恩)。隨後,我又聽說新竹的城隍爺可以問前世今生,便也去請教。城隍爺的態度與菩薩不同,甚至顯得有些不耐煩,但他的回答依然點醒了我。當我把問題回歸自身,答案逐漸清晰起來。

這一年的沖刷讓我深刻體會到活在當下的重要。到了年底,我因腳傷動手術而休養了一個半月,這段時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沒有外界紛擾,沒有工作壓力,這段靜止的時光彷彿為我量身訂製,讓我全然臣服於命運的安排。

2024年的到來帶來新的挑戰與禮物,工作的困境讓我面對過去自己的陋習,以及拖延的習慣,臣服挑戰的感覺讓我覺得新奇,每天的調整也讓我彷彿煥然一新,很快地就收穫一份禮物:一份新工作的訊息,這讓我順應著安排進入新的環境,但接下來的半年卻像雲霄飛車般,事件接踵而至。不僅在清醒時安排,連夢境裡也在加碼。不過,隨著一次次經歷,我開始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重要的是從這些相中體會的虛妄學到什麼。每一件事與到一每一個人甚至只是書中的一段文字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的內心深處,讓我逐步面對那些我不願意、不曾察覺甚至逃避的部分。

在這一年,我慢慢的學會了接納自己,療癒自己,也學會用謙卑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功課。過程中,我感受到靈魂團隊與友善靈魂的支持,深深地感激他們的陪伴。

回望過去,我也對朋友選擇留在「泥濘」中的經歷多了一份理解。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經歷過那些痛苦與掙扎,才能真正回到自己,回到當下,享受當下的快樂。

謝謝我自己,謝謝我的靈魂團隊,也謝謝所有陪伴我的靈魂。這份愛,深深地傳達給你們。



備註:

1.這裡指的業力破口:就是在當下覺得難過有被討債的負面情緒,累積到無法承受之重時稱過業力破口,有點宿命,但在當下就是這樣的感受

2.友善靈魂:是我在他人的分享中聽到的新名詞,泛指那些讓自己生活不如意,給自己課題的對象,都是來磨練砥礪自己成長的友善靈魂。

3.文章中說的泥巴以及泥濘只是一個形容,也是在他人影片中學到的形容,當人們常常會在某一些人生階段去體驗不快樂,就彷彿我們在泥巴堆中繞呀繞,繞到腳髒了身體髒了,最後臉口鼻都髒了,看看自己覺得夠了都看不到了,也許就願意起來沖一沖了,形容在困境中的人們不論怎麼痛苦都不願意改變,直到痛苦到極致再也無法忍受,這跟業力破口的形容類似,但都是人生的體驗沒有對錯。

4.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The body Keeps the Sore:作者Bessel Van Der Kolk貝賽爾.范德蔻。作者是一位荷蘭精神科醫師、作家、研究員和教育家。自1970年一直集中在研究創傷壓力症候群領域。

5.當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作者艾克哈特.托勒。作者是在德國出生的加拿大移民,精神導師、作家以及演說家。2008年,紐約時報稱托勒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心靈作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smine Hsie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5
很高興你喜歡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04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自我覺察療癒成長星座塔羅工作室
2會員
27內容數
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一場又一場的戲劇,我們在其中當演員的時候各種情緒起伏,悲歡離合都讓自己難捨難離,如果有辦法當個導演,用第三者的視角看待生命,演一場又一場的精彩,但抽離的也乾淨透徹,是不是嘗試著輕鬆生活體驗人生如何!
2025/04/11
本文探討「形象自我」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並以三個生活故事:被遺忘的晚餐、乾涸的善意和好人困境,說明不同「形象自我」的面具(付出者、慷慨者、老好人)如何導致內在的矛盾和痛苦。文章也提及「太陽星座」在西洋占星學中與形象自我相似的概念。
Thumbnail
2025/04/11
本文探討「形象自我」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並以三個生活故事:被遺忘的晚餐、乾涸的善意和好人困境,說明不同「形象自我」的面具(付出者、慷慨者、老好人)如何導致內在的矛盾和痛苦。文章也提及「太陽星座」在西洋占星學中與形象自我相似的概念。
Thumbnail
2025/03/19
與手機連結的療癒經驗,喚醒我對過去愛與被愛的記憶,療癒了內心的不安全感與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文章探討愛的存在與關係的終結,提醒我們即使關係結束,曾經的愛與溫暖依然真實存在。
Thumbnail
2025/03/19
與手機連結的療癒經驗,喚醒我對過去愛與被愛的記憶,療癒了內心的不安全感與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文章探討愛的存在與關係的終結,提醒我們即使關係結束,曾經的愛與溫暖依然真實存在。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克服游泳及靈性成長的經驗,闡述唯有內在穩定才能突破困境,他人只能提供指引,真正成長需靠自身體悟。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克服游泳及靈性成長的經驗,闡述唯有內在穩定才能突破困境,他人只能提供指引,真正成長需靠自身體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體悟與轉變,從過去的狹隘與功利,到學習接納自己、療癒自己,並最終體會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文章中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包括身體疾病、人際關係的挑戰、以及靈性探索,並提及閱讀《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與《當下的力量》兩本書帶給他的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體悟與轉變,從過去的狹隘與功利,到學習接納自己、療癒自己,並最終體會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性。文章中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包括身體疾病、人際關係的挑戰、以及靈性探索,並提及閱讀《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與《當下的力量》兩本書帶給他的啟發。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課要完成。 年輕的時候,想著能多賺點錢,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至於理想是什麼,沒一個具體,大概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沒有錢維持生活。再有能力些,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驗證一些和自己在電視、報章上看到的是否一樣。 慢慢的工作穩定了,物質條件也改善了。經常會去旅行,假
Thumbnail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課要完成。 年輕的時候,想著能多賺點錢,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至於理想是什麼,沒一個具體,大概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沒有錢維持生活。再有能力些,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驗證一些和自己在電視、報章上看到的是否一樣。 慢慢的工作穩定了,物質條件也改善了。經常會去旅行,假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上課前只想好要講的3點是:前2天心情沈重;昨天在新店運動30分鐘,很舒服;身體痛,除了以前太勞累之外,是因為壓抑的關係,壓得很深很堅固。 就這樣,不用那麼認真,放輕鬆一點。這週沒什麼事,有的事不用說,不用花腦筋想要說什麼?短短地說完,聽聽其他人的發言,再想想有沒什麼要說的? 一、前天心情沈重 沒什麼
Thumbnail
上課前只想好要講的3點是:前2天心情沈重;昨天在新店運動30分鐘,很舒服;身體痛,除了以前太勞累之外,是因為壓抑的關係,壓得很深很堅固。 就這樣,不用那麼認真,放輕鬆一點。這週沒什麼事,有的事不用說,不用花腦筋想要說什麼?短短地說完,聽聽其他人的發言,再想想有沒什麼要說的? 一、前天心情沈重 沒什麼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煩心的事情,通過簡單觀察開始,已減少生活當中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且更進一步認識內心韌性。劉軒How to 人生學,優質Podcast,真誠推薦。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煩心的事情,通過簡單觀察開始,已減少生活當中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且更進一步認識內心韌性。劉軒How to 人生學,優質Podcast,真誠推薦。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