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越是想做的事越容易拖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整個2024年我幾乎都在反反覆覆的心理掙扎中度過。

記得在某個Reel看過這句話:"What you're not changing, you're choosing." 意思是那些你沒有做出改變的,就等於是你主動選擇的。例如我對過去收入穩定但沒有挑戰性的工作有諸多抱怨,如果不去利用下班時間學習新技能,做出改變,那就是自己選擇卡在這份沉悶的工作。

明明困在現狀很痛苦,跨出改變的那一步卻沒有想像中的「如釋重負」的感覺。我一直都自認對想做的事很明確,做設計是我熱愛且擅長的事,所以心理預期一直特別高,稍微碰壁就陷入自我懷疑,越懷疑越恐懼,「我是不是沒有這個天賦」、「我真的能做好嗎」腦袋太多限制性想法,導致我一直卡在做計畫的階段,遲遲沒有付諸行動。

一直到有天我看了幾米的書《繪本的夢想與實際:幾米分享創作心得》,發現其實自我懷疑是做創造性工作的一部分。原來他也有經歷過畫功不夠畫不出來的階段,原來他每天花了這麼大量的時間泡在工作室作畫。天才只是曇花一現,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放下對成果的得失心,沉下心來踏實練習。

「如果不能克服恐懼,那就和恐懼共存。」我們好像都花了太多時間想去克服心理障礙,不如擁抱且承認自己的恐懼情緒,與他共存,習慣了也就不容易被影響。

我們的大腦天然的會選擇最保守熟悉的路徑,而不是採取有風險的行動。在原始部落,這個機制保護了我們,反之做出額外努力,去熟悉陌生領域則是非常逆人性的行為,這導致我們的大腦下意識的去拖延和抗拒不熟悉的事物。

「你所期望的奇蹟,就藏在那些你一直逃避拖延的工作裡。」希望每個心裡有理想的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上想過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認識自己,活出不侷限的人生
5會員
7內容數
看的書越多,越有無限的傾訴欲—於是我把它轉化成文字。 旅居墨爾本7年,下一個目的地是東京。 一直都執著找到只屬於自己的活法。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分享簡單生活。 工作郵箱:sunny5618sss@gmail.com
2025/01/16
從小我媽就很常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八字不夠重,命苦,自己遇人不淑。」說自己是阿信,總有做不完的家務。 我很感激辛苦把我和我妹拉扯長大的母親,也很心疼她。 隨著年齡漸長,離開家的時間越久,我發現,這種思考模式深根在我潛意識裡好多年,我都毫無察覺。 每個普通家庭的人或許都經歷過,剛開始在外地獨
2025/01/16
從小我媽就很常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八字不夠重,命苦,自己遇人不淑。」說自己是阿信,總有做不完的家務。 我很感激辛苦把我和我妹拉扯長大的母親,也很心疼她。 隨著年齡漸長,離開家的時間越久,我發現,這種思考模式深根在我潛意識裡好多年,我都毫無察覺。 每個普通家庭的人或許都經歷過,剛開始在外地獨
2025/01/13
2025年過去了兩週,我的生活目前可以用兩個字總結:亂套 晚上總是失眠,作息變得不規律,感覺整個人心浮氣躁,無法專注 跨年那天我還很激動地做了2025年顯化桌布,沒有對的習慣系統就只會是一場空 回看2024年我試圖養成但失敗的習慣系統,並加以調整: 2024年我的習慣系統復盤 1.我開始多
2025/01/13
2025年過去了兩週,我的生活目前可以用兩個字總結:亂套 晚上總是失眠,作息變得不規律,感覺整個人心浮氣躁,無法專注 跨年那天我還很激動地做了2025年顯化桌布,沒有對的習慣系統就只會是一場空 回看2024年我試圖養成但失敗的習慣系統,並加以調整: 2024年我的習慣系統復盤 1.我開始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寧可付出努力後失敗,也不願只是空想造成遺憾!
Thumbnail
寧可付出努力後失敗,也不願只是空想造成遺憾!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在年初時拿出全新的行事曆,意氣風發、洋洋灑灑寫出新年度計畫,結果在工作忙、事情繁瑣的日子匆匆過去後,不到一星期發現這些計畫被迫修改,一個月後進度原地踏步,這時總會對自己喊話「沒關係,等下個月我一定會努力做」。 於是就這樣重複了幾次,隨著季節變化、歷經節慶連假,年底好像其實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許多時候我們陷入拖延的循環是源自於內心的焦慮,面對太困難的任務,擔心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完成,所以選擇逃避,或是害怕失敗而不願意付諸行動,以至於不斷浪費時間,那麼當我們覺察自己內心的焦慮時,要如何著手來擺脫不斷拖延的循環呢?以下兩個解方,讓大家能夠克服內心的焦慮,朝高效的人生邁進: 眼前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許多時候我們陷入拖延的循環是源自於內心的焦慮,面對太困難的任務,擔心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完成,所以選擇逃避,或是害怕失敗而不願意付諸行動,以至於不斷浪費時間,那麼當我們覺察自己內心的焦慮時,要如何著手來擺脫不斷拖延的循環呢?以下兩個解方,讓大家能夠克服內心的焦慮,朝高效的人生邁進: 眼前
Thumbnail
拖延,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是 : 你害怕把事情搞砸。
Thumbnail
拖延,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是 : 你害怕把事情搞砸。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Thumbnail
一事無成讓人忘了曾有的理想與期待,變得退縮麻木,生活漫無目標,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Thumbnail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輸了,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下述狀況,你覺得就是在說你? 凡事力求簡便,只做最低程度努力,即使很是重要的事情。 花很多時間「準備」工作、「逃離」工作,或找別人「代替」你的工作,但就是不「投入」工作。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勞無功。 無法樂在其中,即使面對你人生重要的活動或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輸了,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下述狀況,你覺得就是在說你? 凡事力求簡便,只做最低程度努力,即使很是重要的事情。 花很多時間「準備」工作、「逃離」工作,或找別人「代替」你的工作,但就是不「投入」工作。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勞無功。 無法樂在其中,即使面對你人生重要的活動或人際關係。
Thumbnail
新的一年轉眼又到了,似乎又是開始給新年訂下計劃的時候了,每次到這個時間點總是特別有趣,常常會有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的感覺
Thumbnail
新的一年轉眼又到了,似乎又是開始給新年訂下計劃的時候了,每次到這個時間點總是特別有趣,常常會有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的感覺
Thumbnail
常常覺得無力,明明有很多事情想嘗試但卻始終跨不出那一步?事情拖著拖著,又找了些藉口告訴自己,算了,就這樣吧!反正也不太可能。你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心裡想改變的聲音呢?或許你也有相同的原因:
Thumbnail
常常覺得無力,明明有很多事情想嘗試但卻始終跨不出那一步?事情拖著拖著,又找了些藉口告訴自己,算了,就這樣吧!反正也不太可能。你是否也曾經這樣對待心裡想改變的聲音呢?或許你也有相同的原因: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