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四十九)美國,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搭乘澳洲航空,由雪梨直飛美國西岸。我則考慮回程轉往其他亞洲城市,所以選擇飛新加坡航空。按商界慣例,我們兩人的職務,也不一宜同班飛機旅行。


很驚訝的發現,從新加坡飛洛杉磯,地圖上看似比較近,其實航程是比雪梨直飛多飛了五個小時。總之,都是十幾個小時的旅程,很累人,我們就在機場附近旅館休息一個晚上,隔天再轉飛棕櫚泉 (Palm Springs )。


澳洲同事是第一次來美國,非常興奮。和美國人聊天時,他覺得很開心,喜歡美式英文的平易近人。而且,他覺得美國人很有禮貌,對陌生人說話非常客氣。因此,午後在游泳池畔,或是大堂酒吧裡,只要是落單的客人,他一定攀談,幾秒就熱絡歡笑。路過的人很可能以為,他們應該是老友同行才對。


我大學時代的教授絕大部份來自英、美,其中只有一位是澳籍教授。同學們都不太習慣他奇特的澳洲英文,私底下常取笑人家的腔調。但是,這世界就那麼小,多年後,我竟然混跡在那個當年認為的奇特語言世界裡。


機場報到時,他維持著他抵達美國後的「熱情」,對著地勤人員,像個興高采烈的青少年一樣,嘰哩呱啦的講個不停。那航空公司職員轉向我,略帶苦笑的臉說:「他說什麼,我聽不懂。」


我想,我同事應該是第一次感受到,他們和美國人說的都是英文,其實,若沒有很寬大的語言包容能力,溝通方面,還是存在一些隔閡的。語言如此,其他工、商業有關的常識,我相信差距也不會太小的。也就是說,雖然澳洲很像是個小一號的美國,但工業產品方面,應該不至於美國行,澳洲就一定可以。看著美國產品在亞洲的弱勢,我心裏的疑問是其來有自的。


當然,這是我們這次來美國的其中一個目的,我不想落入一廂情願的衝動,應該先弄清楚真正可為的事情會有哪些?我事實是謹慎的應對同事對美國產品的「一頭熱」現象,在不願讓他們誤以為我重亞輕美,我對美國煞有其事的做法,就是個平衡,也是不得不為的。


我們是來美國參加一個跨國同業協會的年會,那一年的會址是在加州棕櫚泉的一個渡假山莊。澳洲這行業的一線公司,或是大盤商都是美國這個同業協會的會員。這個協會成員主要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同業,我是接手之後才了解,公司每年繳會費,除了經常得到資訊的分享以外,卻極少取得資源,也未曾實際大幅惠及公司的營收。



這個協會每年會選擇美國一個處所召開年會,同時會有許多新技術,新產品的發表會。議程的安排,會有一個半天的小型展覽會,讓世界和美國的各大製造廠展出最新研發的成果,也讓經銷商有機會和各大廠交誼,各取所需。說是學習新知識,其實大部份是玩樂,休假,同業朋友相聚,才是這個活動的核心。


會議場地是在這個渡假山莊的一個大型會所,但多數的活動都在室外。像是觀賞馬球比賽,高爾夫球賽,泛舟,還有悍馬車挑戰沙漠困難地形等等,夜晚的餐會也都在戶外進行,很能享受印象中的西部風味。


據說棕櫚泉只住了四、五萬居民,但是豪華別墅到處可見,好像許多好萊塢明星在這裡都有渡假用的物業。報章上讀過,已故明星鮑伯霍柏就是其中一位。這個悠閒的城市,其實就是個人造綠洲。老美告訴我,整個城市就是被一層巨大的塑膠布托著,所有和生命有關的土壤,水,和花草樹木,就在其上方生生不息,已經一百多年歷史了。


儘管議程滿是渡假的氣氛,大會還是安排許多論壇,和主題講習會。各分組主席在討論會開始前,都會介紹第一次與會的公司負責人,幾乎每個我參加的分組都要來一次“訝異”。當主席介紹我這澳洲公司,還有我個人背景時,站起來的是那會議室內的唯一華人,瞬間就有人交頭接耳,眼睛緊盯著我位置的方向。


我猜,他們一定納悶,原先那常聽說的遠道澳洲公司會員,怎麼換了個黃皮膚的。這奇特的氣氛幾乎同時被三兩位的熱情掌聲壓過去了。他們是我舊日的美國分支機構同事,十幾年的歲月,確實交了不少美國同事朋友。在美國的重逢,多了許多歡聲笑語,也讓我頗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現象,對我帶來的澳洲總經理應該頗為新奇才對。他回去後,應該會告訴澳洲同事,他懷疑老闆是不是美國來的?


到此,美國行的目的可以說完成大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擴大發掘美國系統對我的生意會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1/16
人生很奇妙!在哪都可以碰到熟人,更別說是在同一個行業內。有這些人的支持,對你的後續工作應該會有很好的幫助。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普普文創 😊
有了好像從美國來的~團隊大家應該心裡更踏實吧~至少那邊是有人支持😁~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花花家的雜貨店 是更踏實,但是,核心問題還是跟歐洲原廠關係的繼續維持,才是比較大的挑戰。這些問題隨時都在發展,隨時都得步步為營。
圓瑩-avatar-img
2025/01/16
說起澳洲口音的英語,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習舞大多接觸英國口音的導師,後來新聘一位澳籍導師,確實有過聽了一輪指導也呆若木雞的階段🤣🤣🤣😅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圓瑩 在香港工作時,我經常講粵語搞笑。同事聽了不禁莞爾一笑,還說,聽起來像印度阿三說廣東話。😊
鬼獒煉毒丹-avatar-img
2025/01/16
神獸此生都無法忘懷,把林族蟆寫作當掉的是「澳洲來的英國古典文學系的教授」在加拿大教書的導師。。。從此開始注意澳腔英文...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潔希李 😁😁😄😄 我的「歐洲文學」差點死在一個美籍教授手上,後來低空飛過,所以,不恨美語😊
Kazama-avatar-img
2025/01/16
期待後續帶來的影響與成果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6
Kazama 謝謝。很多的努力,不必然的會有成果。可是,不努力的話,要有成果是不可能的。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03會員
22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29
我接手這兩家同名的紐澳公司已經六年多,儘管期間歷經多次波折,我仍然在不受公司日常瑣碎事務影響的情況下,無日不在為了公司的轉型而努力。 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在和原廠的雙邊關係上,維持最高的影響力,同時努力走出我們自己的路,避免公司未來的命運操控在原廠手上。我們必須盡快擴大其他產品線路的生意,進入更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11
在澳洲創業之前,為洋人公司打工長達十七年。原來自以為很了解洋人文化,特別是歐系國家的職場,應該游刃有餘、應付自如才是。 沒想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真的很大,尤其像澳洲那樣的經濟體,既屬於發達國家,卻又在濃濃的「社會福利國家」樣態下運作。職場文化確實和我熟悉的一般工業發達國家差異頗大,也是我頭一遭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2025/03/09
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從最開始,商業技能的學習,到有能力獨立作業、聽命行事、使命必達,絕大多數都是「勞力」的。當然也是要動腦思考,但也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以便有好表現。 成為經理人之後,事實的需要,也有幸經過多位前輩的指點,逐步由付出「勞力」的工作,轉型成了絕大部份「勞心」的工作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與經銷品牌上游重新形塑的雙邊關係,幾乎可以確定,那和我的上一次歐洲行有直接關係。我向他們的最高層揭露了他們員工在市場的離譜作為,最重要的是,我的訴求有機會得到接納。因而,原廠總公司高層勢必做了完整的調查,應該也驗證了我的各項指控,因而有了後來的大幅度政策修正。 從已經發生的表面狀態來看,它是產
Thumbnail
與經銷品牌上游重新形塑的雙邊關係,幾乎可以確定,那和我的上一次歐洲行有直接關係。我向他們的最高層揭露了他們員工在市場的離譜作為,最重要的是,我的訴求有機會得到接納。因而,原廠總公司高層勢必做了完整的調查,應該也驗證了我的各項指控,因而有了後來的大幅度政策修正。 從已經發生的表面狀態來看,它是產
Thumbnail
終於找到業績起飛的鑰匙了,但我能打開這道門嗎? 另外,為了擴大合作範圍,並同時管理好現有的業務, 我開始制度新的規則。 只是...這一且會如我想的一樣順利嗎?...
Thumbnail
終於找到業績起飛的鑰匙了,但我能打開這道門嗎? 另外,為了擴大合作範圍,並同時管理好現有的業務, 我開始制度新的規則。 只是...這一且會如我想的一樣順利嗎?...
Thumbnail
公司的核心生意發展,以及未來性的確保,是我接手這個澳洲公司經營之後,日夜不懈的努力目標。但是原公司數十年的基業,在艱困的產銷關係情況下,要穩定發展很難,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創新、突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沒有「魔術棒」,我最需要的是時間。 反觀當時原廠的處境,從廣義的利益角度來看,他們沒道理把花
Thumbnail
公司的核心生意發展,以及未來性的確保,是我接手這個澳洲公司經營之後,日夜不懈的努力目標。但是原公司數十年的基業,在艱困的產銷關係情況下,要穩定發展很難,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創新、突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沒有「魔術棒」,我最需要的是時間。 反觀當時原廠的處境,從廣義的利益角度來看,他們沒道理把花
Thumbnail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Thumbnail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Thumbnail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Thumbnail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Thumbnail
基本上,我當時在紐澳兩國所取得的法人實體,是一家經營得宜的事業體,也同時享有市場的聲譽。妥善經營的話,是可以符合我的長期計畫,讓公司的生意在更寬廣的場域裡揮灑。然而,由於情勢的發展,若是和原廠的關係,在未來的某段時期出現重大轉折的話,公司的前景確實堪慮。 因此,在做出更多前瞻性佈署之前,我應該
Thumbnail
基本上,我當時在紐澳兩國所取得的法人實體,是一家經營得宜的事業體,也同時享有市場的聲譽。妥善經營的話,是可以符合我的長期計畫,讓公司的生意在更寬廣的場域裡揮灑。然而,由於情勢的發展,若是和原廠的關係,在未來的某段時期出現重大轉折的話,公司的前景確實堪慮。 因此,在做出更多前瞻性佈署之前,我應該
Thumbnail
開始進行經銷商及代理商的拜訪了。 然而,想不到的是,這當中還會有些阻礙。 最後,在經過這幾場的拜訪並比對業務報告後。 我發現,這業務與經銷商間存在著一種極大的矛盾。 那...該怎麼處裡呢?
Thumbnail
開始進行經銷商及代理商的拜訪了。 然而,想不到的是,這當中還會有些阻礙。 最後,在經過這幾場的拜訪並比對業務報告後。 我發現,這業務與經銷商間存在著一種極大的矛盾。 那...該怎麼處裡呢?
Thumbnail
公司的業務裡面,只有我跟T君是老闆親自找進來的,希望可以擴大公司的業務銷售,將公司帶到另一個階段。 今天老闆走進辦公室跟我們兩個聊天,跟我們述說他對於明年產品開發與改善的計劃等等。其中有一部分講到,等我們這些產品都準備好之後,等到2026年才開始在國際上爆發。 對此我產生了一個"?"。由於T君比
Thumbnail
公司的業務裡面,只有我跟T君是老闆親自找進來的,希望可以擴大公司的業務銷售,將公司帶到另一個階段。 今天老闆走進辦公室跟我們兩個聊天,跟我們述說他對於明年產品開發與改善的計劃等等。其中有一部分講到,等我們這些產品都準備好之後,等到2026年才開始在國際上爆發。 對此我產生了一個"?"。由於T君比
Thumbnail
李天明沉思著,「帶小周去的話,技術問題肯定能最快解決,但琳達胡更擅長與客戶交涉,尤其是在這種敏感時刻,讓客戶感到我們的重視也很重要。或許,這次應該兩人都帶去?」 隨著思路的清晰,李天明最終決定,這次的美國之行將帶上小周和琳達胡。這樣既能保證技術問題得到最好的解決,也能確保與客戶的溝通和協調順利
Thumbnail
李天明沉思著,「帶小周去的話,技術問題肯定能最快解決,但琳達胡更擅長與客戶交涉,尤其是在這種敏感時刻,讓客戶感到我們的重視也很重要。或許,這次應該兩人都帶去?」 隨著思路的清晰,李天明最終決定,這次的美國之行將帶上小周和琳達胡。這樣既能保證技術問題得到最好的解決,也能確保與客戶的溝通和協調順利
Thumbnail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Thumbnail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