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心理師聊 跟朋友聊 有甚麼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跟心理師聊要付錢,跟朋友不用:)

我想這是一個廢話,不過如果心理師是你的朋友呢? 這又會有什麼不同?

先回到開頭這題,除了錢之外,朋友會是一個可能能夠給你足夠安全感的傾訴對象,但依照你們之間熟識的程度,也可能會因此無法開啟另外話題/問題,然後朋友大概率會是個"了解"自己的人,不需要從頭到尾重新更新自己的資訊給他,再來就是能夠成為朋友你們之間某些特質/興趣可能是像的,在給建議的時候基本上一定偏頗某個方向,但是在情感支持這方面能夠感受到的一定也比較多。

心理師會是個陌生人,對有些人可能感覺不夠安全無法透露或是聊自己想聊的(這個時候也請將這樣的想法跟心理師說,讓心理師適度引導),當然對有些人說陌生人反而可以侃侃而談,這時候就需要將你想要談的問題丟給心理師,可能包含一些前因後果以及故事等等,會稍微辛苦些,但是相對心理師就能夠以專業角度來進行頗析怎麼做/怎麼想/怎麼練習對你個人是最能達到當初進來諮商的目標。

所以心理師沒辦法是朋友般存在,朋友的關係連動會影響著治療或諮商的效果,因此如果變成朋友,通常也會需要換一位心理師諮商。


身為心理師的另一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身為心理師的伴侶 的其他內容
心理諮商是否會留下紀錄?會不會影響保險?
分享病識感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以身體疾病作比喻說明及早尋求協助的必要性,鼓勵善用心理諮商資源,及早發現並解決心理議題,盡量避免議題轉化為問題。
說明心理諮商的流程,從初談到結案,涵蓋了諮商過程中與心理師的互動、頻率調整以及結案建議等重要面向。
簡述臺灣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的區別,以及如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尋求協助的對象。精神科醫師負責開藥,臨床心理師可進行診斷並提供治療,諮商心理師則提供心理治療。文章並提供不同醫療機構(醫院、診所、治療所)中不同專業人員的配置情況。
心理諮商是否會留下紀錄?會不會影響保險?
分享病識感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以身體疾病作比喻說明及早尋求協助的必要性,鼓勵善用心理諮商資源,及早發現並解決心理議題,盡量避免議題轉化為問題。
說明心理諮商的流程,從初談到結案,涵蓋了諮商過程中與心理師的互動、頻率調整以及結案建議等重要面向。
簡述臺灣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的區別,以及如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尋求協助的對象。精神科醫師負責開藥,臨床心理師可進行診斷並提供治療,諮商心理師則提供心理治療。文章並提供不同醫療機構(醫院、診所、治療所)中不同專業人員的配置情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除了上一篇學習生提到的免費諮商外,也有一些諮商,可以收取較少費用;還有一種,雖然不是諮商,但是可以提供陪伴的管道。
擔心心理諮商費用太貴?學習生分享免費心理諮商資源。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有些朋友問道,既然是採線上療癒,為什麼我的步驟那麼麻煩,在課程之前,還要有個”初談”呢? 而且還是”免費”! 首先,先說明"免費”這部分,我當然知道,許多心理諮商的初談費用都是數千元起跳,但是,當初決定走上”導護師”這條路時,我所設下的服務宗旨就是” 讓你用沒有負擔的費用,解決心中的情緒負擔”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除了上一篇學習生提到的免費諮商外,也有一些諮商,可以收取較少費用;還有一種,雖然不是諮商,但是可以提供陪伴的管道。
擔心心理諮商費用太貴?學習生分享免費心理諮商資源。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有些朋友問道,既然是採線上療癒,為什麼我的步驟那麼麻煩,在課程之前,還要有個”初談”呢? 而且還是”免費”! 首先,先說明"免費”這部分,我當然知道,許多心理諮商的初談費用都是數千元起跳,但是,當初決定走上”導護師”這條路時,我所設下的服務宗旨就是” 讓你用沒有負擔的費用,解決心中的情緒負擔”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