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假看到工作傳來的Line訊息,也不管是不是休假中,就急著去想、去回應,間接也影響了家人。
2.從禪宗的角度來看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或許可以讓習慣焦急執著的自己換個想法。
3.遇到不如己意的事情,就很容易掛在心上,變的無法享受當下。
枡野俊明,日本庭園設計師,神奈川縣人。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庭園設計師。從事以禪思想與日本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禪庭園」創作活動。2006年被日本版News Week評選為世界最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人。
作者主張:當我們與「某人」、「某事」不合的時候,就是「無緣」。當你逆緣行事,硬是要照自己的想法繼續蠻幹下去,註定會失敗。我認為在職場上更要有這樣的思維,比如硬要在意那些跟你不對盤的人,非得要取得他們的認可,或是面對很多基層的要求,努力作到了當應該,但只要某一件事情沒完成就被批評的一無是處,間接影響到你個人的思緒與生活,切記,職場的人際關係淡如水,不用硬著頭皮迎合每個人每件事,真正有緣的人,就算離開了還是會保持聯絡。
唯有跟隨緣分,就必然不會出錯,人生也會更加順利。
我們不需要分神去被別人的價值觀所影響,作者認為在傾聽他人意見與見解時,必須先整理出自己的價值觀。比如說人生方針是大大方方不拘小節的個性,面對事事雞毛蒜皮計較考慮的人的指教時,要先分析對方的論點是否合理善意,不要一路跟隨對方的論點卻失去自己該有的原則。
倘若別人說什麼都照單全收的話,就算有再多分身也不夠用。
每個人都有莫名奇妙接受到他人遷怒的時刻,這時朝對方發火回應不會解決任何問題。作者教各位一個「三秒鐘平息怒火」的方法。
默念三遍以下咒語。「感謝,感謝,十分感謝!」「別急,別急,別焦急!」「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沒關係,沒關係,我不要緊!」
現在Line訊息普及,所以上下班的界限變的不怎麼明確,有時候一件急事或是一個訊息,不管你是不是在休假中都逼得你非得回覆不可,尤其是碰到讓你感到不快的訊息時,回覆的不好就會變成口舌之爭。首先,對方在非上班時間傳的Line訊息有必要馬上回覆嗎?也許你覺得趕快回覆,工作就不會卡在自己身上,問題是回覆的不好或是欠缺考量,會不會引發更多的波瀾?難得下班時間總不想受到影響吧。Line的好處是,不用像對話般的立刻回覆,作者主張,不管再怎麼急的事至少先暫停一個呼吸再回。
「即問即答」太危險
一旦遇到無法解決的狀況時,你的心智會促使你往悲觀方向思考,搞得沒什麼事卻一直心慌意亂,作者認為,難道不安的時間越久,問題就會解決嗎?答案是不會。所以作者希望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告訴自己….
「今天終究會結束,雨必會停歇,再討厭的事情一定會過去。」
人生就是一連串「你不試試不會知道」所組成的,英國數學家兼詩人「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羅曾說:「既然不知道要往哪兒去,不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盡力讓選出的選項有個好結果就好。台鋼總教練洪一中曾說道:「當總教練是很痛苦的工作!」要不要換投手、打者、代跑都是個很困難的決定,因為外野有更多的總教練甚至網路的鍵盤總教練等著評論你選擇的下場。所以前巨人隊總教練原辰德面對外野的聲音時才解釋:「那是那個場面最理想的策略。」煩惱哪一個是正確答案沒有意義。
「如何實踐」比「選擇什麼」更重要。
放下力、柔軟心
放下力:能掌握「不受人際擺佈」、「工作態度積極」、「每天過的愉快」三點的人,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柔軟心:沒有固定形狀、像雲朵般的心。配合對方的狀況,自由自在地變更。這種自由程度,才能夠讓你發揮本事「做自己」
幾乎所有人都很適合,尤其是困在無意義人際關係漩渦中的人。
「今天與昨天不同,明天也不會與今天一樣。」大叔常常覺得自己面對固定的生活模式,固定的人際關係(有喜歡,也有不喜歡的),有種失去方向的感覺,作者提到,用心找出與昨天的迥異之處,瑣碎的事情也無妨,讓我深思2023年和2024年的生活根本不一樣,遇到了新的問題新的困惑以及人事變動,後續又自行慢慢的內化接受,這些無解的人際關係讓大叔試著學習從書中尋找答案。每天固定起床唸經打掃作佛事的和尚,他們的生活比我們更規律固定,但是他們還是有源源不絕的想法藉由抄寫經書、寫日記來讓平淡的生活有所不同。
遇到事情會感到緊張困難,著急想要去處理,都是因為大叔認為不馬上處理就會獲得悲觀的結果,從禪宗的角度來看,事情沒有是非對錯,不管發生什麼事,原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這也會成為日後成長的糧食,在禪語稱為「日日是好日」。2024年中原本商調開缺,結果面試時間與排班衝突而失去機會,現在看來也許就是一種「無緣」。往正向的想法思考,你的前世與這一片土地尚有未完成的緣份需要付出,離開的時間尚未來到,所以大叔必須安定心靈,等待下一次「更好」的商調機會。
這本書寫的很淺顯易懂,簡單而不艱深,讓想法總是一直線的大叔能夠輕鬆閱讀,有機會的話再來分享作者寫的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