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探討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麻煩」事,從禪學的角度提供解決方案。作者枡野俊明強調活在當下,不要被過去或未來的事情束縛;真心話是人生哲學,但不必期望他人完全理解自己;應該合理安排時間,明天的事明天再做;以平常心看待日常生活,追求「安閑無事」的幸福。書中還提到,消除內心的欲望是困難的,但專注於當下能減少焦慮。
🍕4個內容感悟
別被未來束縛
「過去」、「現在」、「未來」,被禪學稱為「三世」,不過就禪的角度只著於於「現在」這個部份,就「過去」來說,有失敗、後悔、可惜等因素,懂得學習反省的心很重要,但不能被束縛,因為執著於「過去」並不會對「現在」產生正面的影響。而對「未來」過於執著時,若事事無法如願進行的話,就會焦慮萬分。過去已經發生,未來還沒到,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現在自己「現在」的心情。
麻煩的不是現在這瞬間,而是想到不久之後要做的事情就覺得麻煩。
「真心話」是人生哲學
作者認為「真心話」是一門人生哲學。說出「真心話」這件事是很容易引發衝突的,因為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生活方式,唯有摒除一切情緒,才能平靜的分享彼此的價值觀。大叔平日都是以助人的角度為出發點去獲得所謂的心理能量,問題是當身處在一個「團隊」之中,並非人人都是同樣的思維,所以有時候確實會被同事的「真心話」有所刺傷,後來大叔就折衷在有條件的「規則」、「範例」下再去作無條件的正向關懷,這樣就比較不會影響到團隊成員,減少所謂人際關係中的「麻煩」事。
不要期望別人能百分之百理解你,也別想要百分之百理解對方,彼此才能保持「友善的距離」。
今日事,今日畢,明天的工作,明天再做
每個人都有安排每日要作的例行業務,有時候時間管理得當,也許提早一、兩個小時就能提早完成,以大叔的個性來說,如果有多的空檔,倒不如就先作點明天規劃的事,這樣應該會比較輕鬆吧!但作者的主張並非是這樣,他認為今天的事情作完之後,應該是好好的給自己一陣休閒的時光,因為明天有千萬個,今天只有一個,提前處理是很有效率,但不免就會讓人有種被工作追趕、無法放鬆的感覺。
無論是工作還是家事,只要你還活著,就沒有結束的一天。
「安閑無事」才是幸福
不管是什麼樣的刺激狀態,到了某個階段終究會歸於平淡,作者認為人生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平淡的日常,反而大半輩子都過的跌宕起伏,身心肯定疲憊不堪。所以,沒必要想些無謂的事,專注於自己要做的事就對了,別讓「麻煩」的情緒干擾到規律的生活,活在當下,以規律生活培養「堅韌的心」。
一味追求刺激變化的結果,就會不知不覺地失去日常的感動。

出處:Unsplash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麻煩、真心話、竹有上下節、安閑無事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麻煩」代表的是不如己意或是尚未發生的事情,作者認為消除心中的所有欲望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只要活著就不可能辦到。而「麻煩」就是欲望逐漸膨脹後逐漸產生的,比如大叔期望自己身在一個很幸福的職場環境,但是只要有一個人想法與自己不同,就會覺得「麻煩」、「困擾」。
大叔曾經很認真研讀所謂的「職場」相處書籍和影片,結果越認真看就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能是因為人是有血有肉的動物吧,就算看書學習,實作上還是有處理不甚理想的地方,後來大叔乾脆放棄堅持,遇到的事情安排時間處理,尚未發生的事情就別天天想它,於是休假時腦袋思緒要想的東西就減少了一半。
「明天要做的事,明天再做」是這本書中,大叔覺得最有意義的一句話,人的心思為什麼會像陀螺一樣不停轉動無法休息,就是因為焦慮即將到來的事,急著處理明天才需要做的事,每天都給自己一點「留白」對於身心靈的舒暢度相對都能改善一些。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明天要做的事,明天再做

有關心理勵志的連結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