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總是滿腦子的除舊佈新,所以從去年底開始,我環視著我的生活空間,看看有哪些物品要汰換、哪些地方可以佈置一下讓空間看起來更舒適。換著換著,竟發現空間看起來整齊順眼了沒錯,但一些日常用品或冗物似乎沒有減少的跡象,甚至還變多,怎麼會這樣?
這幾年斷捨離、極簡生活的概念越來越盛行,即便沒有特意接觸,似乎也無法避免地會看到相關的內容。隨著年紀的增長,看遍世間百態,其實也漸漸了解到除了身體和靈魂,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我們降臨在這個地球上的生活用度,一旦我們離開了,金錢、物品等物質都帶不走,而且擁有太多東西,生活環境被物品堆疊,也會莫名造成內心的壓力,因此我漸漸地被斷捨離、極簡生活的概念吸引。
在購買物品時,我總是會去設想這個物品可以帶給我什麼幫助、讓我有什麼樣的心情、符合我空間的美感嗎、可以用很久嗎等等,同時注意CP值,讓自己不在一件物品上花太多錢。但卻發現很常時候自以為買到CP值高的東西,卻在收到貨後才驚覺買到小廢物,於是又不斷地重新查找新物件,導致物品越買越多、越斷越多的情況。
便宜不等於划算,合適才是關鍵;
質量勝過數量,精簡卻豐富。
在購物時,很常因為價格很便宜然後又感覺自己「好像」會需要而衝動購買,甚至有時候會被「促銷」、「限定」吸引,覺得不買就虧了,結果家裡堆滿了一堆用不了多久就損壞或是根本不知道要用在哪的物品。這些東西,不僅占據了空間,也消耗了我們的時間與精力- -逛店或網頁比價的時間、思考要不要買的精力。
真正的斷捨離與極簡,或說簡單生活,不是丟棄一切,也不是看到便宜就買,而是慎重選擇:買自己真正喜愛且經久耐用,並且提升自己生活品質的物品。
你曾經陷入不斷想花錢買東西的情況嗎?
看到什麼都想買,無論是便宜的、貴的,但是買了之後卻又還是感到不滿足?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內心的空虛沒有被填滿,轉而以買物品這樣物質型的方式呈現。斷捨離的本質,不是單純減少物品,而是改變我們的內心狀態。只有我們內心的空虛填滿了,就會發現物慾相對也會減少。
與其不斷購買,不如學會珍惜、耐心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東西。當你找到那些真正符合需求、讓你感到快樂的物品時,就不會再被廉價與不耐用的東西包圍;內心狀態也會因為自己審慎挑選過了,而感到滿足與喜悅!
謝謝你的閱讀❤️
🔸心靈自由、財富自由、時間自由是終極目標
🔸當心累時,就停下來吧
🔸隨性分享日常感受,透過書寫舒緩並放下壓力,慢慢地過上了舒心慢悠的生活
歡迎追蹤 ✿❀ IG 慢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