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震腳再續
作者:老衲
說起震腳
還有一種觀念也很奇怪
就是震腳是為了「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說這種話的人
不但不懂震腳
恐怕連「快速轉換重心」與「換步」也不太懂
先說「快速轉換重心」
一般來說
「快速轉換重心」最多的運動應該就是乒乓球、網球、足球、籃球一類的運動
其中籃球、足球在比賽當中,
運用「快速轉換重心」來運球過人最為常見。
如果說「震腳」真的有利於「快速轉換重心」的話
那麼我們應該會常常看到麥可喬丹、魔術強森「崩」地一下震腳然後過人;
或者是球王比利、上帝之手馬拉杜納、梅西、外星人羅納度等等,忽然在球場上「崩」地一個利用震腳的重心轉換來帶球過人。
但其實都沒有。
而且不但賽場上沒有
他們這些球類的「快速轉換重心」的「訓練」中
也不會放入「震腳」
如此粗淺的道理
偏偏很多人還是要掩耳盜鈴
而且偏偏很多傳武教練的運動神經
就是硬生生地要與大眾流行球類運動不同
別人都不需要練習震腳就能夠做到「快速重心轉換」
這些人偏偏就是「非震腳不可」
真是古怪又神秘。
誰對誰錯?
大夥自行想去。
再說「換步」
一般來說「換步」分成兩種:
分別是「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Ennis常用)
或者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Ali常示範)
先說第一種「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這種就是從完全的左架(左手左腳在前)
換成完全的右架(右手右腳在前)
在心意六合拳中來說就是「雙鳮」、「鷂子翻身」一類的東西
這種左右換架的「提籠換步」型打法很多人在練
可是絕大多數人只知練、卻不知道怎麼實用
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用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這個就先不用細說
另一種換步
就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
也就是說,
如果開始的時候是「右手右腳在前」的右架
一與對手接觸糾纏的時候,
上邊右手不動,
底下忽然換成了左腳在前。
這個動作用起來效果很好
不過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怎麼訓練
在心意六合拳中有「大小龍形」、「大小蛇形」可以訓練此
但是這個練習當中有一個竅門要非常注意
這個步子才能真正練得上身
當然,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練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關於這個動作的關竅,應該也不需要細說
總結一下
關於「快速重心轉換」,
心意六合拳中叫「掉步」,
這個要練得好,不需要震腳。
關於「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心意六合拳中叫「換步」
這個在某類別中的拳擊高手中多有體現
也從沒見過有人在訓練中或者在賽場上加入震腳的
而關於「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
在心意六合拳中叫「調步」
這個比較花梢一些
不過相信看過拳王阿里的示範就能明白
這個動作也沒有什麼好震腳的空間
所以無論是「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其實都與「震腳」無關
也就是「根本不需要練震腳」。
很多人說重要的話要說三次
老衲關於這個主題寫了
「不要震腳(上)」、「不要震腳(下)」、「巴頓的震腳」、「不要震腳(續)」還有這篇「不要震腳(再續)」,應該算是仁至義盡,功德圓滿。
老衲自知,
寫這種爭議性的話題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但是相信真理越辯越明、至少是越思考會越明白:
不應該練震腳就是不應該練才對。
很多鼓吹震腳的人
老衲相信他們自己平常也沒有在苦練震腳
最多是教學的時候偶爾踩跺一個聲音大嚇嚇學生而已
大夥若想做政治站隊、
可以先自己實驗看看:
嘗試一下每天200下震腳
然後連續100天(百日功)試試看
震一次腳,前後動作加上呼吸喘氣一共花費5秒鐘的話
一天200次,不過也就是15分鐘上下的訓練量
這個訓練量
老實說就只是一個超級微弱的運動愛好者的訓練量
如果震腳不會受傷
那麼這麼低的訓練量應該也不會有事
有任何正常的運動一天做15分鐘就會受傷的嗎?
應該沒有吧!
知道大夥都喜歡看熱鬧、吃人血饅頭,
不過武功是運動,運動是講科學的;
不用看熱鬧,
自己下去科學地練練看就知道是老衲在騙人、
還是那些不專業的傳武教練、大師們在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