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震腳再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要震腳再續

作者:老衲


說起震腳

還有一種觀念也很奇怪


就是震腳是為了「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說這種話的人

不但不懂震腳

恐怕連「快速轉換重心」與「換步」也不太懂


先說「快速轉換重心」


一般來說

「快速轉換重心」最多的運動應該就是乒乓球、網球、足球、籃球一類的運動

其中籃球、足球在比賽當中,

運用「快速轉換重心」來運球過人最為常見。


如果說「震腳」真的有利於「快速轉換重心」的話

那麼我們應該會常常看到麥可喬丹、魔術強森「崩」地一下震腳然後過人;

或者是球王比利、上帝之手馬拉杜納、梅西、外星人羅納度等等,忽然在球場上「崩」地一個利用震腳的重心轉換來帶球過人。


但其實都沒有。


而且不但賽場上沒有

他們這些球類的「快速轉換重心」的「訓練」中

也不會放入「震腳」


如此粗淺的道理

偏偏很多人還是要掩耳盜鈴


而且偏偏很多傳武教練的運動神經

就是硬生生地要與大眾流行球類運動不同

別人都不需要練習震腳就能夠做到「快速重心轉換」

這些人偏偏就是「非震腳不可」


真是古怪又神秘。


誰對誰錯?

大夥自行想去。


再說「換步」


一般來說「換步」分成兩種:

分別是「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Ennis常用)

或者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Ali常示範)


先說第一種「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這種就是從完全的左架(左手左腳在前)

換成完全的右架(右手右腳在前)

在心意六合拳中來說就是「雙鳮」、「鷂子翻身」一類的東西


這種左右換架的「提籠換步」型打法很多人在練

可是絕大多數人只知練、卻不知道怎麼實用


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用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這個就先不用細說


另一種換步

就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

也就是說,

如果開始的時候是「右手右腳在前」的右架


一與對手接觸糾纏的時候,

上邊右手不動,

底下忽然換成了左腳在前。


這個動作用起來效果很好

不過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怎麼訓練

在心意六合拳中有「大小龍形」、「大小蛇形」可以訓練此


但是這個練習當中有一個竅門要非常注意

這個步子才能真正練得上身


當然,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練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關於這個動作的關竅,應該也不需要細說


總結一下

關於「快速重心轉換」,

心意六合拳中叫「掉步」,

這個要練得好,不需要震腳。


關於「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心意六合拳中叫「換步」

這個在某類別中的拳擊高手中多有體現

也從沒見過有人在訓練中或者在賽場上加入震腳的


而關於「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

在心意六合拳中叫「調步」

這個比較花梢一些

不過相信看過拳王阿里的示範就能明白

這個動作也沒有什麼好震腳的空間


所以無論是「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其實都與「震腳」無關


也就是「根本不需要練震腳」。


很多人說重要的話要說三次

老衲關於這個主題寫了

「不要震腳(上)」、「不要震腳(下)」、「巴頓的震腳」、「不要震腳(續)」還有這篇「不要震腳(再續)」,應該算是仁至義盡,功德圓滿。


老衲自知,

寫這種爭議性的話題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但是相信真理越辯越明、至少是越思考會越明白:

不應該練震腳就是不應該練才對。


很多鼓吹震腳的人

老衲相信他們自己平常也沒有在苦練震腳

最多是教學的時候偶爾踩跺一個聲音大嚇嚇學生而已


大夥若想做政治站隊、

可以先自己實驗看看:

嘗試一下每天200下震腳

然後連續100天(百日功)試試看


震一次腳,前後動作加上呼吸喘氣一共花費5秒鐘的話

一天200次,不過也就是15分鐘上下的訓練量


這個訓練量

老實說就只是一個超級微弱的運動愛好者的訓練量


如果震腳不會受傷

那麼這麼低的訓練量應該也不會有事


有任何正常的運動一天做15分鐘就會受傷的嗎?

應該沒有吧!


知道大夥都喜歡看熱鬧、吃人血饅頭,

不過武功是運動,運動是講科學的;


不用看熱鬧,

自己下去科學地練練看就知道是老衲在騙人、

還是那些不專業的傳武教練、大師們在騙人了。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要震腳續 作者:老衲 說完兩篇不要震腳 又說了一篇巴頓的震腳 感覺很多人還是意猶未竟 紛紛私訊老衲問震腳 在這裏先統一答覆: 關於所有別人的意見老衲都尊重 這裏只是老衲記錄自己練功心得、讀書筆記的地方 與所有其他人無關 人生最浪費時間的事情 就是去「指導」、「糾正
看到對岸龐超老師揭露傳武圈黑暗的影片 很是感嘆 忍不住與大夥聊兩句 龐超老師說: 「很多傳武大師,非但不教真的,還故意把你往錯誤的路子上去教!」 哎! 老衲過去就常常這樣說; 只是人微言輕,沒人肯信。 但, 可能是因為這些「被往錯誤路子上練」的人,也都成了新一代的傳武大
相傳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軍的巴頓將軍有次巡視慰問野戰醫院 巴頓發現: 在動輒斷手斷腳少一顆卵蛋少一隻耳朵鼻子的野戰醫院中, 有一個小兵身上啥傷也沒有。 巴頓將軍問小兵: 「你身上哪裡受傷?」 小兵說: 「我罹患了戰爭恐懼症, 一上戰場就很害怕⋯⋯」 巴頓將軍當場給小
不要震腳-下 作者:老衲 上回說到不要震腳 再補充一句 千萬不要相信你的教練跟你說什麼 「震腳可以震啦,只是老衲不懂巴拉巴拉......」 找武術教練有個前提 如果他根本看不懂老衲寫的這些「武術常識」 那麼他的武術專業 很有一些可議之處 說回主題 如果震腳真的這麼不
不要震腳-上 作者:老衲 這幾天剛好年節休假 與朋友常聚 聊起來武術自然是天南地北 其中說到一個敏感話題 就是「震腳」(北方話叫打跺子) 朋友問老衲意見 俺很明確地反對 「不要震腳」 「不要震腳」 「不要震腳」 老衲生平教學生徒弟 從來不教震腳 原因無他
不要震腳續 作者:老衲 說完兩篇不要震腳 又說了一篇巴頓的震腳 感覺很多人還是意猶未竟 紛紛私訊老衲問震腳 在這裏先統一答覆: 關於所有別人的意見老衲都尊重 這裏只是老衲記錄自己練功心得、讀書筆記的地方 與所有其他人無關 人生最浪費時間的事情 就是去「指導」、「糾正
看到對岸龐超老師揭露傳武圈黑暗的影片 很是感嘆 忍不住與大夥聊兩句 龐超老師說: 「很多傳武大師,非但不教真的,還故意把你往錯誤的路子上去教!」 哎! 老衲過去就常常這樣說; 只是人微言輕,沒人肯信。 但, 可能是因為這些「被往錯誤路子上練」的人,也都成了新一代的傳武大
相傳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軍的巴頓將軍有次巡視慰問野戰醫院 巴頓發現: 在動輒斷手斷腳少一顆卵蛋少一隻耳朵鼻子的野戰醫院中, 有一個小兵身上啥傷也沒有。 巴頓將軍問小兵: 「你身上哪裡受傷?」 小兵說: 「我罹患了戰爭恐懼症, 一上戰場就很害怕⋯⋯」 巴頓將軍當場給小
不要震腳-下 作者:老衲 上回說到不要震腳 再補充一句 千萬不要相信你的教練跟你說什麼 「震腳可以震啦,只是老衲不懂巴拉巴拉......」 找武術教練有個前提 如果他根本看不懂老衲寫的這些「武術常識」 那麼他的武術專業 很有一些可議之處 說回主題 如果震腳真的這麼不
不要震腳-上 作者:老衲 這幾天剛好年節休假 與朋友常聚 聊起來武術自然是天南地北 其中說到一個敏感話題 就是「震腳」(北方話叫打跺子) 朋友問老衲意見 俺很明確地反對 「不要震腳」 「不要震腳」 「不要震腳」 老衲生平教學生徒弟 從來不教震腳 原因無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武道。足跟練腎精氣。速度最快。 實戰搏擊格鬥頻跳躍。必用足前掌成雙線。 武道天水鶴拳直線側身。必用足跟成直線。直線最快。 足跟最穩。實戰最佳。足跟腎經藏精。反射區睪丸卵巢。 二者架構體系不同不能併練。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M9kHSIKzIgU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不論你是什麼原因終止了運動習慣,都建議再重新開始運動之前,先建立正確的心態,並且在增加運動負荷前先建立健康基礎,避免造成傷害。
Thumbnail
武道。足跟練腎精氣。速度最快。 實戰搏擊格鬥頻跳躍。必用足前掌成雙線。 武道天水鶴拳直線側身。必用足跟成直線。直線最快。 足跟最穩。實戰最佳。足跟腎經藏精。反射區睪丸卵巢。 二者架構體系不同不能併練。
Thumbnail
運動健身&超慢跑好處 1.上健身教練課好處與心得 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呼吸正確提升力度 增加效率效能/細節調整提升感受度 其他:細緻的觀察,有減重減脂肪經驗,好溝通;注意體態均勻,影像紀錄 我的生活實際改善:跳彈簧床不會漏尿(凱格爾運動)、扁平足復健/增加穩定度、肌膚變好、可以少吃保健食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M9kHSIKzIgU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