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震腳再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要震腳再續

作者:老衲


說起震腳

還有一種觀念也很奇怪


就是震腳是為了「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說這種話的人

不但不懂震腳

恐怕連「快速轉換重心」與「換步」也不太懂


先說「快速轉換重心」


一般來說

「快速轉換重心」最多的運動應該就是乒乓球、網球、足球、籃球一類的運動

其中籃球、足球在比賽當中,

運用「快速轉換重心」來運球過人最為常見。


如果說「震腳」真的有利於「快速轉換重心」的話

那麼我們應該會常常看到麥可喬丹、魔術強森「崩」地一下震腳然後過人;

或者是球王比利、上帝之手馬拉杜納、梅西、外星人羅納度等等,忽然在球場上「崩」地一個利用震腳的重心轉換來帶球過人。


但其實都沒有。


而且不但賽場上沒有

他們這些球類的「快速轉換重心」的「訓練」中

也不會放入「震腳」


如此粗淺的道理

偏偏很多人還是要掩耳盜鈴


而且偏偏很多傳武教練的運動神經

就是硬生生地要與大眾流行球類運動不同

別人都不需要練習震腳就能夠做到「快速重心轉換」

這些人偏偏就是「非震腳不可」


真是古怪又神秘。


誰對誰錯?

大夥自行想去。


再說「換步」


一般來說「換步」分成兩種:

分別是「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Ennis常用)

或者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Ali常示範)


先說第一種「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這種就是從完全的左架(左手左腳在前)

換成完全的右架(右手右腳在前)

在心意六合拳中來說就是「雙鳮」、「鷂子翻身」一類的東西


這種左右換架的「提籠換步」型打法很多人在練

可是絕大多數人只知練、卻不知道怎麼實用


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用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這個就先不用細說


另一種換步

就是「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打法

也就是說,

如果開始的時候是「右手右腳在前」的右架


一與對手接觸糾纏的時候,

上邊右手不動,

底下忽然換成了左腳在前。


這個動作用起來效果很好

不過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怎麼訓練

在心意六合拳中有「大小龍形」、「大小蛇形」可以訓練此


但是這個練習當中有一個竅門要非常注意

這個步子才能真正練得上身


當然,鑑於老衲每次一說練法

就一大堆人蜂擁上來說我也會我也會

所以關於這個動作的關竅,應該也不需要細說


總結一下

關於「快速重心轉換」,

心意六合拳中叫「掉步」,

這個要練得好,不需要震腳。


關於「提籠換步」型的左右換架

心意六合拳中叫「換步」

這個在某類別中的拳擊高手中多有體現

也從沒見過有人在訓練中或者在賽場上加入震腳的


而關於「移形換步」型的右手左腳錯位

在心意六合拳中叫「調步」

這個比較花梢一些

不過相信看過拳王阿里的示範就能明白

這個動作也沒有什麼好震腳的空間


所以無論是「快速轉換重心」或者是「換步」

其實都與「震腳」無關


也就是「根本不需要練震腳」。


很多人說重要的話要說三次

老衲關於這個主題寫了

「不要震腳(上)」、「不要震腳(下)」、「巴頓的震腳」、「不要震腳(續)」還有這篇「不要震腳(再續)」,應該算是仁至義盡,功德圓滿。


老衲自知,

寫這種爭議性的話題是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但是相信真理越辯越明、至少是越思考會越明白:

不應該練震腳就是不應該練才對。


很多鼓吹震腳的人

老衲相信他們自己平常也沒有在苦練震腳

最多是教學的時候偶爾踩跺一個聲音大嚇嚇學生而已


大夥若想做政治站隊、

可以先自己實驗看看:

嘗試一下每天200下震腳

然後連續100天(百日功)試試看


震一次腳,前後動作加上呼吸喘氣一共花費5秒鐘的話

一天200次,不過也就是15分鐘上下的訓練量


這個訓練量

老實說就只是一個超級微弱的運動愛好者的訓練量


如果震腳不會受傷

那麼這麼低的訓練量應該也不會有事


有任何正常的運動一天做15分鐘就會受傷的嗎?

應該沒有吧!


知道大夥都喜歡看熱鬧、吃人血饅頭,

不過武功是運動,運動是講科學的;


不用看熱鬧,

自己下去科學地練練看就知道是老衲在騙人、

還是那些不專業的傳武教練、大師們在騙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沙龍
24會員
325內容數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2025/04/23
南懷瑾遇到的是魔術師,不是劍仙 作者:老衲 上次看到李治中博士說:「我是兼職在闢謠,可別人卻是全職傳播(癌症)偽科學。」忽然感到心有戚戚焉。 是啊!如老衲這般真正的武術愛好者,多半是兼職在對中國武術闢謠;可網路上、暗地裏有一大群不知安啥心的閒人愚人蠢人笨人壞人們,卻是在全職傳播(武術)偽科
2025/04/23
南懷瑾遇到的是魔術師,不是劍仙 作者:老衲 上次看到李治中博士說:「我是兼職在闢謠,可別人卻是全職傳播(癌症)偽科學。」忽然感到心有戚戚焉。 是啊!如老衲這般真正的武術愛好者,多半是兼職在對中國武術闢謠;可網路上、暗地裏有一大群不知安啥心的閒人愚人蠢人笨人壞人們,卻是在全職傳播(武術)偽科
2025/04/23
李小龍的側踹 那天在台中班教拳上課,隨口談起腿法 俺道: 其實腿法基本只有三種 正(向)踢 側(向)踢 旋(轉)踢 擂台上很常用 x 不過街鬥中最好用的是y 另外z的踢法很玄 擂台上看起來猛 但如果在私下街鬥場景用 遇到老打手很容易進入纏抱去扭斷你的腳踝膝
Thumbnail
2025/04/23
李小龍的側踹 那天在台中班教拳上課,隨口談起腿法 俺道: 其實腿法基本只有三種 正(向)踢 側(向)踢 旋(轉)踢 擂台上很常用 x 不過街鬥中最好用的是y 另外z的踢法很玄 擂台上看起來猛 但如果在私下街鬥場景用 遇到老打手很容易進入纏抱去扭斷你的腳踝膝
Thumbnail
2025/03/14
所有運動中,只有武術才是一輩子與各行各業都會使用到的運動2 武術中有一個名詞叫「殘心」 以後的定義可能要改為: 「遞完離職信後, 不能馬上轉身; 要眼神緊盯著老闆身體慢慢退後再離去。」 想到自己去年寫過的一句廣告詞: 「所有運動中, 只有武術才是一輩子與各行各業都會使用到
Thumbnail
2025/03/14
所有運動中,只有武術才是一輩子與各行各業都會使用到的運動2 武術中有一個名詞叫「殘心」 以後的定義可能要改為: 「遞完離職信後, 不能馬上轉身; 要眼神緊盯著老闆身體慢慢退後再離去。」 想到自己去年寫過的一句廣告詞: 「所有運動中, 只有武術才是一輩子與各行各業都會使用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什麼樣的能力很必要?相信大家一定會出現體能跟節奏這兩個基本答案。 體能優勢便是所謂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無效的;當然還是會有非常吃技巧的運動項目,只是當有著特別有力的身體時是很難落入下風的。 節奏意味著時機點,每個選手都會有自己喜好的節奏,在自己習慣的節奏就能拿出好的運動表現。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什麼樣的能力很必要?相信大家一定會出現體能跟節奏這兩個基本答案。 體能優勢便是所謂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無效的;當然還是會有非常吃技巧的運動項目,只是當有著特別有力的身體時是很難落入下風的。 節奏意味著時機點,每個選手都會有自己喜好的節奏,在自己習慣的節奏就能拿出好的運動表現。
Thumbnail
很多人都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將桿頭打直,而不需要前臂外轉Supination或Pronation。 這裡是。 許多人在握球的同時,以前臂的角度將高爾夫俱樂部向後拉,然後再揮桿。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不會讓前臂Supination、Pronation。 你好。我是查理。 能把球打遠的人和不能打
Thumbnail
很多人都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將桿頭打直,而不需要前臂外轉Supination或Pronation。 這裡是。 許多人在握球的同時,以前臂的角度將高爾夫俱樂部向後拉,然後再揮桿。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不會讓前臂Supination、Pronation。 你好。我是查理。 能把球打遠的人和不能打
Thumbnail
「要懂得使用下盤啊」所謂的下盤指的就是下半身、主要為臀部跟大腿,這兩個地方也幾乎是大部分人,全身(肌)肉最多的地方。 要好好利用下盤的力量,會不容易的主因之一就是它並不像上半身一樣,直接就能操控使用的,它必須透過足夠練習跟有意識的準備,讓力量可以去做到銜接、延伸直到釋放。
Thumbnail
「要懂得使用下盤啊」所謂的下盤指的就是下半身、主要為臀部跟大腿,這兩個地方也幾乎是大部分人,全身(肌)肉最多的地方。 要好好利用下盤的力量,會不容易的主因之一就是它並不像上半身一樣,直接就能操控使用的,它必須透過足夠練習跟有意識的準備,讓力量可以去做到銜接、延伸直到釋放。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 您希望您的揮桿在擊球時保持在樞,但您的上半身移動得太遠。 當從後面看你的身體時,前前彎會增加。 在確定如何使用雙手或如何使用高爾夫俱樂部之前。 如果樞搖擺不定,它一開始就不穩定。 此外,球的飛行距離大大減少。 所以,這一次,即使從正面看,樞也是筆直的。 即使從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 您希望您的揮桿在擊球時保持在樞,但您的上半身移動得太遠。 當從後面看你的身體時,前前彎會增加。 在確定如何使用雙手或如何使用高爾夫俱樂部之前。 如果樞搖擺不定,它一開始就不穩定。 此外,球的飛行距離大大減少。 所以,這一次,即使從正面看,樞也是筆直的。 即使從
Thumbnail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具體的說明飄移帶來啥好處 其一,整個系統向前移動的速度變快了。 其二,整體投球節奏加快,打者、跑者反應時間減少。 其三,肌肉從離心轉換至向心階段耗時越短SSC就越有效,加速度越大意味著越快完成跨步,後腿的SSC能更有效、產生更多的能量。 其四,跨步期獲得越多的動能,前腳落地後可以獲得的反作用力越大。
Thumbnail
具體的說明飄移帶來啥好處 其一,整個系統向前移動的速度變快了。 其二,整體投球節奏加快,打者、跑者反應時間減少。 其三,肌肉從離心轉換至向心階段耗時越短SSC就越有效,加速度越大意味著越快完成跨步,後腿的SSC能更有效、產生更多的能量。 其四,跨步期獲得越多的動能,前腳落地後可以獲得的反作用力越大。
Thumbnail
飄移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以下是我對為何飄移有效最好的猜想。就像跑投時的線性動能增加會使潛在球速增加(假設你可以將動能傳遞至球上),在一般投球時增加線性動能應該也可以提升潛在球速。 該如何有效率的做到這件事? 試著用後腳蹲得非常低並且過程中不移動質心,然後瞬間橫移離開起點,這或許做得到,但非常費力。
Thumbnail
飄移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以下是我對為何飄移有效最好的猜想。就像跑投時的線性動能增加會使潛在球速增加(假設你可以將動能傳遞至球上),在一般投球時增加線性動能應該也可以提升潛在球速。 該如何有效率的做到這件事? 試著用後腳蹲得非常低並且過程中不移動質心,然後瞬間橫移離開起點,這或許做得到,但非常費力。
Thumbnail
《2021.11.13-健身研究生-像學徒一樣學習工具,像廚師規劃食譜》訓練工具如學徒的廚具,教練動作庫如廚師的食譜。
Thumbnail
《2021.11.13-健身研究生-像學徒一樣學習工具,像廚師規劃食譜》訓練工具如學徒的廚具,教練動作庫如廚師的食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