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不是個有信仰的人_《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所謂天啓末世思想即是猶太人在彼時屢受重挫、困悶之際,主觀認定今生此世已瀕毀滅而又無力挽回的狀況下,企圖以想像方式另創新世界,做為逃避解脫之道。由此產生的天啓末世作品為一種敘述文類,在時間層次上以藉由回溯猶太教歷史的方式,預言將來必定會發生之事,特別是世界的毀滅與神的最後審判人類。在空間層次上則以天啓異象,展現另一不同於今世的光明世界,由居其中的神明或天使指示看異象的猶太智者宇宙人事的生滅之道。」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P.359

有個朋友家裡發生變故,他問我:「你是基督徒,是有信仰的人,如果你也像我這樣,遇到患難,信仰讓你有個寄託,心靈會不會比較安穩?」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在真耶穌教會受洗,從小接受真耶穌教會的宗教教育,在朋友眼中我看起來就是個基督徒,但我覺得我在教會得到的,不是所謂的「心靈寄託」,而是關於末日審判的「事實」。

末日審判是我兒時的主題之一,我不知道為什麼神要把人的一生設計成一場巨大的考試,碰巧又完美契合聯考時期的升學主義。我人生的前半段,都在為末日審判與升學考試做準備。

真耶穌教會的教導,是一套圍繞在末日審判的儀式,藉由這些儀式,可以讓你通過末日審判進入天國,包括洗禮、洗腳禮、聖餐禮、安息日、聖靈,尤其特別的是聖靈,要不斷在禱告中念誦「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直到能夠發出像西班牙語的彈舌音,如此證明神已將聖靈賜給你。

可是為什麼這五大教義是死後進天國的保證?真耶穌教會沒有人能夠清楚解釋其中的內涵,就像信賴普拿疼那樣,不用知道藥效原理,只要知道服用下去有止痛的療效就行了。

記得在許多年前,大專延伸神學安排蔡彥仁老師來講他的這本書,我當時不知道在忙什麼,沒有心情好好讀完,也沒有認真聽課,所以對那次課程沒有留下印象,直到最近才好好讀過一次。

在他的研究中,天啟末世思想是特定時空的產物,是受壓迫的猶太人的盼望,相較於我對於末日審判的恐懼,截然不同。

猶太崩世代

猶太人的信仰是一種神與人的立約關係,他們必須遵守耶和華透過摩西頒布的律法,才有資格居住在「應許之地」(相當於今日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的區域,維基告訴我的)。

包含土地與法律元素的宗教,其內涵更接近政治,而不是當代只屬於個人心靈層面的信仰。因此當他們遭受異族入侵,失去對古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被外來政權統治的時候,原本的信仰體系就會崩塌,沒辦法你統你的、我信我的,所以必須發展出摘文定義的「天啟末世」思想,重新塑造一個神學體系,為猶太民族的苦難找到合理的解釋。

其中最激進的就是離群索居的昆蘭公社,他們認為自己是猶太人中的真猶太人,是猶太人與耶和華之間聖約的真正傳人。居住在曠野,自我放逐於主流社會之外,區隔「被揀選者」與「未能得救者」。認定這個世界已經無可救藥,期盼末日來臨,神將主持最終審判,義人獲永生進天堂,惡人入永刑下地獄。

所以「選民」的自我認同非常重要,只要相信「凡事都有定時」,此時此刻已經進入歷史的尾聲,世界走到了盡頭,那麼看似無盡的苦難就有了終點,末日將會終結一切的不公不義,而被揀選者(就是我本人)將獲得救贖。

可是隨著時間流逝,這套說法的效力也跟著減弱,「末日(救贖)即將到來」原是合理當下受壓迫的解方,卻也製造出「末日(救贖)為何遲遲不來?」的棘手問題。

等待後面是等待

「末世」是基督教存在的前提,耶穌已經復活,但耶穌何時再臨?基督教要不斷處理在這「中繼階段」產生的質疑。其中一種解決方法,就是宣告神國已經降臨,基督教即是神國在人間的代表,但同時教導信徒耐心等待屬天的神國降臨。

因此教會在中繼階段變得非常重要,在「已經」與「尚未」之間的無盡等待中,人不再是基督信仰的主體,而是教會才是主體,書中提到訴諸傳統與權威,以及強調服從組織與制度,是基督教平衡兩極張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我無法理解的是,當初沒有人預料到中繼階段會長達一個千年又千年,為什麼基督教還能夠延續到現在?

這超出了本書探討的範圍,不過如果接續作者提到的基督教以訴諸權威、強調教會即神國在人間的代表,以此化解中繼階段的張力此一論點,那麼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基督教的權威在兩千年後的今日依然作用著?

在我這個時代,至少在台灣,信仰是自由的,沒有壓迫,教會也不再大聲疾呼「末日即將來臨」,我想一般信徒都認為在有生之年,不會遇見耶穌再臨,審判是死後的事。末日的急迫感早就煙消雲散,那麼為什麼還有人會相信從未見過的天堂與地獄,並且接受以此為前提而衍伸出來的教義與規條?

捫心自問,我自己真的相信末日審判嗎?又或是僅僅接受基督教家庭的開局設定?

或許我不是個有信仰的人

基督教的末日性質,使得基督徒以為自己擁有上帝視角,並且以為自己是特別的,掌握了內線消息。

但站在本書作者身為研究者的角度,他定義天啟末世運動是一種特殊的主觀宗教經驗,他研究的主體是人,研究者沒有上帝視角,只能透過各種文獻資料,解釋為什麼有一群人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集體創造出天啟末世思想。

「末世教派」既然是一情緒高昂、期盼強烈的社群,誠信者加入其中,必定覺得有其意義與價值。因此,早期基督徒在各種外在與內在的因素湊合下,脫離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加入一個剛剛興起的「耶穌運動」,必有其非常深刻的精神需求,此是我們研究基督教之興起者所不能忽略的。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P.86

他研究的是一群人在信仰中追尋的意義與價值。

因此將基督宗教與基督信仰區分開來,其實是兩件事,前者是關於權威、傳統、制度、組織,或引用電影《異教詭屋》(Heretic),休葛蘭飾演的里德先生,他主張宗教的本質即是「掌控」。

而信仰不同,是無法被掌控的東西,就像《異教詭屋》最後,里德先生頸部被割開,帕克斯頓姊妹腹部中刀,里德先生諷刺地要她禱告,想看她在死前是否還相信摩門教,但帕克斯頓姊妹說,她知道禱告毫無作用,可是她覺得為他人祈求是很美好的事。

我們人類是如此渺小,我們能夠把握的,不過是自身的感受,不是天堂,不是地獄,不是末日審判。

2013年,蔡老師設計大專延伸神學的課程內容,主題是「全球化與真耶穌教會的發展」,他在課程正式開始前講了一段話,我從錄音檔把這段話摘錄下來:

耶穌時常在講:「神是活人的神。」是每一代人都要親身去經歷這位活人的神,每一代人的處境不一樣,他經歷了這位活人的神,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再傳給下一代,但下一代人承襲了這些經驗,他不能再重覆,而且是不可能重覆的,他需要再進一步以當時的生存處境,與神維持活的關係,我們的信仰要這樣傳下去,一方面傳承,另一方面創新,我們要肯定每一代人。蔡彥仁〈全球化與真耶穌教會的發展-主題闡述〉2013年9月30日

現在我不需要他人肯定我的經驗,在我貧乏的人生中,也沒什麼值得分享的超越體驗。但如果有人願意跟我分享他的信仰,無論是什麼樣的信仰,我都願意傾聽,因為我跟里德先生一樣,是個質疑一切卻空洞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更渴望看到真實的信仰。

《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

《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





avatar-img
5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野比大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的遊戲,把任何可以稱為定義的內容記錄下來,看看隨著時間經過,會蔓延出怎樣的結構。
後記:《無住之島》出版不久,內政部長徐國勇在某場活動的致詞說:「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護國神山」、「是真正的的火車頭」。引來臉書上一片撻伐,有個曾經跟我一起修課,同樣畢業於社會系的朋友,也在臉書上批評徐國勇的發言,我推薦《無住之島》給他,然而他卻回覆說:「看這種書有什麼用!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去吃便當。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們好多時候,容易把閱讀情調化,包括把書店情調化。我非常反感這種表達。當然我這些話也只是對還在閱讀的人說的,那些不閱讀的人我也不在乎說服你們,我只是想說:能夠在閱讀裡找到快樂、覺得閱讀本身很美好的人,我更願意和你們在一起。」
延續「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的討論,為什麼經常會有社會系畢業生出來批評社會學(系)無用?為什麼會週期性地發生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社會系畢業生到底在煩惱什麼? 這是我們討論社會學(系)有用無用時,未曾關心的事。 何謂社會學的想像? 回到社會學(系)無用之亂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2009_時報出版
每過一段時間,網路上就會有一波社會學無用的爭議⋯⋯
閱讀的遊戲,把任何可以稱為定義的內容記錄下來,看看隨著時間經過,會蔓延出怎樣的結構。
後記:《無住之島》出版不久,內政部長徐國勇在某場活動的致詞說:「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護國神山」、「是真正的的火車頭」。引來臉書上一片撻伐,有個曾經跟我一起修課,同樣畢業於社會系的朋友,也在臉書上批評徐國勇的發言,我推薦《無住之島》給他,然而他卻回覆說:「看這種書有什麼用!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去吃便當。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們好多時候,容易把閱讀情調化,包括把書店情調化。我非常反感這種表達。當然我這些話也只是對還在閱讀的人說的,那些不閱讀的人我也不在乎說服你們,我只是想說:能夠在閱讀裡找到快樂、覺得閱讀本身很美好的人,我更願意和你們在一起。」
延續「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的討論,為什麼經常會有社會系畢業生出來批評社會學(系)無用?為什麼會週期性地發生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社會系畢業生到底在煩惱什麼? 這是我們討論社會學(系)有用無用時,未曾關心的事。 何謂社會學的想像? 回到社會學(系)無用之亂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2009_時報出版
每過一段時間,網路上就會有一波社會學無用的爭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天心:又回到一開始,經學有沒有死,就是信不信的問題。 黃生:對咯,你終於搞清了。沒有行為的信德就是死的。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只是 所謂的神 其實是因人的信念而生 那我就想問 你現在遵從的 是自己的信念嗎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天心:又回到一開始,經學有沒有死,就是信不信的問題。 黃生:對咯,你終於搞清了。沒有行為的信德就是死的。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只是 所謂的神 其實是因人的信念而生 那我就想問 你現在遵從的 是自己的信念嗎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