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當我們之間只剩下「情」,能如何找回「愛」?│《愛能長久嗎?》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論少年或暮年,任何曾經或將要在感情路上有所困惑與折磨的你,都一定能夠從米契爾的《愛能長久嗎?》裡,得到深刻且啟發的回應。

I. 「愛能長久嗎?」其實是在擔憂:「愛能夠不消失...嗎?」

千百年來人類的愛情經驗都骨感地告訴下一代,愛會隨時間淡化,彷彿曾經的激情在最好的情況下,皆轉變為家人般的平淡感情。

對愛情的哀悼裡,雖然不少人擁抱了平常家庭的歡樂,但內心深處也明瞭一些重要的東西消失了──

最初的「愛情」只剩下「情」(溫情,機械式的性,或只是一些責任與義務),卻不再「愛」(浪漫,熱情的性,某種用心的存在)!

《灰姑娘》般的童話,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經典電影《鐵達尼號》及今天各式韓劇等,都藉由撩撥及回應人們心底對浪漫花火的渴求,才會一再被傳頌。

但它們真正的成功秘訣,卻是巧妙地通過抹除愛情終究經不起時間的洗禮而消失的可能性 (讓結局停在王子公主從此幸福生活下去),並迴避思考「愛如何能夠不消失?」這惱人的問題 (主角已身患絕症或意外離世),才保留住「浪漫的愛定能長久」的想像與盼望。

過去人們用山盟海誓來為愛情護航,希望承諾能讓愛不消失,今天人們但求在約炮時不要暈船,自知招架不住愛情的叫囂便先讓它消音。

在諮商中我能看見,某些出軌行為其實是在討回關係裡早已消逝的愛。種種一切,不都是源自「浪漫愛 (已經/將會/終究) 消失」的真實恐懼?

II. 愛情的學問?是一人的選擇題,更是二人的申論題

愛情與性的關係既如此複雜,我試勾勒一個「愛情系譜學」,讓大家一步步領會史帝芬‧米契爾 (Stephen A. Mitchell) 所提出的關係取向精神分析愛情觀的核心:

(1) 愛或性,是一道選擇題:性愛難相容

佛洛伊德認為愛,是性本能昇華後或文明化的結果,「愛情」與「激情」彼此消長,他用此假設解釋夫妻間長久下來,逐漸對彼此失去激情與浪漫,卻對外遇、妓女、小王等性致勃勃的現象。

這種今天仍然常見的情感困惑,就如同佛洛伊德的其中一句名言:人們對所愛的沒有渴望,對渴望的卻沒有愛。

(2️) 愛與性,是一道複選題:但首選被愛

芮克 (Reik) 認同愛是文明的結晶,但愛並非從性本能昇華而來,愛是在「距離」(投射並把對象理想化) 與「價值」(對方是自我所渴望的更好版本的自己) 夾擊下的情感市場產物。

為了得到愛情,人得克服妒忌與敵意,並在粗糙的性本能滿足之外 (被迫) 學會柔情與尊重的態度。可以說:去愛,其潛意識目的是為了滿足「被愛的需要」。

(3️) 填空題的真正答案:先學會去愛

佛洛姆 (Fromm) 同樣區分愛與性,認為性的狂歡常被用作消弭人與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疏離與孤獨,而愛往往不過是資本市場機制下的一場交易,「距離」催生去購買未擁有之人類商品之慾望,「價值」則是比較對象條件下被換算成最佳利益的選項。

若缺乏靈魂品質之愛,性與交易都只帶來虛假的合一。唯有通過學習並實踐「愛的藝術」,才可能達到理想的愛情,即保持「個人完整」之下的「二人合一」。換言之:愛,是一個完整的人的給予活動,為達成他「去愛的需要」。

(4️) 重組提問方式:要能夠好好「去愛」,需要先好好「被愛」

寇胡特 (Kohut) 眼看前人的爭論,則從臨床角度詰問:人能夠沒有被愛經驗,靠意志就能學會去愛?人真的可能完整且獨立到只管給予愛,而不求回報?不太可能的!人無完人,我們終其一生都有著跟某位尤其能提供自戀滿足的重要他人,保持情感連結的需求。

從同理 (empathy) 的父母而來的被愛經驗,能教人內化穩定的自尊,感受到自己值得存在。當性本能能夠在關係中不帶羞恥地交流,激情與柔情自然相匯相合。為寇胡特而言:愛,是在被愛過的前提下,人能夠自信且有效地「接受愛」與「提供愛」。

(5️) 愛情的申論題:兩組「去愛與被愛」之間的辯證

米契爾眼中的愛情學問,可謂是上述系譜的複合式加乘。

芮克所說的情感市場 (內因) 與佛洛姆所說的資本市場 (外因) 並存:只強調「來電」與「自然而然」的愛情,是停留在過去浪漫主義所承諾的美好幻象之中,其實放棄了人的自主性;然而,單單用意志去經營愛情也是不可能的,因潛意識的底層力量永遠長存,也遠比意識努力強大。

愛情,是由一組從小到大,經由各種經驗組織起的人格、性格、行動、意志、信念、慾望、動機之意識與潛意識的「我」,跟另一位相異的「他」,二人之間相互作用下獨特的關係。

任何一方稍為變動,都會改變去愛及被愛的動態張力!具體來說,關係的樣貌會時刻隨著所處的環境、人生的階段與際遇的心境變化,而變化。

III. 愛情的悖論:過度追求恆久,愛才無法恆久

浪漫愛情,是我們在交往之初最為看重,於關係穩定之後最想留住,卻潛意識地最為恐懼且排斥的事物。為什麼?!

因為浪漫裡頭,有著無可避免但教人奮力避免的成份:不確定性、複雜性和脆弱性;如果浪漫一直在關係裡佔主導地位,人就會感受到自己的依賴、失望和攻擊。

與此同時,這代表我們得面對伴侶永遠是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脆弱性的複雜個體。他身上那未曾因承諾而熄滅的慾火,亦隨時會因著對你的失望,而愛上另一個吸引他的對象。

為此,許多人為了使愛情不變,在交往的第一天起就努力為關係「保鮮」,以為這樣就能一直保持「新鮮」,但他們無法理解的是:

♦️越是追求恆久,愛越無法恆久!
♦️本質上,愛情就是在二人的動態張力中恆動變化,我們又怎可能要求愛不變動呢?
♦️越是因恐懼而去控制愛情,愛情越早失去控制而讓恐懼成真。
♦️以為用保鮮膜能包裹「愛」情,保留的就只有愛「情」。

米契爾對浪漫愛情的真正貢獻,在於他用悖論的辯證,引導我們回到關係中的自己與彼此身上,持續思考「愛如何能夠不消失?」並作出動態的調整。該做多少?怎樣做?亦如他所言「這要視情況而定」!

雖然米契爾年僅 54 歲便因心臟衰竭而早逝,但這本由他太太 Margaret Black 導讀,貫穿二人情感生活與志業的《愛能長久嗎?》──這曾是我的枕邊愛書,十分推薦給大家──必成為他既面向大眾,又啟發臨床工作者的重要遺作。

raw-image

❣️抽書步驟123 ❣️

感謝 三采文化 潛意識地知道這是我的枕邊書,找我當推薦人,還讓我有機會把這份愛送到讀者手上!不參加活動的讀者也請自由按讚分享,要抽書的請到我的臉書

  1. 追蹤我的臉書
  2. 在臉書的本篇貼文,留言標記三位所愛的家人朋友
  3. 按讚並地球分享本篇臉書貼文 (這樣我才找得到你 )

※活動期間:今天起至 2/27 (四) 晚上11:59 PM 截止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關係取向精神分析 (亦是我的專長之一) 的愛情觀!我將抽出 3位 幸運讀者,由 三采文化 免費贈送《愛能長久嗎?──擁抱愛情的不可預測,更有智慧地去愛》,結果將於2/28 (五) 晚上 10:00 PM 公佈。

※寄送限台灣。如得獎者因招領逾期被退件,不會補寄喔!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追蹤我的 IG 及 Threads:harris_apres.couch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UA已無所不在!職場、學校、朋友間都可能遇到。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出發,探討自戀型人格如何透過五種典型套路(理想化與貶低、膨脹公共形象、扮演受害者、不理不睬、煤氣燈操縱)PUA他人,尤其容易鎖定高情商者。文章點出高情商者易受PUA的兩個主因:自戀者嫉妒與享受攻擊快感。
許多人因憂鬱症狀前來諮商,常常將自己標籤為「我好廢」,忽略了環境變遷對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本文探討了文化、空間及內心環境的轉變,及其帶來的適應挑戰,並強調在面對心理困擾時,應該放下自我批評,學會向他人尋求支持,逐步渡過危機,找到自我和心理穩定的曙光。
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面對的焦慮與挑戰,尤其是來自同事的負面影響及自我感受的確立。透過分析職場中的人際互動,我們瞭解討厭的人往往反映我們需要發展的內在力量,以及如何提升自信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本文還提供了模仿他人作為一種自我探索與成長的策略,幫助讀者在職場中更好地適應與調整。
本文探討在心理諮商中,個案的心理學知識背景如何影響治療效果。雖然佛洛伊德認為過多的知識可能妨礙個案全心投入,但實際上,有些個案利用心理學概念整理情緒,使其在諮商中受益。與此同時,本文也強調在當代社會中,通常難以遇到完全不瞭解心理學的個案。這要求心理師在治療過程中以開放且謹慎的態度面對不同背景的個案。
在當今迅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常因追求效率與成功而忽略了心靈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在忙碌生活中找尋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家庭與友誼之間找到平衡。生活不應該只是忙碌的逃避,還應該是心靈的安放之地。
深入探討宮崎駿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中主角蘇菲的容貌變化及其背後的心理學。透過精細的心理分析,揭示蘇菲如何在自戀與愛情之間探索自我價值、克服自卑,最終實現自我救贖與成長。作者連結蘇菲與霍爾之間的情感互動,分析他們如何透過彼此的愛來解除各自的魔咒。這篇文章將引導讀者思考自我認同與愛的關係。
PUA已無所不在!職場、學校、朋友間都可能遇到。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出發,探討自戀型人格如何透過五種典型套路(理想化與貶低、膨脹公共形象、扮演受害者、不理不睬、煤氣燈操縱)PUA他人,尤其容易鎖定高情商者。文章點出高情商者易受PUA的兩個主因:自戀者嫉妒與享受攻擊快感。
許多人因憂鬱症狀前來諮商,常常將自己標籤為「我好廢」,忽略了環境變遷對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本文探討了文化、空間及內心環境的轉變,及其帶來的適應挑戰,並強調在面對心理困擾時,應該放下自我批評,學會向他人尋求支持,逐步渡過危機,找到自我和心理穩定的曙光。
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面對的焦慮與挑戰,尤其是來自同事的負面影響及自我感受的確立。透過分析職場中的人際互動,我們瞭解討厭的人往往反映我們需要發展的內在力量,以及如何提升自信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本文還提供了模仿他人作為一種自我探索與成長的策略,幫助讀者在職場中更好地適應與調整。
本文探討在心理諮商中,個案的心理學知識背景如何影響治療效果。雖然佛洛伊德認為過多的知識可能妨礙個案全心投入,但實際上,有些個案利用心理學概念整理情緒,使其在諮商中受益。與此同時,本文也強調在當代社會中,通常難以遇到完全不瞭解心理學的個案。這要求心理師在治療過程中以開放且謹慎的態度面對不同背景的個案。
在當今迅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常因追求效率與成功而忽略了心靈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在忙碌生活中找尋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家庭與友誼之間找到平衡。生活不應該只是忙碌的逃避,還應該是心靈的安放之地。
深入探討宮崎駿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中主角蘇菲的容貌變化及其背後的心理學。透過精細的心理分析,揭示蘇菲如何在自戀與愛情之間探索自我價值、克服自卑,最終實現自我救贖與成長。作者連結蘇菲與霍爾之間的情感互動,分析他們如何透過彼此的愛來解除各自的魔咒。這篇文章將引導讀者思考自我認同與愛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愛,這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從未停止過它的魅力。當我們談論愛,我們談論的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情感,是讓我們心靈共鳴的力量。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迷失於得失之間,卻忘了愛的本質並不在於輸贏,而在於真心的付出與接納。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可以保持愛著對方的心情去生活,而不用墜入真正的戀情之中。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不知道你認為的愛是什麼,不過我認為的愛,不是一起享受好東西,說些甜言蜜語,而是一起忍受討厭得要命的東西,陪在身邊而不逃跑,就算有欠債、就算有比那個還嚴重的事,也一直在一起,那就是愛。 愛是什麼呢?明明是因為相愛而結婚,為什麼結婚了之後反而卻不愛了呢?愛情到底又是什麼?真的能叫人生死相許嗎
Thumbnail
激烈的愛情,容易消退,平淡的愛情,容易走散,讓愛情恆溫,似乎容易走的更長更遠。 有人說一見鍾情是盲目的危險,沒有太清醒的評估,愛情總會被現實擊敗。也有人認為淡如水的愛情,沒有浪漫的催化,只是多個室友感覺,真的能成為一生的伴侶嗎?! 愛情的課題沒有專家 卻有不變的幸福解答,只是每個人對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和時間的關係,描述了愛情經歷了時間洗禮後的變化。文章中描繪了愛情的成長和變化,倡導愛情的堅韌和美好。同時,文章也提到了保持愛情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珍惜愛情。
Thumbnail
愛情總有離開的時候,正如人生總有完結一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愛,這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從未停止過它的魅力。當我們談論愛,我們談論的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情感,是讓我們心靈共鳴的力量。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迷失於得失之間,卻忘了愛的本質並不在於輸贏,而在於真心的付出與接納。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可以保持愛著對方的心情去生活,而不用墜入真正的戀情之中。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不知道你認為的愛是什麼,不過我認為的愛,不是一起享受好東西,說些甜言蜜語,而是一起忍受討厭得要命的東西,陪在身邊而不逃跑,就算有欠債、就算有比那個還嚴重的事,也一直在一起,那就是愛。 愛是什麼呢?明明是因為相愛而結婚,為什麼結婚了之後反而卻不愛了呢?愛情到底又是什麼?真的能叫人生死相許嗎
Thumbnail
激烈的愛情,容易消退,平淡的愛情,容易走散,讓愛情恆溫,似乎容易走的更長更遠。 有人說一見鍾情是盲目的危險,沒有太清醒的評估,愛情總會被現實擊敗。也有人認為淡如水的愛情,沒有浪漫的催化,只是多個室友感覺,真的能成為一生的伴侶嗎?! 愛情的課題沒有專家 卻有不變的幸福解答,只是每個人對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和時間的關係,描述了愛情經歷了時間洗禮後的變化。文章中描繪了愛情的成長和變化,倡導愛情的堅韌和美好。同時,文章也提到了保持愛情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珍惜愛情。
Thumbnail
愛情總有離開的時候,正如人生總有完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