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我下定決心中年轉職之際,有位精通職場人情的前輩,向我提出由衷的建言。依他觀察,這份新職的挑戰度極高,事難其次,首重人際,「若妳無法像政治人物那般,具備調和鼎鼐的『喬王』本事,必將灰頭土臉、鎩羽而歸。」

 

前輩口中拿來舉例的政治人物,正是政壇人稱『喬王』的王金平。我素來對政治冷感,當下只覺得調和鼎鼐這項功夫,我雖不能稱之擅長,數十年的職場生涯,倒也脫不了這四字的干係,心中並不以此為懼,如期赴任。

 

說來巧合,幾乎同一時間,我注意到『喬王』居然要線上授課的消息。由於政治輩分頗高,課程又主打會還原其任內多起重大協調的真貌,媒體宣傳打得沸沸揚揚,許多人還以為是詐騙新招。

 

我想起前輩的叮嚀,對於『喬王』的名義,興起一探究竟的好奇,在課程募資初期便火速下訂。心想,這個線上課程,也許會成為我未來工作膠著的錦囊妙計。

 

上任後,許多情境一一驗證前輩所言,我並不意外,也未感後悔,人際如同大型江湖,我始終遵奉魚水互幫的準則,以情相待,以直報怨。

 

然而,這個準則在上任初期,竟難有施展餘地,百事紛至,又新來乍到,單憑情禮,實難服眾。太過耿直較真,亦顯得格外咄咄。許多日子感覺在針尖上行走,吞刺的次數一多,回到家好像洩了氣的皮球。

 

我不解,喬事於我不難,何以逼仄至此,只能屈居於攬事的承包階段。溝通協調應是我的本行,如今倒像門外重修生一樣。風雨行舟一段時間,我在年假才有空閒打開『喬王』的溝通協調課,我本以為會聽到大把政治秘辛,但『喬王』縱橫政界多年,其實談的是人性修行。

 

像是,我一直以黑白通吃、歸利在己的眼光,來看待『喬』的本質,而在這位喬事無數的前立院院長的定義裡,『喬』等同於『橋』,是溝通、談判、協調的總和智慧,讓事情更圓滿,雙方都能獲得最大利益。

 

也像是,外界對於王金平的評價,莫過於處事圓融、人脈亨通,沒有敵人。對此,『喬王』的立場至簡、而含意深遠:「那是因為,在我的心中,從來沒有敵人。」

 

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職場上,我未曾有過這種胸襟,對於關鍵或棘手人物,總有戒慎防禦之心,每遇立場衝突,免不了將對方視為假想敵,懷有算計。

 

一旦敵我界線分明,溝通協調的這座橋,便很難成立。我想起初入新職的躁進,在某一個專案上,與主要的合作單位屢有碰撞,雙方都很堅持既定的行事邏輯。我很苦惱、加之氣急,差點走成了死局。

 

『喬王』的立院議事,有過不少敏感且兩難的決策,從他鉅細靡遺的描述,不難發現,幾乎盤盤是僵持不下的死局,憑藉著『橋』的智慧,最後走出一線生機、找到替雙方都解圍的下馬台階。

 

四個小時的線上課程,如同聽一席行雲流水的人生歷練,我學著調整自恃嫻熟的溝通協調技能,嘗試找到退讓與強攻之間的平衡,幾個實踐要點,也拿出來和大家共享:

 

🚥 保持冷靜,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課程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都是撼動媒體與政經情勢的大事件,回看媒體報導,有些被形容成茶壺裡的風暴,形同政爭;有些則茲事體大,關係到台灣長遠發展。無論如何紛擾,王金平始終保持心內波瀾不興,不著急回應、解釋、撇清,而花更多時間釐清爭點的源由和分歧,一邊思考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一邊尋求盟友支持,「只有冷靜,才能回歸爭端的本質,做出相對中立的判斷。」

 

🚥 維持耐煩,細心傾聽,蒐集更多情報

溝通協調的過程,並不如字面上看起來和平,反而充斥各種難纏的訴求和奧步,心態上,很難維持不厭其煩。不過,難纏,是因為對方在意,此時,只要能多釋出一點耐煩的心意,專注聆聽對方言語背後真正的需求,便能蒐集完整資訊,針對雙方的目標和底線,有效凝聚共識。

 

🚥 不二中道,尋求第三方解決方案,把餅做大

不二中道,原是佛家理念,意思是不執著絕對的兩極看法,回到中立調和的立場,謀求多元可行方案。

 

我把這個原則,優先落實在年前令我頭大不已的關鍵專案上,持平而言,我和另一個單位的終極目標一致,只是解決之道不盡相同。對方提出諸多疑慮,不願正面表態支持,若不視為敵對、掣肘,倒也不失為反向驗證的一種,如果我連一個單位都無法說服,又遑論對全體溝通。

 

幾經思索,我和團隊提出了之前從未討論過的整合作法,將原有的設計擴充成泛平台的概念,有利於對方進行串接,同時也不耽誤溝通門面的重建。「對方想贏的地方,讓對方贏;我想贏的地方,讓我贏」,這樣雙贏的局面,並不是紙上談兵,只是過往我把餅想像得太小,而忘了把餅做大,兩方都不必餓肚子。

 

🚥 遇到逆境,試著轉念,當作逆增上緣的磨練

這點,也許是『喬王』之所以出脫的關鍵。除了心中沒有敵人,儘管碰上來意不善的杯葛,也從未將其認定為惡。王金平坦言,每一次的風雲交會,他都把對方當成來砥礪心志的逆增上緣菩薩,幫助他重拾溝通協調的初衷,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思量、多體諒。

 

匆匆年假過後,我又回到了大型江湖。江湖自然還是原本的江湖,隨著我日加熟稔各項業務,需要『喬』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五心煩悶,手足無措時,我總會無意識地找來紙筆,寫下課程中的一句偈语,得自聖嚴法師箴言:「不於其中起分別,是故此處最吉祥。」

 

人事之所以險,是因為自己看人看事皆艱險,有輕慢、對立的分別心。若能以此『橋』來轉化彼『喬』,濤濤江湖,亦可平靜以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和通靈者小湛有過一面之緣。我的粉絲朋友們,也有一部分是小湛的忠實追隨者,常會帶來小湛的繪畫創作與我共享,為我的靈魂更添力量。所以,當我透過遠流出版社春旭總編輯的安排,見到小湛的時候,小湛對我而言,已經像是一個熟悉的朋友。
傍晚,我收到來自系統的短訊,告知我已經通過試用期考核。 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試用期批可的職場「入門券」,然而,比起之前數次的十拿九穩,心裡第一次興起百感交集的複雜情緒。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想說一個十年的故事。 很多讀者知道我換工作,但大部分朋友不知道的是,我並非轉換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而是回到了十年前任職的產業,意即我在書中所描述的-「職場上永遠的娘家」。
身為新手,我曾有過無數次慘痛的交接經驗,有到任第一天,就收到前手的最後通牒,告知將一口氣帶走所有的團隊成員,好讓我可以徹頭徹尾「從零開始」;也有留了一屁股說不清理不斷的爛帳,迫使我和一問三不知的團隊夥伴挑燈清算到夜半。
當時報出版的編輯寫信來詢問,願不願意抽一點時間來閱讀這本書,我正結束長達九個連續會議的normal working day,行事曆顯示,我當周花費在開會上的時間,每日的平均數值是9.5小時。
在漫長的差旅途中,有兩本書一直陪伴著我。一本是與上冊間隔二十六年之久的《張忠謀自傳–下冊》,另一本,則是由全球首創中年智慧學校的創辦人奇普.康利(Chip Conley)所寫的《中年的選擇》。
我和通靈者小湛有過一面之緣。我的粉絲朋友們,也有一部分是小湛的忠實追隨者,常會帶來小湛的繪畫創作與我共享,為我的靈魂更添力量。所以,當我透過遠流出版社春旭總編輯的安排,見到小湛的時候,小湛對我而言,已經像是一個熟悉的朋友。
傍晚,我收到來自系統的短訊,告知我已經通過試用期考核。 這不是我第一次收到試用期批可的職場「入門券」,然而,比起之前數次的十拿九穩,心裡第一次興起百感交集的複雜情緒。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想說一個十年的故事。 很多讀者知道我換工作,但大部分朋友不知道的是,我並非轉換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而是回到了十年前任職的產業,意即我在書中所描述的-「職場上永遠的娘家」。
身為新手,我曾有過無數次慘痛的交接經驗,有到任第一天,就收到前手的最後通牒,告知將一口氣帶走所有的團隊成員,好讓我可以徹頭徹尾「從零開始」;也有留了一屁股說不清理不斷的爛帳,迫使我和一問三不知的團隊夥伴挑燈清算到夜半。
當時報出版的編輯寫信來詢問,願不願意抽一點時間來閱讀這本書,我正結束長達九個連續會議的normal working day,行事曆顯示,我當周花費在開會上的時間,每日的平均數值是9.5小時。
在漫長的差旅途中,有兩本書一直陪伴著我。一本是與上冊間隔二十六年之久的《張忠謀自傳–下冊》,另一本,則是由全球首創中年智慧學校的創辦人奇普.康利(Chip Conley)所寫的《中年的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踏出第一步,不是弱勢的表現,是因為成長了,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以前那個為面子幼稚的自己,明白到什麼是重要。
在異國多年,遇到過不少老闆,但喬老闆,算是個奇葩。 美國的員工在自我介紹時,迥異於他們常高舉的『隱私權』旗幟,反而會高調地分享全家福照片,但即便如此,在美國工作這些年來,仍極少聽聞有老闆將自己的伴侶也在同家公司這件事昭告天下。 這件事勾起了我無聊的興趣。 在喬老闆麾下工作數月後,我大概能明白,
Thumbnail
黃同慶慶聲若響: 提問: 最近我剛接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成員中有位是公司創業期元老級員工,早年對公司相當有貢獻。他的家境相對優渥,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本身不想改變現狀,只希望能準時下班陪伴家人。換言之,他安步當車,也沒出錯,但也沒有意願去改變現狀。
Thumbnail
前陣子接到某單位的活動邀約,俺秉持素來懶散的個性想委婉推辭,結果在討論中聽聞「作家」在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夢幻職業」中名列前茅,大驚失色。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試試看,做一個有溫度的老闆主管。
「你在我的世界,帶來些許改變。」 在一條再平凡不過的路上,遇見了人生的變數,我相信,這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努力。 維宏:「嗨。」 元介:「哈囉,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幹部。」 生澀的招呼,是我們第一次相識的對話,那一刻,僅是覺得這個人帥的不可思議。 在緣分的安排下,還有社團人力的分配因素。
Thumbnail
看了我的書,很多朋友不相信,在職場上,我曾經是個天兵。 想想,真是苦了當年帶領我開竅的老闆,不僅好佛心、還有好耐力,無論我如何脫序軟爛,總是恩威並濟,未曾放棄。換作是今日的我,早就把不成材的天兵掐死,逐出大門、永不錄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踏出第一步,不是弱勢的表現,是因為成長了,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以前那個為面子幼稚的自己,明白到什麼是重要。
在異國多年,遇到過不少老闆,但喬老闆,算是個奇葩。 美國的員工在自我介紹時,迥異於他們常高舉的『隱私權』旗幟,反而會高調地分享全家福照片,但即便如此,在美國工作這些年來,仍極少聽聞有老闆將自己的伴侶也在同家公司這件事昭告天下。 這件事勾起了我無聊的興趣。 在喬老闆麾下工作數月後,我大概能明白,
Thumbnail
黃同慶慶聲若響: 提問: 最近我剛接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成員中有位是公司創業期元老級員工,早年對公司相當有貢獻。他的家境相對優渥,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本身不想改變現狀,只希望能準時下班陪伴家人。換言之,他安步當車,也沒出錯,但也沒有意願去改變現狀。
Thumbnail
前陣子接到某單位的活動邀約,俺秉持素來懶散的個性想委婉推辭,結果在討論中聽聞「作家」在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夢幻職業」中名列前茅,大驚失色。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試試看,做一個有溫度的老闆主管。
「你在我的世界,帶來些許改變。」 在一條再平凡不過的路上,遇見了人生的變數,我相信,這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努力。 維宏:「嗨。」 元介:「哈囉,大家好,我是新來的幹部。」 生澀的招呼,是我們第一次相識的對話,那一刻,僅是覺得這個人帥的不可思議。 在緣分的安排下,還有社團人力的分配因素。
Thumbnail
看了我的書,很多朋友不相信,在職場上,我曾經是個天兵。 想想,真是苦了當年帶領我開竅的老闆,不僅好佛心、還有好耐力,無論我如何脫序軟爛,總是恩威並濟,未曾放棄。換作是今日的我,早就把不成材的天兵掐死,逐出大門、永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