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輔導 對話錄】個人品牌行銷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咖啡廳裡的對話:行銷自己,會不會變成吹牛?


傍晚的咖啡廳,燈光漸漸昏黃,透過落地窗可以看到路街上行人匆匆而過,彷彿每個人都在追趕著什麼。

佳慧坐在窗邊,手裡捧著一杯熱可可,對面坐著的是她的職涯顧問徐老師。

「老師,我有一個很困擾的問題,」

佳慧皺著眉頭,慢慢地攪動著可可,

「現在大家都在說要行銷自己,要建立個人品牌,但我總覺得……這是不是有點太『包裝』了?感覺好像在吹牛一樣。」

徐老師笑了笑,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

「你覺得,個人品牌行銷,是先要有能力,還是先學會行銷?」


佳慧愣了一下,「呃……當然是要先有能力吧?如果自己本身沒什麼能耐,卻一直行銷自己,這不就是詐騙嗎?」

「這麼說也沒錯,」

徐老師點點頭,「但我換個問法,你覺得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這……」佳慧一時語塞,這問題不是世界未解之謎嗎?


個人品牌行銷也是一樣的邏輯,

徐老師笑著說,

「很多人覺得應該等到自己變得很厲害,才開始行銷自己。但問題是,如果你不行銷自己,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價值,沒有人會給你機會,那你怎麼變得更厲害?」

佳慧沉默了,她突然想到一些職場上的例子。

那些擅長行銷自己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升遷機會,而那些低調努力、不擅長表達的人,往往默默無聞,即使有實力,也沒有人關注。


「所以……你的意思是,行銷自己,不只是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而是讓你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佳慧問道。

「沒錯,」

徐老師點頭,「真正的問題,不是『能力夠不夠才行銷』,而是『你要怎麼行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等待能力變強,不如用行銷創造機會讓自己變強


佳慧開始回憶自己過去的職場經歷。

她在公司已經待了四年,能力不差,績效評比也總是名列前茅,可是當公司開出一個更高階的職位時,她卻從來沒有被考慮過。

反而是一位進公司兩年的同事,被破格晉升了。


當時她很不服氣,認為那位同事的能力並沒有比自己強,甚至專業知識還有些不足。但後來她發現:那位同事不僅會做事,還很擅長表達,時常在會議上發言,向上級匯報自己的成果,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職場心得,累積了一定的影響力。


「你有沒有想過,」徐老師繼續說,「如果你當時也有行銷自己,你的主管會不會更容易想到你?」

「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實力的人,應該是靠實力說話,而不是靠行銷來爭取機會,」

佳慧皺著眉頭,「可是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

「對,」徐老師微笑,

「這就是現實。市場不獎勵低調的高手它獎勵的是那些懂得讓自己被看見的人。


真正的個人品牌行銷,不是『包裝』,而是『價值放大』


佳慧不禁皺眉:

「可是這樣會不會讓行銷變成一種浮誇的手段?如果很多人只會行銷自己,卻沒有真本事,那市場不就變得很假?」


「這是很多人對個人品牌行銷的誤解,」

徐老師搖頭,「行銷自己,不是為了掩飾能力不足,而是為了讓你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讓我舉個例子,你覺得蘋果(Apple)的產品厲害嗎?」

「當然厲害啊!」佳慧毫不猶豫地回答。

「那如果蘋果從來不打廣告、不辦發表會、不讓市場知道它的價值,你覺得它還會這麼成功嗎?」

「呃……應該不會吧?」佳慧猶豫了一下,「畢竟,就算再好的產品,沒人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會有人買單。」

「沒錯!這就是個人品牌行銷的關鍵。」徐老師敲了敲桌面,「行銷的本質,不是欺騙,而是讓市場理解你的價值,並且讓機會主動找上你。


如何行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

「那……如果我想要開始行銷自己,但又不想變成一個只會包裝卻沒有內容的人,我該怎麼做?」佳慧問。

「很簡單,行銷自己,不是『說自己很厲害』,而是『持續輸出價值』。」徐老師伸出三根手指,「有三個步驟可以讓你邊行銷、邊成長。」

1.建立你的『專業標籤』

  • 你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麼?
  • 別人為什麼會選擇你,而不是你的競爭對手?
  • 你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2.積極『輸出價值』

  • 在 LinkedIn、部落格、社群媒體分享你的專業見解。
  • 參與論壇、演講,讓別人認識你的觀點。
  • 記錄你的學習過程,讓成長軌跡可視化。

3.創造『曝光機會』

  • 參加產業活動,讓自己出現在關鍵場合。
  • 主動接受挑戰,即使你還不完美,也要敢於嘗試。
  • 與同行交流,建立人脈,讓更多人認識你。



行銷自己,是讓自己進入『成長循環』的起點


佳慧沈思了一會兒,然後抬頭問:

「所以,與其等待自己變得很強再行銷,不如先行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

「沒錯,」徐老師微笑,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行銷自己,怎麼期待市場來幫你做這件事?」

「這樣想的話,我確實應該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等待。」佳慧點點頭。

「對,」徐老師舉起咖啡杯,

「機會從不等人,能讓自己被看見的人,才有資格選擇自己的未來。」


📌 給您的四項行動指南

#別再等到『夠好』才開始,行銷自己,才能加速變好!

#個人品牌不是欺騙,而是放大你的價值!

#市場不獎勵低調的高手,只獎勵讓自己被看見的人!

#與其等待機會,不如讓自己成為那個無法被忽視的存在!


【職涯輔發展 賦能系列】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企業文化決定了一家公司的核心價值,但真正影響員工行為的,是如何透過工作文化將這些價值轉化為日常運作模式。 當企業文化只是高層的宣言,而沒有具體落地機制,員工的行為就會偏離預期,導致組織內部產生矛盾與低效。
本文探討HR如何強化組織力,從組織力的核心定義、組織形態、HR的角色轉變、交易成本、激勵機制、內部制衡、組織適應力、CEO決策力、辦公環境設計到HR未來的角色發展等十個面向,深入分析HR如何成為企業的策略夥伴,推動組織變革與發展。
💔 情人節,不該只是愛情的競技場! 💔 社群媒體讓我們誤以為,愛情需要驚喜、需要轟轟烈烈,否則就不夠真。但真正讓感情長久的,是每天的微小回應,而不是一次性的浪漫儀式。我們的愛,該回歸現實,而不是被演算法操控!
你也是 I 人嗎?還是害怕被貼上「內向」標籤? 為什麼「我是 I 人」聽起來很酷,但說「我是內向的人」卻讓人遲疑?標籤讓我們更理解自己,還是反過來綁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拆解「分類 vs. 標籤」的心理學秘密,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標籤,而不是被標籤控制!
每天面對無情的質疑和攻擊,身為HR的你是否感到力不從心?從「這薪酬制度根本不公平!」到「你們HR到底在幹嘛?」,這些挑戰不僅考驗著你的專業,更是對你心理韌性的極大考驗。本篇文章將引導你從心理建設、話術應對到策略佈局,學習如何在職場攻擊中保持優雅,並巧妙反轉局面,提升你的職場影響力。
🔍 想成為頂尖HR?別讓年資限制你的成長! 🔍 許多HR工作多年,卻始終停留在基礎行政,而真正脫穎而出的人,靠的不是時間,而是刻意練習!💡 本文深入解析五大HR進化策略,從招聘技巧、數據分析、薪酬設計、職能發展到回饋機制,幫助你突破職場瓶頸,快速升級!🚀
企業文化決定了一家公司的核心價值,但真正影響員工行為的,是如何透過工作文化將這些價值轉化為日常運作模式。 當企業文化只是高層的宣言,而沒有具體落地機制,員工的行為就會偏離預期,導致組織內部產生矛盾與低效。
本文探討HR如何強化組織力,從組織力的核心定義、組織形態、HR的角色轉變、交易成本、激勵機制、內部制衡、組織適應力、CEO決策力、辦公環境設計到HR未來的角色發展等十個面向,深入分析HR如何成為企業的策略夥伴,推動組織變革與發展。
💔 情人節,不該只是愛情的競技場! 💔 社群媒體讓我們誤以為,愛情需要驚喜、需要轟轟烈烈,否則就不夠真。但真正讓感情長久的,是每天的微小回應,而不是一次性的浪漫儀式。我們的愛,該回歸現實,而不是被演算法操控!
你也是 I 人嗎?還是害怕被貼上「內向」標籤? 為什麼「我是 I 人」聽起來很酷,但說「我是內向的人」卻讓人遲疑?標籤讓我們更理解自己,還是反過來綁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拆解「分類 vs. 標籤」的心理學秘密,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標籤,而不是被標籤控制!
每天面對無情的質疑和攻擊,身為HR的你是否感到力不從心?從「這薪酬制度根本不公平!」到「你們HR到底在幹嘛?」,這些挑戰不僅考驗著你的專業,更是對你心理韌性的極大考驗。本篇文章將引導你從心理建設、話術應對到策略佈局,學習如何在職場攻擊中保持優雅,並巧妙反轉局面,提升你的職場影響力。
🔍 想成為頂尖HR?別讓年資限制你的成長! 🔍 許多HR工作多年,卻始終停留在基礎行政,而真正脫穎而出的人,靠的不是時間,而是刻意練習!💡 本文深入解析五大HR進化策略,從招聘技巧、數據分析、薪酬設計、職能發展到回饋機制,幫助你突破職場瓶頸,快速升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打造個人品牌,讓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並為你的用戶添信任感、提升你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軌跡。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個人品牌的形象,持續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以及與你的受眾互動。
Thumbnail
我現在才知道,實際在市場上有一群甲方,他們的概念是:「只要我把產品做好,消費者自己就會找上門來」。然後對任何的行銷操作都不想做,然後部分學院派念過 4P 的商學院生也依此奉為圭臬。而這個鍋,我覺得我想甩給 Steve Jobs 的某段影片造成的
Thumbnail
比起安於現狀,甚至是消極的過一天是一天,倒不如學著掌握市場趨勢,順應而上! 收集資訊,分析並調整,優化你的品牌,才不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
Thumbnail
個人品牌自我營銷是指通過創建和分享個人品牌故事來展示自己的獨特價值和專業能力。 個人品牌故事是個人品牌創業和成長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歷、 挑戰和成就, 讓目標受眾更深入地了解你的背景和價值觀, 進而建立信任和認同。 有效的個人品牌故事能夠提升你的影響力, 吸引更多機會, 助力個人品
Thumbnail
專為教練以及專業知識人士而寫,探討如何透過文章、Po文、銷售頁文案吸引網路陌生客戶,並把他們轉化為付費客戶。建議在專業文章後呼籲讀者下一步的動作,講人話的準備動作可以幫助建立客戶共鳴,最後提倡實際練習用白話呼籲客戶。文中還提供訂閱策略電子報以及線上課程的連結。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你是一位行銷人員,每天面對著各式各樣的供應商、有限的預算、難以捉摸的市場趨勢。你知道嗎? 成功的行銷不僅僅是數據分析和廣告投放,更是一場勇氣的挑戰! 儘管舒適圈可以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性,但長時間停留在舒適圈內可能會阻礙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這是因為在舒適圈內,人們往往避免挑戰和冒險,因此錯過了成長的
Thumbnail
成功的行銷企劃或銷售檔期,在我的經驗來說,是一種試錯的過程。 很多朋友在私底下閒聊時,都會提到,你怎麼抓到這個銷售模式的,或是你如何去創造這麼穩定的轉單率,當然也有更誇張的,直接提說,我不懂行銷啦,你告訴我怎麼做會有業績就好。 若我真有預測能力,根本不需要嘗試創造業績,我只要提早知道今天晚上威力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打造個人品牌,讓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並為你的用戶添信任感、提升你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甚至改變你的人生軌跡。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個人品牌的形象,持續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以及與你的受眾互動。
Thumbnail
我現在才知道,實際在市場上有一群甲方,他們的概念是:「只要我把產品做好,消費者自己就會找上門來」。然後對任何的行銷操作都不想做,然後部分學院派念過 4P 的商學院生也依此奉為圭臬。而這個鍋,我覺得我想甩給 Steve Jobs 的某段影片造成的
Thumbnail
比起安於現狀,甚至是消極的過一天是一天,倒不如學著掌握市場趨勢,順應而上! 收集資訊,分析並調整,優化你的品牌,才不會被這個市場所淘汰。
Thumbnail
個人品牌自我營銷是指通過創建和分享個人品牌故事來展示自己的獨特價值和專業能力。 個人品牌故事是個人品牌創業和成長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歷、 挑戰和成就, 讓目標受眾更深入地了解你的背景和價值觀, 進而建立信任和認同。 有效的個人品牌故事能夠提升你的影響力, 吸引更多機會, 助力個人品
Thumbnail
專為教練以及專業知識人士而寫,探討如何透過文章、Po文、銷售頁文案吸引網路陌生客戶,並把他們轉化為付費客戶。建議在專業文章後呼籲讀者下一步的動作,講人話的準備動作可以幫助建立客戶共鳴,最後提倡實際練習用白話呼籲客戶。文中還提供訂閱策略電子報以及線上課程的連結。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你是一位行銷人員,每天面對著各式各樣的供應商、有限的預算、難以捉摸的市場趨勢。你知道嗎? 成功的行銷不僅僅是數據分析和廣告投放,更是一場勇氣的挑戰! 儘管舒適圈可以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性,但長時間停留在舒適圈內可能會阻礙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這是因為在舒適圈內,人們往往避免挑戰和冒險,因此錯過了成長的
Thumbnail
成功的行銷企劃或銷售檔期,在我的經驗來說,是一種試錯的過程。 很多朋友在私底下閒聊時,都會提到,你怎麼抓到這個銷售模式的,或是你如何去創造這麼穩定的轉單率,當然也有更誇張的,直接提說,我不懂行銷啦,你告訴我怎麼做會有業績就好。 若我真有預測能力,根本不需要嘗試創造業績,我只要提早知道今天晚上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