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咖啡廳,燈光漸漸昏黃,透過落地窗可以看到路街上行人匆匆而過,彷彿每個人都在追趕著什麼。
佳慧坐在窗邊,手裡捧著一杯熱可可,對面坐著的是她的職涯顧問徐老師。
「老師,我有一個很困擾的問題,」
佳慧皺著眉頭,慢慢地攪動著可可,
「現在大家都在說要行銷自己,要建立個人品牌,但我總覺得……這是不是有點太『包裝』了?感覺好像在吹牛一樣。」
徐老師笑了笑,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
「你覺得,個人品牌行銷,是先要有能力,還是先學會行銷?」
佳慧愣了一下,「呃……當然是要先有能力吧?如果自己本身沒什麼能耐,卻一直行銷自己,這不就是詐騙嗎?」
「這麼說也沒錯,」
徐老師點點頭,「但我換個問法,你覺得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這……」佳慧一時語塞,這問題不是世界未解之謎嗎?
「個人品牌行銷也是一樣的邏輯,」
徐老師笑著說,
「很多人覺得應該等到自己變得很厲害,才開始行銷自己。但問題是,如果你不行銷自己,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價值,沒有人會給你機會,那你怎麼變得更厲害?」
佳慧沉默了,她突然想到一些職場上的例子。
那些擅長行銷自己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升遷機會,而那些低調努力、不擅長表達的人,往往默默無聞,即使有實力,也沒有人關注。
「所以……你的意思是,行銷自己,不只是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而是讓你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佳慧問道。
「沒錯,」
徐老師點頭,「真正的問題,不是『能力夠不夠才行銷』,而是『你要怎麼行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佳慧開始回憶自己過去的職場經歷。
她在公司已經待了四年,能力不差,績效評比也總是名列前茅,可是當公司開出一個更高階的職位時,她卻從來沒有被考慮過。
反而是一位進公司兩年的同事,被破格晉升了。
當時她很不服氣,認為那位同事的能力並沒有比自己強,甚至專業知識還有些不足。但後來她發現:那位同事不僅會做事,還很擅長表達,時常在會議上發言,向上級匯報自己的成果,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職場心得,累積了一定的影響力。
「你有沒有想過,」徐老師繼續說,「如果你當時也有行銷自己,你的主管會不會更容易想到你?」
「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實力的人,應該是靠實力說話,而不是靠行銷來爭取機會,」
佳慧皺著眉頭,「可是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
「對,」徐老師微笑,
「這就是現實。市場不獎勵低調的高手,它獎勵的是那些懂得讓自己被看見的人。」
佳慧不禁皺眉:
「可是這樣會不會讓行銷變成一種浮誇的手段?如果很多人只會行銷自己,卻沒有真本事,那市場不就變得很假?」
「這是很多人對個人品牌行銷的誤解,」
徐老師搖頭,「行銷自己,不是為了掩飾能力不足,而是為了讓你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讓我舉個例子,你覺得蘋果(Apple)的產品厲害嗎?」
「當然厲害啊!」佳慧毫不猶豫地回答。
「那如果蘋果從來不打廣告、不辦發表會、不讓市場知道它的價值,你覺得它還會這麼成功嗎?」
「呃……應該不會吧?」佳慧猶豫了一下,「畢竟,就算再好的產品,沒人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會有人買單。」
「沒錯!這就是個人品牌行銷的關鍵。」徐老師敲了敲桌面,「行銷的本質,不是欺騙,而是讓市場理解你的價值,並且讓機會主動找上你。」
「那……如果我想要開始行銷自己,但又不想變成一個只會包裝卻沒有內容的人,我該怎麼做?」佳慧問。
「很簡單,行銷自己,不是『說自己很厲害』,而是『持續輸出價值』。」徐老師伸出三根手指,「有三個步驟可以讓你邊行銷、邊成長。」
佳慧沈思了一會兒,然後抬頭問:
「所以,與其等待自己變得很強再行銷,不如先行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
「沒錯,」徐老師微笑,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行銷自己,怎麼期待市場來幫你做這件事?」
「這樣想的話,我確實應該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等待。」佳慧點點頭。
「對,」徐老師舉起咖啡杯,
「機會從不等人,能讓自己被看見的人,才有資格選擇自己的未來。」
#別再等到『夠好』才開始,行銷自己,才能加速變好!
#個人品牌不是欺騙,而是放大你的價值!
#市場不獎勵低調的高手,只獎勵讓自己被看見的人!
#與其等待機會,不如讓自己成為那個無法被忽視的存在!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