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絲成功打造影響力閉環,她的文化影響力是如何養成的?

泰勒絲成功打造影響力閉環,她的文化影響力是如何養成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原圖來源:GettyImages

原圖來源:GettyImages

泰勒絲的歌路從鄉村的小情小愛,轉到流行音樂,再到各種曲風迴轉,她的歌迷只有越來越多,打造全球最賣座巡迴演唱會。


同時能達到具備商業價值的創作本來就非常不容易,透過解析她的經歷和作品,能推理出一個影響力閉環,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完整的循環。

從開始到結束,最後又回到原點,形成一個不斷運行的系統。

這個影響力閉環更可以應用到你的人際經營 (職場、生活),我之後會再延伸寫一篇應用文。


影響力閉環流程

影響力閉環流程

影響力閉環是什麼?


影響力閉環是一種能讓個人或品牌的影響力自我增強或擴散,並長期可持續運作的循環系統。


借用商業閉環的概念作為延伸,但影響力閉環的重點是影響力如何持續累積並增長。在建立循環系統的過程中,拿掉任何一個環節,也很有可能產生一些質變。


當影響力閉環運作起來的時候,即使這個中心不再積極推動,仍能持續產生影響力,甚至讓外部環境主動推動擴散,以維持閉環能繼續進行。



來源:John Medina-Getty Images

來源:John Medina-Getty Images

泰勒絲怎麼建立影響力閉環?


影響力閉環由五個核心階段組成,這五個階段能不斷循環,讓她的影響力持續增長。


1. 創造核心價值

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或理念,閉環的源頭需要先建立,作為核心影響力。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你的價值必須夠獨特、夠強烈,能夠讓人願意主動關注與傳播。


Taylor Swift 的音樂不只是旋律動人,而是故事性極強,能夠讓聽眾產生情感共鳴。她的歌曲便是影響力閉環的核心能量來源。


2. 觸動共鳴,產生核心群體

找到對這個價值有共鳴的「核心群體」,並與他們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

這階段的關鍵是:影響力無法單靠單向傳播,必須透過互動與參與來強化認同感,讓粉絲變成忠實支持者。


透過社交媒體、社群互動,讓受眾不只是接收者,而是參與者。讓支持者感覺自己是這個影響力的一部分,一群擁有共同價值觀、信仰或興趣的人,會形成強烈的歸屬感,並且願意主動維護、擴散這個社群的影響力。


Taylor的歌詞用故事情境,讓粉絲感覺自己正參與其中,加上她也會在社交媒體與粉絲互動,甚至回覆粉絲的留言,讓每個粉絲覺得被在乎,強化粉絲的忠誠度。



raw-image

- 訂閱電子報能搶先方格子前一週收到優質內容 -

👉訂閱Soup✦Ace湯曜電子報



3. 讓粉絲主動傳播

當受眾感受到價值,他們會主動幫你擴散影響力,形成「自我增長」的網絡效應。

這階段的關鍵是:讓受眾有動機去傳播你的作品或產品。


  • 埋彩蛋

讓受眾有話題可以討論,Taylor在歌詞及MV中會放一些隱藏的訊息或暗號,讓粉絲瘋狂分析。


  • 創造挑戰、流行話題

她的愛情誹聞本身就吸引了大量關注,但也曾在發表作品前利用短影音來預熱宣傳,比如在TikTok 上宣布專輯Midnights的歌曲名稱,或是發布首張單曲利用短影音開啟挑戰賽,讓受眾一起加入她的內容裡。


來源:Kevin Mazur-Getty Images

來源:Kevin Mazur-Getty Images

4. 影響主流文化

當影響力累積到一定程度,超越原本的圈層,開始進入主流市場,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讓你的影響力不只是個人品牌,而是一種文化運動。


當你的價值主張夠強大,媒體、品牌、企業、甚至政府都會主動關注你,持續擴大你的影響力。影響不只是粉絲,而是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好比 Taylor Swift 從音樂圈影響到政治選舉。


這使得你的影響力不再需要你自己推動,而是變成社會話題的一部分:Taylor Swift 在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發表政治立場,這讓她的影響力超越音樂圈,直接影響數百萬人的投票決策。這不只是單純的發聲,而是她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社會結構之中。


來源:John Shearer-Getty Images

來源:John Shearer-Getty Images

5. 讓影響力變成「自我運行系統」

當影響力到達閉環的最終階段,不再需要你的主動推動,而是成功建立了一個生態系統。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讓影響力變成一種「文化」、「運動」、「社群結構」,即使你不推動,它也會持續發酵,而Taylor已經成為敢愛敢恨、女性自主、創作自由、商業歌手、粉絲力量,這些關鍵字的代表人。


Taylor後期與原公司結束合作後,為了爭取自己的創作權利,重新錄製原公司發行的作品,專輯的重錄版本依舊大獲粉絲支持,在音樂產業中幾乎是難得一見的現象。她的粉絲組成已經不是單純的歌迷,而是一個共同體,會自動推廣她的音樂、影響更多人。


即使 Taylor 未來不再創作,她的影響力仍然能夠持續運作,因為她已經建立了一個能自行運作的影響力生態,成為這個時代的文化符碼。


當然我也是這個閉環裡的其中一員,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笑)。


來源:John Shearer-Getty Images

來源:John Shearer-Getty Images

我們如何應用影響力閉環?


她已經是國際巨星,也許你會覺得太遙遠,但從她的歷程中能發現這些線索,我認為是蠻有學習參考價值的。以自媒體創作者來說,你想嘗試開始建立自己的影響力閉環,可以透過這幾個階段問自己:


核心價值:你創造的內容或價值,能否觸動人心?
共鳴圈層:你是否與你的受眾建立了深層的互動與共鳴?
主動傳播:你的受眾是否願意主動幫你傳播?
成為主流:你的影響力是否能介入其他社群或結構?
自我增長:你的影響力是否已經進入自我運作模式?


可能你會想問我,除了這位國際巨星外,還有哪些比較平民一點的例子?我想到的是Youtube阿滴,在他還是素人的時候,我也因為他的影片受益了很多英文學習上的知識,到現在他有著很明確的標籤:Youtuber里長伯,甚至在之前也成立台灣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協會,在這個產業上持續發揮他的影響力。


在自媒體紅海中,我還在第一階段,期許自己能持續分享觀點和創作。如果你對於影響力閉環有興趣,想知道怎麼應用在職場上,甚至讓我初期的接案能順利過渡,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和我說唷!

匿名投票

如何開始在職場上應用影響力閉環?

  • 我想知道,已加入追蹤
  • 謝謝你的分享
  • 投票已結束 · 0 人參與


    如果你好奇之前我剖析泰勒絲的文章,之前的文章也暫時開放給你閱讀唷。

    摩登女子圖鑑 S.01 ▏看懂泰勒絲的事業經營管理思維

    摩登女子圖鑑 S.02 ▏泰勒絲如何打造自己的音樂品牌定位

    捲土重來的她:泰勒絲被社會取消,神隱一年

    推翻舊信念,泰勒絲選擇接納真實的自己

    avatar-img
    湯曜✶人生補湯
    36會員
    49內容數
    虛擬湯屋,烹煮生涯議題湯品,暖暖心和胃。提供人生與職涯策略,助人成為自己的人生玩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湯曜✶人生補湯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內耗」議題,指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並提出精力管理的四大維度:體能、情感、思維、精神,以及七種精力切換方式,幫助讀者改善內耗問題,提升效率。
    自由工作看似美好,實則充滿不確定性。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自由工作者在事業順遂後卻陷入低潮的過程,探討焦慮、自我懷疑等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享、調整心態等方式走出低潮。
    去年10月到11月的自我反思與體悟,分享在情緒波動下如何決策,以及如何克服拖延,開始執行計畫。從參與線上課程、觀察他人成功案例到自身經驗,探討了「開始行動」的重要性與時機,並預告將分享11月的低潮與反思。
    本文探討「內耗」議題,指出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更重要,並提出精力管理的四大維度:體能、情感、思維、精神,以及七種精力切換方式,幫助讀者改善內耗問題,提升效率。
    自由工作看似美好,實則充滿不確定性。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自由工作者在事業順遂後卻陷入低潮的過程,探討焦慮、自我懷疑等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享、調整心態等方式走出低潮。
    去年10月到11月的自我反思與體悟,分享在情緒波動下如何決策,以及如何克服拖延,開始執行計畫。從參與線上課程、觀察他人成功案例到自身經驗,探討了「開始行動」的重要性與時機,並預告將分享11月的低潮與反思。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