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的復盤紀錄,希望能在今年2月結束前,給你一點勇氣
去年9月的時候,我不斷接到要「擴大創造」的訊息,而自從認識人類圖以後,我也嘗試執行適合自己的策略。來源:Roberta SA. from Studio Germany
某任的主管總催我講話快一點、你決策好慢,其實聽到這樣的評語,真的會緊張起來。
可是我就是這樣的個體,有時候我的多想幾步,可以替主管省下麻煩,所以他在我離職後依舊找我合作。
後來看到有個企業內訓思考力的課程,我也重新加入了線上CMO S4挑戰1,而我的目標不是要日更30天或培養發文習慣,我是要去社交的。
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對於一位生涯諮詢師也是重要的,但重點在於我想規劃一個線上展覽,所以想找新朋友一起來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這些是經過好多次情緒波動後,還是很想做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來到我的面前,我可能當下很開心,就會說好,反之我可能會推掉。
但我偶爾會有個狀況是,這件事當初明明看起來不錯,為什麼現在覺得超級痛苦?!
這是因為我忽略了一件事,若我今天心情不太好,可能反而就推掉了這件事,所以我需要等待一個完整的情緒波動結束後,再去評估要不要做這件事。
- 訂閱電子報能搶先方格子前一週收到優質內容 -
來源:Susannah Townsend from baseimage
說到展覽,我去看了《有事青年節emo展》,我看到後來又哭了。
最後一個展區是展出老人家的衣服,以及衣服主人的故事。其實我應該是6年前,就想要在IG上面開一個帳號,每張圖是一件衣服,然後寫出穿著那件衣服曾經歷了什麼故事和感受。
現在看著其他人實現了自己的一個點子,果然是個好點子呢!
只是遺憾為何不是我呢?
當我又在思考職涯的下一步時,想著不如去看看有沒有策展相關的工作呢?
滿月過後,突然有個靈感,那為什麼我不拾起以前那個點子?
我又要等、我又要去找類似的工作,對自己狂劈哩啪啦輸出一頓感受,就手邊有什麼做什麼。怕被笑、怕丟臉、怕自己端出來的東西是a piece of shit,我這樣一直躲下去,不是個辦法。
所以顯見,我是個矛盾的人,你看第一點和第二點就有點衝突了。不過,我就是個人阿,我在做人會做的事情,可能也是看時機用什麼策略囉。
10月有好多事情都在提醒我這件事。
她說:「大家都對創作有些誤解,其實手邊就有很多可以嘗試的素材。」
但大家看見她現在的風光,可是她蓄積了10多年,不間斷的努力。
有些事現在不去做,就沒有機會了
這是取自宮崎駿紀錄片《與夢前行》中,宮崎駿爺爺的一句話。我想起過去自己在行動的時候都是抱著這個想法跨出舒適圈。
錯過了會不會後悔?
感覺會後悔,那我就開始。沒什麼反應,那就放著,可能現在還不是時機,也可能只是一時興起。
I like it, I'm 31.
我當時緩緩邁向11月,開始執行我的線上展覽點子!
之後也會和你分享,我在去年11月遇到了很長時間的低潮,有點像10月是情緒波動高峰,而下個月就直接盪到谷底。
不會是全然的emo或負能量自言自語,但到了今年2月的時候,我終於悟出當時我在低潮什麼了,也希望這個反思能在下個月給你一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