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擴大創造:靈感來敲門,我選擇行動

邁向擴大創造:靈感來敲門,我選擇行動

Alison|P人工作者-avatar-img
發佈於她與她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去年10月的復盤紀錄,希望能在今年2月結束前,給你一點勇氣

去年9月的時候,我不斷接到要「擴大創造」的訊息,而自從認識人類圖以後,我也嘗試執行適合自己的策略。


來源:Roberta SA. from Studio Germany

來源:Roberta SA. from Studio Germany

情緒容易掩蓋真相,等待情緒波動後再下決定


某任的主管總催我講話快一點、你決策好慢,其實聽到這樣的評語,真的會緊張起來。


可是我就是這樣的個體,有時候我的多想幾步,可以替主管省下麻煩,所以他在我離職後依舊找我合作。


後來看到有個企業內訓思考力的課程,我也重新加入了線上CMO S4挑戰1,而我的目標不是要日更30天或培養發文習慣,我是要去社交的。


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對於一位生涯諮詢師也是重要的,但重點在於我想規劃一個線上展覽,所以想找新朋友一起來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這些是經過好多次情緒波動後,還是很想做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來到我的面前,我可能當下很開心,就會說好,反之我可能會推掉。


但我偶爾會有個狀況是,這件事當初明明看起來不錯,為什麼現在覺得超級痛苦?!


這是因為我忽略了一件事,若我今天心情不太好,可能反而就推掉了這件事,所以我需要等待一個完整的情緒波動結束後,再去評估要不要做這件事。



raw-image

- 訂閱電子報能搶先方格子前一週收到優質內容 -

👉訂閱Soup✦Ace湯曜電子報



來源:Susannah Townsend from baseimage

來源:Susannah Townsend from baseimage

手邊資源直接上手,放下準備心態


說到展覽,我去看了《有事青年節emo展》,我看到後來又哭了。


最後一個展區是展出老人家的衣服,以及衣服主人的故事。其實我應該是6年前,就想要在IG上面開一個帳號,每張圖是一件衣服,然後寫出穿著那件衣服曾經歷了什麼故事和感受。


現在看著其他人實現了自己的一個點子,果然是個好點子呢!


只是遺憾為何不是我呢?


當我又在思考職涯的下一步時,想著不如去看看有沒有策展相關的工作呢?


滿月過後,突然有個靈感,那為什麼我不拾起以前那個點子?


我又要等、我又要去找類似的工作,對自己狂劈哩啪啦輸出一頓感受,就手邊有什麼做什麼。怕被笑、怕丟臉、怕自己端出來的東西是a piece of shit,我這樣一直躲下去,不是個辦法。


所以顯見,我是個矛盾的人,你看第一點和第二點就有點衝突了。不過,我就是個人阿,我在做人會做的事情,可能也是看時機用什麼策略囉。


開始了才能很厲害


10月有好多事情都在提醒我這件事。


  • 我去聽了Misc的講座
    她是一個能看見光的女子,經營一個Podcast節目叫《設計師的仙界傳說OHMYGOD》,而她的創作是拿拍立得,拍下對方,運用自己的超能力,在拍立得上畫下對方的光長什麼樣子。


她說:「大家都對創作有些誤解,其實手邊就有很多可以嘗試的素材。」


  • 我看見泰勒絲的一則短影音
    這部短影音是整理出她的某一首歌,展示從2007到2023的歌聲變化。身為她的歌迷多年,幾乎忘了她剛出道時,唱歌和音準都很不穩。


但大家看見她現在的風光,可是她蓄積了10多年,不間斷的努力。


  • 我陸陸續續收到朋友和網友,說我IG帳號做的圖好美
    我剛開始經營IG帳號的時候,並沒有馬上做出美圖。而每每回頭整理自己的作品集,或是想要把腦中的畫面,做出來的時候都有好幾段落差,也讓我想到宮崎駿爺爺畫不出腦海中的那條線,有多氣一樣。


有些事現在不去做,就沒有機會了

這是取自宮崎駿紀錄片《與夢前行》中,宮崎駿爺爺的一句話。我想起過去自己在行動的時候都是抱著這個想法跨出舒適圈。


錯過了會不會後悔?


感覺會後悔,那我就開始。沒什麼反應,那就放著,可能現在還不是時機,也可能只是一時興起。


I like it, I'm 31.

我當時緩緩邁向11月,開始執行我的線上展覽點子!



之後也會和你分享,我在去年11月遇到了很長時間的低潮,有點像10月是情緒波動高峰,而下個月就直接盪到谷底。


不會是全然的emo或負能量自言自語,但到了今年2月的時候,我終於悟出當時我在低潮什麼了,也希望這個反思能在下個月給你一些慰藉。

avatar-img
湯曜✶人生補湯
36會員
49內容數
虛擬湯屋,烹煮生涯議題湯品,暖暖心和胃。提供人生與職涯策略,助人成為自己的人生玩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湯曜✶人生補湯 的其他內容
自由工作看似美好,實則充滿不確定性。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自由工作者在事業順遂後卻陷入低潮的過程,探討焦慮、自我懷疑等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享、調整心態等方式走出低潮。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奶奶之間跨世代的關係,以及在臺灣的傳統家庭中女性所面臨的期待與矛盾。作者回憶了奶奶在戰後社會的角色和教育影響,並反思了性別角色與家庭責任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透過這段回憶,作者試圖理解並與奶奶的傳統價值觀和過去的掙扎和解,展現代溝與女性覺醒之間的衝突與聯繫。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
自由工作看似美好,實則充滿不確定性。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描述自由工作者在事業順遂後卻陷入低潮的過程,探討焦慮、自我懷疑等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享、調整心態等方式走出低潮。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奶奶之間跨世代的關係,以及在臺灣的傳統家庭中女性所面臨的期待與矛盾。作者回憶了奶奶在戰後社會的角色和教育影響,並反思了性別角色與家庭責任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透過這段回憶,作者試圖理解並與奶奶的傳統價值觀和過去的掙扎和解,展現代溝與女性覺醒之間的衝突與聯繫。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