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的低潮期:與不確定性共處,找回初衷

自由工作的低潮期:與不確定性共處,找回初衷

Alison|P人工作者-avatar-img
發佈於她與她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嘗試自由工作前,你要接受的穩定是「變化」,學會和不確定性共處,並且感到自在。


這個月的情緒簡直是一個倒鐘型,第一週因為終於要執行好幾年前的想法,很興奮地邀請文字創作者們一起合作,而上個月的收入也首次突破上班族的薪水,後續案子也持續進來,不用太擔心每個月的案子要重新開發,整體來說拉長了合作期間。


工作看似很順利,結果我就立馬陷入低潮了。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那是過往在職場上的能力和人脈都有認真經營的階段性成果,但自己想認真經營的副業,沒有太多動作。


來源:Netflix《再見的延續》

來源:Netflix《再見的延續》


這個低潮的週期大概是2個禮拜,一開始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最近的社交能量開太大,然後又陷入了比較心態,而產生了這樣的低潮。


總之我知道這很正常,也正好工作上沒有立即需要的急件,我就真的什麼都不做算了,只做最低最低限度的付出,這之中有很多的負面想法,以及好久沒冒出的:


人生好沒意義,想要每天過快一點


以及各種很嚴厲的自我懷疑和批判聲音都有,不過也會有其他照顧自己的聲音打回去,所以大概就是一種挫折感+空虛感的糾結吧。


雖然我通常是透過獨處來獲得電力,但很明顯那2週我反而是透過分享自己的困擾和講話,一邊梳理自己的情緒,也從各種對話中輸入能量,慢慢淡化那些負能量。


於此我也意識到,過去那一套鞭策自己的信念,依舊存在,偶爾還是會跑出來打亂我的節奏。這幾年培養的新信念還不夠穩固,卻也會在這種時候,出來幫現在的我說話。


這也許是過渡期吧,畢竟新的信念和新的生活,我還不是那麼習慣,在很多情況下,直覺會用以往的習慣去應對。



raw-image

- 訂閱電子報能搶先方格子前一週收到優質內容 -

👉訂閱Soup✦Ace湯曜電子報



來源:Netflix 《再見的延續》

來源:Netflix 《再見的延續》


這個月選的歌是米津玄師的Azalea,在低潮的時候實在不曉得要幹嘛,也很久沒有追劇,難得一部充滿細節的日劇《再見的延續》,能讓我慢下來品嘗劇情。


我沒什麼解法,但我覺得這大概是我還不太會駕馭天賦的一個後果,我容易想的太深入、也容易往後想未來的事。比起活在當下,只要過於把焦點放在未來的時候,就會焦慮現在自己的樣態是否要調整。


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的致命傷,而這點用在工作的策略或諮詢上,卻可以幫忙別人看見一些風險和盲點。現在我又慢慢從谷底爬起,也許下次再遇到類似狀況的時候,我反而找人聊聊會有幫助吧。


後記


在2025年的2月,我看了MoneyXYZ頻道主的影片,透過他的分享,我想通了為什麼去年11月在狀況良好的時候,我卻陷入低潮:因為我接了消耗能量的事情。


當時是這樣的,接到很多合作案對於第一年轉自由工作者的我來說,不就是該好好珍惜嘛。雖然合作案我可以通過工作技能來完成,賺取收入,但我忘了自己當初開啟Gap Year的初衷:

做好玩、感到好奇的事,學會拒絕沒感覺的事

是的,忘了初衷,所以身體很直接反應出來。


有時陷入生存模式,就只整天擔心下一頓飯在哪,而且我確實有感覺某些案子,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甚至用提高價格的方式去婉拒案子,結果案主還接受報價的時候,就後悔自己幹嘛不一開始拒絕就好?


推薦這一部影片給你,希望你也能重新活過來。

下面這句是影片中給我最重要的啟示,也送給你。

讓自己充滿活力,要比讓自己贏更重要

⚡如果你還是想要嘗試裸辭或是開啟Gap Year,我也透過自己的經驗整理了一份裸辭健檢包,讓你知道開啟前可以先準備的事項清單,點擊這個連結就能免費領取!

avatar-img
湯曜✶人生補湯
36會員
49內容數
虛擬湯屋,烹煮生涯議題湯品,暖暖心和胃。提供人生與職涯策略,助人成為自己的人生玩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湯曜✶人生補湯 的其他內容
去年10月到11月的自我反思與體悟,分享在情緒波動下如何決策,以及如何克服拖延,開始執行計畫。從參與線上課程、觀察他人成功案例到自身經驗,探討了「開始行動」的重要性與時機,並預告將分享11月的低潮與反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奶奶之間跨世代的關係,以及在臺灣的傳統家庭中女性所面臨的期待與矛盾。作者回憶了奶奶在戰後社會的角色和教育影響,並反思了性別角色與家庭責任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透過這段回憶,作者試圖理解並與奶奶的傳統價值觀和過去的掙扎和解,展現代溝與女性覺醒之間的衝突與聯繫。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
去年10月到11月的自我反思與體悟,分享在情緒波動下如何決策,以及如何克服拖延,開始執行計畫。從參與線上課程、觀察他人成功案例到自身經驗,探討了「開始行動」的重要性與時機,並預告將分享11月的低潮與反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奶奶之間跨世代的關係,以及在臺灣的傳統家庭中女性所面臨的期待與矛盾。作者回憶了奶奶在戰後社會的角色和教育影響,並反思了性別角色與家庭責任如何影響她們的生活。透過這段回憶,作者試圖理解並與奶奶的傳統價值觀和過去的掙扎和解,展現代溝與女性覺醒之間的衝突與聯繫。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在職涯中遭遇迷惘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參加職涯博覽會的經歷,並反思了追尋目標的意義。透過內心的對話與沉澱,最終走上了助人諮詢的道路,並意識到脆弱與勇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