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PM,主持會議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據統計,PM在工作中約有 60% 以上的時間花在溝通協調上,其中包括各種會議。
但你是否主持/參加過這樣的會議:
🔸 不知道為什麼要開: 大家坐下來才問「今天要討論什麼?」
🔸 沒人負責控場: 原本預計討論A&B,但會議中擴展到C、D的議題,超時卻毫無結論
🔸 與會者沒準備: 會中才開始翻文件、思考問題
🔸 會後沒行動,該解決的問題依然存在,下週還要再開一次
這些就是低效會議的典型特徵。許多團隊的問題不是「開太少會」,而是「開了太多沒效率的會」,讓團隊疲於奔命,卻沒有真正推動專案前進。
1️⃣ 會議目標不明確:沒明確定義會議要解決的問題,導致討論發散。
2️⃣ 會議參與者錯誤:該來的人沒來,不該來的人一堆,影響決策速度與效率。
3️⃣ 沒有明確的議程:大家憑感覺發言,缺乏結構,導致話題跳躍、無法聚焦。
4️⃣ 缺乏控場與時間管理:會議時間超過預期,重點沒談完,卻花了大把時間討論細枝末節。
5️⃣ 沒有會議紀錄與行動計劃:會議結束後,沒人負責後續執行,結果開了等於沒開。
好的會議應該有清楚的目標、正確的參與者、明確的議程、控場機制,以及會後行動計畫。
接下來,我將透過「高效會議指南」系列,從會前準備、會議進行、會後落實三個角度,讓你的會議不再成為浪費時間的惡夢!🚀
📢 你的會議時間也被浪費了嗎?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低效會議?最讓你崩潰的會議是哪種情況?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們一起改變低效會議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