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貌焦慮」練習向內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了跟朋友說明我是怎麼練習看待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於是以我目前正在經歷的容貌焦慮課題為例,有了這篇文章。


/


我希望自己瘦,並且瘦得好看有線條,我覺得這樣才好才美才會值得被喜歡,這是受到現代社會的審美影響,同時也有自我價值低落的問題,總是要足夠好才值得被愛。


先來講瘦這件事。


過去的狀況是,我一直都很想瘦,但我從來沒有認真的用正確的方式投入努力過,用的都是比較極端、不健康的方法,比如節食或嚴格飲控,所以通常就是控制過頭爆發變成暴食,不然就是節食瘦了以後無法長期維持少吃而復胖。


也因為一直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努力,同時會有自責跟罪惡感,覺得自己明明知道正確的方式為什麼不去做?再加上減肥失敗的挫折感就變得更加自卑,覺得自己更不好。


後來當我知道要向內看,知道沒有「應該」,就開始思考「瘦才好才美」這個觀念怎麼來的?有可能從我身上拔掉嗎?


於是我開始追蹤大尺碼的KOL,看很多飲食自由的相關內容,我發現我都是從心底喜歡他們,也覺得他們胖、豐腴的身材是美的,絲毫不影響我對於他們的看法跟評價,身邊的朋友也是,胖瘦完全不影響我對這個人的愛,但這件事情一但套到我自己身上就不管用,只要胖了我就覺得自己是醜的糟的壞的不自律的,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能夠有結實、沒有贅肉的身體。


我發現我「想要瘦」的執念很深,所以我決定認真看待想要瘦、想要線條很好這件事,除了社會審美的影響,我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它?認真思考過後,我知道我還是想要,無論如何,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並且是用正確的方式做到。


到這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展,因為我接納自己有這個執念,並且與這個執念正面對決,取代了原先我認為自己可能還是屈服於社會觀感,質疑自己為什麼還是有這樣的執念的想法。比起抗拒,接納永遠是解決問題唯一解。


而在這個「我要用正確的方式做到」的過程,有非常多事情一直不停在練習:

  • 維持運動習慣,從小小的地方開始肯定自己:以早起跑步為例,有起床我就覺得自己超棒!
  • 不過度勉強自己:尊重身體的感受,今天累就跑慢點、跑少一點,或者乾脆休息。
  • 不設定太好高騖遠的目標:不追求跑奪長距離、多快速度,也不會一下子就要自己瘦多少公斤數。
  • 允許自己休息,不會有罪惡感:不會因為沒跑步,我就覺得自己糟糕。


因為我還在這個過程中,所以現在的我當然還是很想要達到我的最終目標成為線條好看的瘦子,但是其實我已經隱約有感受到,或許等以上的練習我都做得很徹底,徹底的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時候,我已經能夠累積足夠的自我肯定了。


所以回到「自我價值低落,不夠好不值得被愛」這個課題,也是我想要變瘦的最底層信念,我知道自己最大的卡點就是,我不相信當我的外表不足夠好的時候,大家會喜歡我,會願意愛我。


但像我前面說的,我已經在累積自我肯定的路上,所以或許我可能還是達不到現在的我想要的終極身材,但等到我已經能夠自我肯定的時候,身材如何對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我已經可以完全接受當下的自己。


這是我練習的方式,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人生課題、情緒,與你分享。


/


補充說明,有一段時間,其實我卡在「飲食自由」跟「想要好身材需要飲控」這兩個觀念好一陣子,當時覺得這兩件事是矛盾的:

  • 飲食自由:尊重身體需求,吃身體想要吃的。
  • 飲食控制:控制攝入的食物熱量,以達到熱量赤字而達成減重目的。


雖然我很清楚飲食自由不代表暴飲暴食及大吃垃圾食物,但比起飲控,要達成我想要瘦的目的,它相對會慢很多很多。


但因為這輩子從意識到自己胖以後,就幾乎處在飲控的狀態,對於食物有各種標籤:原型食物才健康、澱粉少吃、精澱是魔鬼、炸物極度罪惡......諸如此類幾乎要深入骨髓,吃飯變得不快樂,充滿罪惡感,時時刻刻都在斤斤計較,甚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在想:我今天要吃什麼?這種極度的不自由感讓我在接觸飲食自由的觀念以後,再也不想回到飲控的狀態。


在這段拉扯中,我用非常佛系的狀態在飲控,俗稱奈米飲控(?) 還是會盡量挑選食物種類,但當我想要吃某樣食物的時候,就算是炸物我也會允許自己去吃,而這種想吃某種食物的狀態還蠻常出現的,可以想見這段時間我不會瘦,甚至還變胖了!


的確變胖的時候會加深我的身材焦慮,但在吃的這件事情上,持續的允許自己是有它的成效在的,因為就在某一天開始,我開始不會想要吃杏子豬排、鹽酥雞、地瓜球、麥當勞肯德基漢堡MOS......等等等等,突然就可以遵照211餐盤的方式吃東西,並且沒有感受到任何限制。


於是發現自己在飲食自由的心理狀態下,自然的選擇了飲食控制會選擇的食物,雖然當然不是走嚴格的熱量計算+只吃原型食物路線,但飲食自由及飲食控制對我來說已經不再衝突,而是和諧的共存,甚至有一種身心終於同步的感受,而我認為這是「允許」與「接納」帶來的結果。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我就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ayu話多又愛寫 的其他內容
「中年」二字給人的感受或許是悲傷、衰退、老化,但《中年之路》在我讀起來是非常積極且樂觀的,作者鼓勵人們面對陰影,跟隨自性的召喚,雖然將可能面臨諸多挑戰,並且過程充滿恐懼與痛苦,但最終將活出真實的自我。
從死亡的課題出發,探討《西藏度亡經》帶來的生命體悟,以及對於輪迴、解脫、空性的哲學思辨。文章分享個人學習心得,並提及向內探索、接受自我、活在當下等重要課題,同時點出課程業配的趣味經驗,最後推薦相關講座與書籍。
自認半個台東人,很想跟大家分享台東的好,所以有了這個清單。 但我只熟海線跟市區,南迴跟山線真心不熟,所以名單以海線跟市區店家為主,還請見諒嚕~ 名單會由台東市區出發,從海線往北,再到山線,然後南迴、離島。 列出來的都是我實際消費過的店家,很多厲害的店不是我覺得不好,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我沒去過。
「中年」二字給人的感受或許是悲傷、衰退、老化,但《中年之路》在我讀起來是非常積極且樂觀的,作者鼓勵人們面對陰影,跟隨自性的召喚,雖然將可能面臨諸多挑戰,並且過程充滿恐懼與痛苦,但最終將活出真實的自我。
從死亡的課題出發,探討《西藏度亡經》帶來的生命體悟,以及對於輪迴、解脫、空性的哲學思辨。文章分享個人學習心得,並提及向內探索、接受自我、活在當下等重要課題,同時點出課程業配的趣味經驗,最後推薦相關講座與書籍。
自認半個台東人,很想跟大家分享台東的好,所以有了這個清單。 但我只熟海線跟市區,南迴跟山線真心不熟,所以名單以海線跟市區店家為主,還請見諒嚕~ 名單會由台東市區出發,從海線往北,再到山線,然後南迴、離島。 列出來的都是我實際消費過的店家,很多厲害的店不是我覺得不好,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我沒去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接納自我: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會讓你感到輕鬆和釋放。每天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雖然現實很艱困,但我沒有放棄的持續向前走,我很棒。」自我接納能夠讓內心感到平靜和安寧。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個遠方的朋友寫信給我,看了我的blog裡幾百篇文章,羨慕起我的細膩,想起了自己的不足。 世間事三百六十度,你從任一處看,都有不同的風景,何須侷限了自己的位置呢?
愛自己就是接納自己 每一個面相的自己 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 知道自己的脾氣 脆弱 常常無能為力 容易放棄的時候 但是不帶批判的接受 了解這些表現 只是其中 ㄧ個面向的自己 而知道這些不完美之後 還能持把身體和心靈健康照顧好 走在路上 享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 都是愛自己的表現 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時候,不自覺地在心裡批判別人的不是,或是批判自己的不對。尤其現在社群媒體網絡的發達,有時看著鏡中的自己,再看著手機上的朋友、網紅、名人,許多人對自己的外表與身材容易感到容貌焦慮;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長相,不套濾鏡的原始模樣,對某些人而言是需要不斷練習與提醒。
接納自我: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會讓你感到輕鬆和釋放。每天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雖然現實很艱困,但我沒有放棄的持續向前走,我很棒。」自我接納能夠讓內心感到平靜和安寧。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個遠方的朋友寫信給我,看了我的blog裡幾百篇文章,羨慕起我的細膩,想起了自己的不足。 世間事三百六十度,你從任一處看,都有不同的風景,何須侷限了自己的位置呢?
愛自己就是接納自己 每一個面相的自己 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 知道自己的脾氣 脆弱 常常無能為力 容易放棄的時候 但是不帶批判的接受 了解這些表現 只是其中 ㄧ個面向的自己 而知道這些不完美之後 還能持把身體和心靈健康照顧好 走在路上 享受陽光照在身上的溫暖 都是愛自己的表現 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時候,不自覺地在心裡批判別人的不是,或是批判自己的不對。尤其現在社群媒體網絡的發達,有時看著鏡中的自己,再看著手機上的朋友、網紅、名人,許多人對自己的外表與身材容易感到容貌焦慮;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長相,不套濾鏡的原始模樣,對某些人而言是需要不斷練習與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