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每半年或一年都會做個 company survey,透過各種調查公司,聲稱匿名保密,鼓勵你要能說出你的真實想法。
多半是針對你的直屬主管,或是你所在的團隊,也會不時延伸到跨部門合作的感想等。
當你們被問到: Will you recommend your friends to work XXX company? 『你會推薦你的朋友來 XXX 公司工作嗎?』
首先是一到打分題: 1分到5分,5分是極力推薦,你會打幾分?
下方繼續追殺,加上開放式必答題: 『為什麼你會/不推薦?』
『你會推薦你的朋友來 XXX 公司工作嗎?』,當你們看到這題,會怎麼回答呢?
首先,公司聲稱是匿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連結,真的是匿名呢?
第二,公司聲稱我們這個調查是保密的。那怎麼會發生某些主管分數太差,還集合下面的員工要一一確認是誰給太低分?
最弔詭的,有時候還有一題,常常出現: 你相信這個調查會改變公司嗎?
老實說,過去的10年,就算在不同的兩間公司,每年我都寫不會。
當然,我沒有因為寫不會而被訪談過,事實上,所有的狀況也並沒有被改善過。
公司做調查的意義,如果是為了調查而調查,那真的可以把外包調查給顧問公司的錢省下來。因為,大部分的員工都不傻,也都會遇到對公司失望的事情。但,工作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是為了要能維持生活,你公司怎麼會認為這些員工會對你多掏心掏肺說實話? 講真,公司不是我們開的,初期剛進來,相信新鮮人都曾熱血過,我要在這邊發光發熱,讓公司為我驕傲。但,不用一年的時間 ... ... 我想大概率這些熱情都已經消失殆盡。
我想要說的是,省省吧。倒不是灰心,而是如果你想要改變,那就要在你能改變的位子。一線小員工的我們,每個月薪水進帳,平安過日子,就已經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