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九十七篇题注】
这是一篇赞美耶和华为王的诗。至尊者威严的治理。也是赞美神的治理,象征性地预言弥赛亚的降临。七十士译本将这首诗视为大卫之作。96篇充满对神施行公义审判的欢乐;本诗则营造对神威严的审判当怀敬虔、敬畏的气息。从93到100篇,是一组赞美耶和华作王的诗篇。93、94篇是称颂神在全地作王;95、96篇是称颂神超乎万神之上;97、98篇是称颂神在百姓心中掌权;99、100篇是称颂神的性情。
这首歌颂耶和华作王的诗歌开始时,诗人呼吁全地因耶和华国度的建立而欢喜(1节),祂的出现以形容神显现的语言来描述(2-6节);其后再描述祂的国度对恶人(7节)和义人(8,9节)的影响,结束时劝勉众民恨恶邪恶和赞美耶和华(10-12节)。
一、全地之主驾云降临(1-12)
这位大君王必会消灭仇敌(3),也会以公平治理万民(1-6)。耶和华作王所产生的果效:义人看见耶和华为王,便欢欣雀跃(12),而一切拜偶像的人都蒙羞抱愧(7-12)。
【诗九十七1】「耶和华作王,愿地快乐,愿众海岛欢喜!」
「众海岛」,指「沿海的地区」,常用来形容偏远之地(赛二十四15)。本篇开始的时候, 耶和华——耶稣基督——已经作王了。加冕的日子已经来到。全世界都要欢庆。远方的海岛和沿海地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欢喜。
【诗九十七2】「密云和幽暗在祂的四围;公义和公平是祂宝座的根基。」
「密云和幽暗」:没有人见过神的面,祂的荣光无人能正视。诗人用遮住炽热耀目阳光的密云和幽暗来想象神荣耀的居所。神在西奈山显现(申四11;五22)和降临时(结三十四1~20;番一15),都在“密云和幽暗”之中。「公义和公平」:神治理万民的基础。这基础表现在祂所造的宇宙中(6节)。围绕着神的密云和幽暗象征着神不可接近的圣洁,人们无法靠自己来找到神。如果神没有遮掩的话,没人能够站在神耀眼的圣洁和荣光之前。
【诗九十七3-5】3「有烈火在祂前头行,烧灭祂四围的敌人。」4「他的闪电光照世界,大地看见便震动。」5「诸山见耶和华的面,就是全地之主的面,便消化如蜡。」
「烈火」常用来比喻神公义的忿怒(申四24;三十二22;赛十17)。这烈火象密云中发出的闪电,烧灭敌人,大地震动。审判不可逃避;描绘必要到来审判的不可抗拒性、急速性、强烈性等,展现最后审判的画面(启8:5)。山岭是世界上最稳固的存在,此处描述这样的山岭在神面前如蜡融化。神以火一般的眼目显明一切隐藏的罪行。全地都将恐惧战兢。神的烈火必烧尽敌挡祂的所有邪恶势力(来12:29)。
【诗九十七6】「诸天表明祂的公义,万民看见祂的公义。」
虽然“诸天述说神的公义和荣耀”,人类却失了灵性的知觉不能听见“诸天”向他们所发的言语。好像如今有许多广播公司向空中广播福音,但很少人收听。凡愿意听的人,可以在家中收听,并且因此明白神的荣耀和公义。主耶稣讲道的时候不是说过吗?“有耳的就应当听”。换言之:‘凡有收音机的都当收听,因为诸天满了神荣耀的信息’。另一方面,从天文学来说,宇宙的太空是无限量的大,天文学家都无法测量其边界。这伟大的太空既然充满了神的公义和荣耀,他的荣耀是何等伟大莫测呢?
【诗九十七7】「愿一切侍奉雕刻的偶像、靠虚无之神自夸的,都蒙羞愧。万神哪,你们都当拜祂。」
「万神」:在此处指灵界的存在,包括天使、邪灵和虚假的偶像;七十士译本译为「天使」。人们在拜各种偶像和形像。尽管神通过自然和圣经显示了自己,但许多人仍然在拒绝或忽视神,追求他们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圣经清楚地表明,这些人也是在拜偶像,因为他们把忠诚给了别的东西而没给神。总有一天我们要站在神的荣耀和能力面前。那时候我们就可看见我们所有的目的和成就到底是怎么样的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对属世的追求有多么的愚蠢。
【诗九十七8】「耶和华啊,锡安听见你的判断就欢喜,犹大的城邑也都快乐。」
「判断」指神对世界公义的审判和救赎(四十八11;一〇五5-7)。对神的百姓而言,神的审判是可喜的消息。因为神不仅除去一切不公正逼迫带给圣徒的眼泪与叹息,并且使圣徒在神公义的治理中,实现永生的盼望。「犹大的城邑」:指犹大诸城,属灵意义,指被拣选的圣徒。锡安城听见王得胜反叛者和拜偶像者的消息就欢喜;犹大的城邑也来欢呼喜乐。
【诗九十七9】「因为你耶和华至高,超乎全地;你被尊荣,远超万神之上。」
人所看见的耶和华, 就是祂一直以来的形象——至高、超乎全地,你被尊崇远超所有的统治者,无论是实在的还是假造的。神已经将主耶稣“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不久,全世界的人都要清楚看见主耶稣至高的王位。
【诗九十七10】「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他保护圣民的性命,搭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
只有恨恶罪恶的人才能得到神的保护,才会为神作王欢喜称谢。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爱神的人,都当强烈地憎恨罪恶。因为罪恶与爱神绝不能并存(林后6:15)。「祂保护圣民的性命,搭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10节)。我们经历神的「搭救」越多,就越能「恨恶罪恶」、不与恶人妥协。
【诗九十七11】「散布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
人若真心爱善,就必恨恶。若爱神,就必与魔鬼为仇,爱光就必恨黑暗。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所以诗人向神说:“你必点着我的灯;耶和华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诗十八28)。义人所撒的种子,必有好收成,但是恶人“所种的,是风;所收的,是暴风”(何八7)。
【诗九十七12】「你们义人当靠耶和华欢喜,称谢他可纪念的圣名。」
任何世俗的成功与满足,都不能与因神体验到的喜乐相提并论。「你们义人当靠耶和华欢喜」,原文是命令句,圣灵不是劝我们「靠耶和华欢喜」,而是命令我们「靠耶和华欢喜,称谢祂可纪念的圣名」(12节)。一旦我们顺服神的命令,从眼前的各种环境中抬起头来,观看神在万事之上的手(哈三17~18),就能看到神为我们「预备喜乐」(11节),用祂的拯救和得胜作为我们喜乐的理由(代下二十21~22)。因此,圣徒「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上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故居墙上的石碑,上面写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摘自《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第161页)。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