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主身為女性,和閨蜜們在聊天時,最常聊的話題就是人際間的事情了。對女性來說,人際關係的處理,算是一輩子的課題。就拿坊主的閨蜜來說吧,如果是對方已婚婦女,「婆媳關係」就她們的必修課。
過去看婆媳問題,會認為這是「婆」與「媳」這兩個女性間的問題。猛一看,可能以為是彼此間的相處問題,如果再往內看一點,也許會看到彼此間權力的爭奪,然而歸根結底,可能是需求沒有被滿足,導致內心期待落空,才會出現明明都是好人,卻無法好好相處。 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嘆呢?因為預約「人類圖」解鎖的朋友,就遇到「婆媳關係」的難題。
看到這位朋友的報名表單時,坊主心想,哇賽!這真的是一個超難的挑戰。心想萬一應對不好的話,可能會變成站輸贏、論對錯的局面,心裡真的是戰戰兢兢,超級緊張的!雖然如此,還是只能硬著頭皮上,不然能如何呢!
看到這位朋友進來,照例要先聊聊天,彼此相互認識,緩和一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感。
第一眼看到這位朋友,她顯得有些匆促與疲憊。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剛陪婆婆到醫院看病後,才趕來赴約。雖然她已經盡量做好時間規劃了,還是遲到了一下,因此一進門,就不斷地道歉。
我讓她先坐下,喝口水,緩過氣之後,再開始聽她說故事。
她說我和先生結婚已經十多年,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哇!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於是我就稱她「好」媽媽。
「好」媽媽結婚之後,就和公婆一起住。剛結婚那時,公婆還有工作,假日的時候,他們也會自己安排各種活動,所以一家人相處上也算是相敬如賓,沒有什麼大摩擦。
因此,「好」媽媽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有遇到所謂的「婆媳問題」。只是,最近這一兩年,情況出現了一些的轉變。
前兩年公婆退休了。退休後,他們待在家裡的時間比以往多,雖然他們還是會安排各種活動,但是與他們的相處時間,還是比以前多出許多。再加上,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不僅有自己的想法,會反駁大人。面對孩子的反駁,公婆會覺得小孩怎麼可以頂嘴,也因此難免會罵小孩兩句,並指責「好」媽媽沒把孩子教好,他們才會變得這麼沒有禮貌。
一開始,「好」媽媽聽了公婆的抱怨,也告訴孩子們,跟長輩說話要有禮貌。但是,最近老二上國中後,學習上愈大比較大的困難,甚至有拒學的狀況,再加上發現公公的健康出現重大問題,婆婆對她說話就越來越苛刻,她們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惡化。
那老公呢?老公在哪裡啊?
「好」媽媽說,老公的工作都非常忙碌,經常要出差,在家的時間很少。雖然,他在家時,也會盡量幫忙,但他做的真的很少。以前,我體諒他工作辛苦,遇到問題時,我總是盡量做到自己處理,不去麻煩到他。但是,最近我真的太疲累, 忍不住跟他多抱怨幾句。一開始,他聽到我的抱怨還會安慰幾句,但是幾次之後,他也覺得煩。有一次,他甚至在聽完抱怨後,脫口而出說:「難怪媽媽一直以來對妳不滿意,這麼一點小問題就要抱怨半天。」
這時候,「好」媽媽才發現,婆婆因為照顧公公的壓力太大,所以也會向老公抱怨,抱怨自己太累了,抱怨媳婦的幫忙太少。
聽完「好」媽媽的故事,坊主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她,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最後,我只能拍拍她的肩膀,跟她說:「這麼多事情交纏在一起,想要處理好,真的不容易,辛苦了!先休息一下。」
坊主告訴「好」媽媽,其實在她的故事中,自己看到了婆婆、女兒甚至是老公對她的依賴與信任。這樣說或許讓人聽了很難受,難道用心做的人就活該倒楣,必須承受他人所給的壓力。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因為「好」媽媽的認真經營,才讓家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依賴了她。
在「好」媽媽的「人類圖」中,有條讓眾人信任的通道。有這條通道的她,無私地照顧著家裡每個人的需要。但是,她忘了自己也有被照顧的需要,以至於家人們也忘了她也需要家人的支持與照顧。
她像錨,穩住了家這艘小船。以前,家裡每個人可以照顧好自己時,她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負擔所有的情緒勞務。但是現在風浪變大了,家人們都在不自覺中,向她索討更多,以至於她要耗費的心力更多,甚至已經超過她能負荷的量,所以才會有被榨乾的疲累,自然也會覺得家人不體諒自己,只會一味地找麻煩。
現在這樣的狀況,就是提醒她滿足自己需求的重要。她要告訴家人,自己會累,也想要被照顧,有時候甚至可以「自私」一點,找個地方讓自己放鬆與放空。
最後坊主告訴她,「家」之所以是避風港,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為其他人撐開網子,因此當有人暫時掉落時,網子都可以接住。如果一直沒有讓家人知道,妳也需要他們接住自己的話,他們就不知道原來妳也有撐不住掉落的時候,那他們怎麼會知道要接住妳,對吧?所以妳要先看到自己的需求,先照顧自己,這樣家人們才會看到需要被照顧的妳。
為保護個人隱私,故事人物與內容已做適當的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