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2:扣薪到底合不合法?職場人必學的「勞基法反擊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Zoe 的薪水,少了幾千塊。

她第一次覺得自己的銀行帳戶像是被開了一個黑洞,因為這個月的薪資比預期的少了幾千塊。

🔥 她問 HR,對方冷靜地說:「因為妳的錯誤,公司決定扣薪。」


🔥 她問主管,主管一臉無奈:「這是規定,大家都一樣。」


🔥 她回想自己的「大錯」——不過是專案報告晚交一天,真的值得這樣嗎?


她滿腦子都是:「犯錯就該被扣薪嗎?這樣合理嗎?

她不是不願意負責,但這是不是某種「變相罰款」?

她決定找 Alan 喝咖啡,看看這個**「職場底層邏輯解析大師」**,能不能幫她找出答案——這扣薪,到底合不合法?她該忍,還是該爭取?


☕【犯錯扣薪的底層邏輯】

Alan,我的薪水被公司吞了一塊……」Zoe 苦笑著,把帳戶截圖遞給 Alan,像是在遞交犯罪證據。

Alan 挑眉,「讓我猜猜,公司說妳工作有疏失,所以扣妳薪水?

沒錯!我只是報告晚了一天,就被扣薪!這到底合不合法?」Zoe 皺眉,「是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這樣做?

Alan 笑了,拿起筆,在紙巾上寫下:

📌 「扣薪的三種可能性」

1️⃣ 合法類型:「根據勞基法規定,只有特定情況下,公司可以依法扣薪(如曠職、違反合約等)。」📜


2️⃣ 灰色地帶型:「公司利用內規或獎懲機制,讓員工誤以為『扣薪是合理的』。」⚠️


3️⃣ 違法類型:「公司私自扣薪,完全沒有法律依據,純粹是變相罰款。」🚨


妳覺得,妳的狀況是哪種?」Alan 笑問。

Zoe 思考了一下,「應該是 2 或 3,HR 說這是公司的內規,但沒有提到法律依據。

Alan 點點頭,「那麼,妳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接受扣薪』,而是『這件事合不合法?妳能不能討回來?』


📊【破解「違規扣薪」的三步驟】

🔹 第一步:確認扣薪的法規依據

  • 根據《勞動基準法》,公司不能隨便扣薪,只有特定情況(如曠職、違反合約)才有法律依據。
  • 先詢問 HR:「這次扣薪的法規依據是什麼?是否有白紙黑字的規定?」
  • 如果 HR 含糊其詞,那可能就是違規行為!

🔹 第二步:要求公司提供正式紀錄

  • 如果 HR 堅持「公司內規可以扣薪」,請對方提供書面文件,確認這項規則是否合理。
  • 若 HR 只用口頭說明,那就有很大可能是內部亂來。

🔹 第三步:若確定違法,向勞工局或相關單位申訴

  • 如果公司沒有合法依據,且拒絕退款,可以向當地勞工局檢舉,要求追回被扣的薪資。
  • 勞基法是站在員工這邊的,除非公司有正式合約規定,否則不能隨意罰款扣薪。

這樣,妳不是在跟公司爭吵,而是在合法範圍內,捍衛自己的權益。」Alan 微笑道。


🚀【Zoe 的職場反擊】

🔹 確認法規依據,問 HR 要正式文件


Zoe 去找 HR,淡定地問:「請問這次扣薪的法規依據是什麼?能提供相關文件嗎?」


**結果,HR 開始語塞,最後支支吾吾地說:「呃……這是內部規定。」**🚩

🔹 要求正式紀錄,讓 HR 不能隨便敷衍


Zoe 接著問:「那這份內規可以提供嗎?因為我查了勞基法,只有特定情況才能扣薪。」


**結果,HR 越來越緊張:「這……我們再討論看看。」**💡

🔹 若公司不處理,向勞工局諮詢


Zoe 立刻上網查詢勞工局的規定,發現這類扣薪完全沒有合法依據。


她給 HR 發了一封正式郵件:「經過查證,這次扣薪沒有明確法律依據,若無法提供正式規範,我可能需要向勞工局諮詢這件事。

**結果,隔天 HR 竟然回覆:「我們檢討後,這次扣薪會補發給妳!」**🔥🎯

這天晚上,Zoe 發訊息給 Alan:「成功討回被扣的薪水!😂 這次我沒有當冤大頭!

Alan 回了一個笑臉:「恭喜妳,這次妳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用邏輯與法律捍衛自己的權益。🎓

Zoe 笑了,這一次,她知道,職場不是「能忍就忍」,而是「該爭取的,就不能退縮」。


🎯【結語:如何應對「被扣薪」?】

✅ 1. 確認扣薪是否有合法依據,詢問 HR「這是否符合勞基法?」


✅ 2. 要求書面紀錄,確認公司是否真有此規定,避免 HR 口頭敷衍。


✅ 3. 若確定違法,向勞工局申訴,依法討回被扣的薪資。


💡 「職場不是誰能忍就活得久,而是誰懂規則,就能站得穩。」 🚀✨


(完)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Zoe 拿到錄取通知,卻突然被 HR 取消錄用,讓她陷入無預警的職場危機!Alan 教她 3 步驟破解職場反悔困境:1. 確認法律責任,要求正式書面通知。2. 收集證據,爭取補償,避免白白吃虧。3. 迅速展開新求職計畫,找到更好的機會! 最後,她成功獲得補償,還找到薪資更高的新工作!🚀✨
Zoe 發現公司用 「補休」 當幌子,讓員工無償加班,補休卻常常請不到!Alan 教她 3 步驟破解加班陷阱:1. 測試補休是否真的可行,別被口頭承諾騙了!2. 用數據爭取合理對待,讓公司無法忽視。3. 如果剝削無法改善,就該考慮轉職! 最後,Zoe 確認補休是假的,果斷開始找新工作!🚀✨
Zoe 以為找到夢幻職缺「品牌行銷專員」,結果工作內容卻是訂便當、影印、訂 Uber!Alan 提醒她,這可能是 「偽裝職缺」、「職能錯配」或「試用期測試」,關鍵是 「有沒有學習價值?」 Zoe 用 「測試學習機會、直接詢問發展、設定期限」 三步驟,識破公司沒打算培養她,果斷離職!🚀✨
Zoe的主管Mark習慣在下班後傳訊息,讓她的生活變成24小時待命模式。Alan 建議她用 「延遲回覆」、「固定回應時間」、「緊急 vs. 非緊急分類」 三步驟來影響主管的習慣。最終,Mark 逐漸適應白天處理工作,Zoe 也成功找回自己的下班時間。設立界線,不是拒絕工作,而是讓工作在對的時間發生!
Zoe 接到了一個「不明確、沒資源、團隊沒反應」的專案,懷疑這只是個空砲彈計畫。Alan 建議她用 「MVP 測試」、「確認 KPI 」、「測試內部影響力」 三步驟,判斷專案是否值得投入,避免自己被「試水溫計畫」耗盡時間與精力。職場不是「接到任務就做」,而是「判斷什麼值得做」!🚀✨
升職後,Zoe 發現自己與團隊的距離變遠,甚至開始感受到「主管的孤獨感」。Alan 提供 「保持原有社交習慣」、「建立新的人際支持系統」、「學會管理信任」 三大策略,讓 Zoe 既能維持專業領導力,也能找回人際歸屬感。升職不是變得孤獨,而是學會如何在人際關係的高處建立新的連結!🚀✨
Zoe 拿到錄取通知,卻突然被 HR 取消錄用,讓她陷入無預警的職場危機!Alan 教她 3 步驟破解職場反悔困境:1. 確認法律責任,要求正式書面通知。2. 收集證據,爭取補償,避免白白吃虧。3. 迅速展開新求職計畫,找到更好的機會! 最後,她成功獲得補償,還找到薪資更高的新工作!🚀✨
Zoe 發現公司用 「補休」 當幌子,讓員工無償加班,補休卻常常請不到!Alan 教她 3 步驟破解加班陷阱:1. 測試補休是否真的可行,別被口頭承諾騙了!2. 用數據爭取合理對待,讓公司無法忽視。3. 如果剝削無法改善,就該考慮轉職! 最後,Zoe 確認補休是假的,果斷開始找新工作!🚀✨
Zoe 以為找到夢幻職缺「品牌行銷專員」,結果工作內容卻是訂便當、影印、訂 Uber!Alan 提醒她,這可能是 「偽裝職缺」、「職能錯配」或「試用期測試」,關鍵是 「有沒有學習價值?」 Zoe 用 「測試學習機會、直接詢問發展、設定期限」 三步驟,識破公司沒打算培養她,果斷離職!🚀✨
Zoe的主管Mark習慣在下班後傳訊息,讓她的生活變成24小時待命模式。Alan 建議她用 「延遲回覆」、「固定回應時間」、「緊急 vs. 非緊急分類」 三步驟來影響主管的習慣。最終,Mark 逐漸適應白天處理工作,Zoe 也成功找回自己的下班時間。設立界線,不是拒絕工作,而是讓工作在對的時間發生!
Zoe 接到了一個「不明確、沒資源、團隊沒反應」的專案,懷疑這只是個空砲彈計畫。Alan 建議她用 「MVP 測試」、「確認 KPI 」、「測試內部影響力」 三步驟,判斷專案是否值得投入,避免自己被「試水溫計畫」耗盡時間與精力。職場不是「接到任務就做」,而是「判斷什麼值得做」!🚀✨
升職後,Zoe 發現自己與團隊的距離變遠,甚至開始感受到「主管的孤獨感」。Alan 提供 「保持原有社交習慣」、「建立新的人際支持系統」、「學會管理信任」 三大策略,讓 Zoe 既能維持專業領導力,也能找回人際歸屬感。升職不是變得孤獨,而是學會如何在人際關係的高處建立新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起因: 我在某公司服務數年,平日常常打卡後繼續加班,假日常常要帶東西回家做,不曾領到加班費。 其實我離職也好一段時間了,近半年來衡量利弊得失以及法律諮詢後,我決定討這筆錢。 實務準備(for 勞資調解): 1.加班時間表:用EXCEL記錄每一天的實際下班時間,加班時間,要討的加班費,記住,是每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本文主要談論勞工請假規則與相關法律見解,包括勞工請假時的規定與意思表示傳達的認定。此外,文章也回應經理人雜誌,對於本議題中的見解似乎有誤,勞工是否完成請假程序,應該視公司有無制定請假程序,勞工有無跑完請假程序,而非雇主是否同意請假。
Thumbnail
個案 公司資遣工作未滿一年勞工,於113年3月5日依法預告,同年3月15日為離職日,謀職假應該是幾天呢? 有關謀職假相關規定,可參以下二個解釋令。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5年10月17日勞資 2字第 0950105136 號令》 核釋勞動基準法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勞工於接到前項預告後,為
加班能不能報? 能報加班費嗎? 還是只能報補休? 在遵循勞基法的大前提下,相信沒有幾家公司有膽明文規定說不行。但相信每家公司檯面下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潛規則。而我的公司裡不同的單位也都有著不一樣的私下約定,明示+暗示的要求同仁遵守著。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起因: 我在某公司服務數年,平日常常打卡後繼續加班,假日常常要帶東西回家做,不曾領到加班費。 其實我離職也好一段時間了,近半年來衡量利弊得失以及法律諮詢後,我決定討這筆錢。 實務準備(for 勞資調解): 1.加班時間表:用EXCEL記錄每一天的實際下班時間,加班時間,要討的加班費,記住,是每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EP20 精華重點: 1.員工權益與法規 正確認列工時、加班費、請假制度等符合勞基法規定 投保勞健保是基本義務而非福利 避免固定發放獎金或津貼,以免被視為薪資 留意例假日加班的條件限制 2.激勵員工及福利 分紅制度較配股更實在 現金獎勵比零食或聚餐更受年輕員工歡迎 活動設計需鼓勵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本文主要談論勞工請假規則與相關法律見解,包括勞工請假時的規定與意思表示傳達的認定。此外,文章也回應經理人雜誌,對於本議題中的見解似乎有誤,勞工是否完成請假程序,應該視公司有無制定請假程序,勞工有無跑完請假程序,而非雇主是否同意請假。
Thumbnail
個案 公司資遣工作未滿一年勞工,於113年3月5日依法預告,同年3月15日為離職日,謀職假應該是幾天呢? 有關謀職假相關規定,可參以下二個解釋令。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5年10月17日勞資 2字第 0950105136 號令》 核釋勞動基準法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勞工於接到前項預告後,為
加班能不能報? 能報加班費嗎? 還是只能報補休? 在遵循勞基法的大前提下,相信沒有幾家公司有膽明文規定說不行。但相信每家公司檯面下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潛規則。而我的公司裡不同的單位也都有著不一樣的私下約定,明示+暗示的要求同仁遵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