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粗糙的開始就是最好的開始!先去做,做出一堆狗屎,然後慢慢改』- 馬斯克
我們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
想做一件事,卻害怕做不好,於是反覆思考、規劃,最終卻遲遲無法開始。
這就是「完美主義陷阱」。過度追求完美,反而讓我們止步不前。

馬斯克曾說:
「如果事情重要到值得去做,即便機率不大,你也應該去嘗試。」
(If something is important enough, even if the odds are against you, you should still do it.)
這句話完美詮釋了「先做了再說」的重要性。
成功不是一次完美的執行,而是不斷修正、精進的結果。
當我們看見一個成功的人,往往只注意到他最終的成就,而忽略他最初的失敗。
例如,愛迪生發明燈泡時,嘗試了上千種材料才找到適合的鎢絲。
這些「錯誤」都是寶貴的經驗,沒有它們,燈泡無法誕生。
同樣地,不管是寫作、創業、學習新技能,都不可能一開始就完美。
拿最近的 AI 技術發展就是一個例子。
當 OpenAI 開發 ChatGPT 時,第一代產品並不完美,甚至有大量錯誤和漏洞。
但他們沒有停滯不前,而是不斷優化,最終讓 AI 變得更強大。
這證明了一個道理:你必須願意先做出一個不完美的版本,才能有改進的機會。
🌟你可以從這三個方法開始
1.接受「草稿階段」,不怕丟臉
許多人害怕「做不好」,所以遲遲不敢開始。然而,大多數的成功作品,都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
作家村上春樹說過:「我的第一稿通常很糟糕,但我不擔心,因為這只是個開始。」
比爾·蓋茲當年推出 Windows 1.0 時,被批評「像半成品」,但他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持續改進,最終讓微軟成為全球科技巨頭。
💪🏻行動建議:開始寫下你的想法,即使很粗糙,至少你已經踏出第一步。
2.把「錯誤」當成學習的一部分
網球冠軍小威廉絲曾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點出了成功的關鍵——透過失敗學習,才能進步。
例如,SpaceX 研發火箭時,前幾次測試都以爆炸告終。但馬斯克的團隊並沒有因為失敗而停滯,而是從每一次的錯誤中找到改進的方法,最終實現了可回收火箭技術,顛覆整個航太產業。
💪🏻行動建議:開始嘗試新事物時,記錄你的錯誤,並反思如何改進,讓每一次的「狗屎作品」變得更好。
3.設定小目標,逐步優化
很多人一開始就想達到完美,結果反而不敢動手。不如像打造一座房子一樣,先打好地基,再慢慢蓋出細節。
以 YouTube 創作者為例,許多知名的 YouTuber 早期的影片畫質低、內容粗糙,但他們沒有因此停下來,而是不斷改進,最終累積了大量粉絲。
💪🏻行動建議:設定一個小目標,例如「每天寫100字」或「每週錄製一段影片」,讓自己有進步的空間,而不是一次就想達到完美。
🎵推一首有感覺的歌🎵
《The Middle》 - Zedd, Grey & Maren Morris
「Why don’t you just meet me in the middle?」
為何我們不能各退一步,彼此妥協呢?
『不管做任何事,都不必等到完美才開始,現在就開始行動』
完美主義讓很多人停滯不前,真正成功的人都知道,先開始,然後再慢慢優化,才是達成目標的關鍵。
如果你還在猶豫,不妨記住馬斯克的那句話:「如果事情重要到值得去做,即便機率不大,你也應該去嘗試。」今天就動手吧,即使一開始做出的是「狗屎作品」,那也比什麼都不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