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溝通的 PACT 陷阱:你以為在溝通,其實只是在偷渡期待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你以為自己在「溝通」,其實只是「暗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你在會議上拋出一句:「這件事應該不用我提醒吧?」但結果,該做的還是沒做,該改的還是沒改。

你明明覺得同事應該「主動點」,可對方卻像沒聽見一樣,照舊執行他的計畫。 你付出了很多,卻沒換來對應的感謝或回報,心裡開始浮現:「他怎麼一點都不懂我的心?」

這時,你的內心戲可能是:「難道還要我明講嗎?」

但現實往往是:「對,真的要明講。」


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對方不願意,而是他根本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你以為自己在溝通,但其實只是偷偷「偷渡期待」,希望對方「自動領會」,結果卻是彼此都累,還誤會連連。

raw-image


這種「隱形期待」的溝通誤區,我們稱之為 PACT 陷阱,也就是四種偷渡式的期待模式:

P – 投射式期待(Projection)

A – 討好式期待(Appeasement)

C – 控制式期待(Control)

T – 交易式期待(Transaction)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期待是怎麼潛入我們的日常溝通,而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它們帶來的職場困擾。


1️⃣ P – 投射式期待(Projection)|「如果是我,就會這樣做」


🔎 典型場景:

主管交代了一個新專案,阿杰心想:「如果是我當主管,應該會先跟大家討論細節再決定流程。」但他什麼都沒說,只是在會後悶悶不樂,覺得主管做事不夠民主。

幾天後,當主管要求修改內容時,他忍不住抱怨:「怎麼不早說?」

主管愣了一下:「這些點,當初會議上可以討論啊,你怎麼沒說?」

🔹 什麼是投射式期待?

投射式期待就是「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然後假設對方也應該這樣做。但事實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經驗背景不同,你的「理所當然」,在別人眼裡可能根本不存在。


✅ 如何避免?

  • 不要假設,直接確認。
    • 例如:「這部分你有什麼想法?」而不是默默期待別人會照你的標準來做。
  • 當有不同看法時,直接表達。
    • 「我覺得可以這樣處理,你怎麼看?」這樣比事後抱怨更有效。

2️⃣ A – 討好式期待(Appeasement)|「我都為你付出了,為什麼你不回應?」


🔎 典型場景:

小莉每次開會都很積極幫忙整理會議記錄,幫同事補充發言,甚至連主管的 PPT 都默默修好。她以為:「這樣大家應該會更尊重我的意見吧?」

結果,她提出建議時,卻發現同事們並沒有特別重視她的意見。她開始感到不平衡:「我做了這麼多,為什麼他們還是不重視我?」

🔹 什麼是討好式期待?

討好式期待就是「我先對你好,你應該也要對我好」。但問題是,對方可能根本沒意識到你在「討好」,更不知道你在期待回報。


✅ 如何避免?

  • 你的付出,應該基於自己的意願,而不是交換條件。
    • 你幫忙,是因為你願意,而不是希望對方「看見」你的努力。
  • 當你期待某種回應時,直接說出來,而不是等對方「領悟」。
    • 「我希望下次我的意見能被更多考慮,這對我很重要。」

3️⃣ C – 控制式期待(Control)|「這件事就該這樣做,怎麼還有人不懂?」


🔎 典型場景:

阿明負責一個新專案,他已經規劃好所有流程,想讓團隊按部就班執行。但沒想到,同事小美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做法,他頓時覺得不耐煩:「照我這樣做就對了,為什麼還要改?」

當小美解釋時,阿明不斷打斷:「我已經想過了,這樣比較快。」最後,團隊照他的方式做了,但氣氛變得有點僵硬。

🔹 什麼是控制式期待?

控制式期待就是「你應該照我的方式做,這才是對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過度控制只會讓對方產生反抗,甚至降低配合度。


✅ 如何避免?

  • 從「應該」改成「我們來討論看看」。
    • 「我們可以試試不同的方法,看看哪種更有效?」
  • 放下絕對對錯,給對方空間。
    • 「你的做法有沒有什麼優勢?我們可以比較看看。」

4️⃣ T – 交易式期待(Transaction)|「我幫你這麼多,該輪到你幫我了吧?」


🔎 典型場景:

阿威在團隊裡總是主動承擔額外的工作,幫同事分擔任務,覺得這樣以後別人也會回報他。

結果,當他某天請同事幫忙時,對方卻說:「這部分應該是你負責的吧?」

阿威氣得不行:「我幫過這麼多人,現在換我需要幫助,怎麼沒人願意?」

🔹 什麼是交易式期待?

交易式期待就是「我做了 A,你就該給我 B」,但人際關係不是精確的等價交換。當對方沒有照你想像的方式回應時,你就容易感到失望。


✅ 如何避免?

  • 付出前先想清楚:這是自己願意的,還是想換回報?
  • 當你需要幫助時,直接開口,而不是期待別人「自動」回應。
    • 「這次我希望你能幫忙這部分,這對我很重要。」

結語|透明溝通,別讓「偷渡期待」破壞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溝通,而是用錯了方式——我們說話,但沒有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與其希望對方「應該懂」,不如直接表達:「這是我的期待,你怎麼看?」透明的溝通,才能讓彼此真正理解,而不是在誤解與失望中不斷受傷。

下次,當你發現自己有期待時,問問自己:「我有明確說出來嗎?」 「對方真的有義務滿足這個期待嗎?」 當期待變透明,溝通才會真正順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0會員
346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於交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及要求。當你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多少會投以期待。但也許你並不是對方最想要的選擇。 我們都有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也有拒絕的權利。收到別人的拒絕時,要明白對方拒絕的是這個選項,而不是你這個人。 不用因為對方的選擇而否定自己、而你因此升起的難過、情緒,都只是因為沒
Thumbnail
對於交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及要求。當你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多少會投以期待。但也許你並不是對方最想要的選擇。 我們都有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也有拒絕的權利。收到別人的拒絕時,要明白對方拒絕的是這個選項,而不是你這個人。 不用因為對方的選擇而否定自己、而你因此升起的難過、情緒,都只是因為沒
Thumbnail
溝通當中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對方】和【被理解】。本文討論了在愛情關係中,不同遊戲規則可能導致誤解和衝突的原因,並探討了生活經驗不同、語境和內心狀態差異對溝通理解的影響。通過對語言遊戲的分析,提供了一些解決溝通誤解的思路。
Thumbnail
溝通當中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對方】和【被理解】。本文討論了在愛情關係中,不同遊戲規則可能導致誤解和衝突的原因,並探討了生活經驗不同、語境和內心狀態差異對溝通理解的影響。通過對語言遊戲的分析,提供了一些解決溝通誤解的思路。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溝通在兩性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但許多人卻未必能夠有效地溝通。本文闡述了溝通中常見的錯誤,並提出瞭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溝通在兩性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但許多人卻未必能夠有效地溝通。本文闡述了溝通中常見的錯誤,並提出瞭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