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EAD讓你誤以為在負責,卻只是在內耗

SPREAD讓你誤以為在負責,卻只是在內耗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引言:你有在負責,還是在內耗?


「這麼多事情我都得做,我真的沒有時間!」

你那天又一次在忙碌的工作中掙扎,手邊的任務堆積如山。坐在辦公桌前,面對一堆未完成的工作,心裡卻充滿了焦慮和無力感。即使你知道還有很多事情沒處理,還是選擇了把那些一直在腦袋裡徘徊的「小細節」先做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正在負責任,正在解決問題,對吧?

可是,你真的在做「該做的事情」嗎,還是只是讓自己忙得無法停下來,反而逃避了真正該面對的挑戰呢?


你是不是也經常陷入一種狀態:心裡知道自己應該做某些更重要的事,但卻不自覺地被那些「不夠重要卻讓人安心的小事」拉走了注意力?這其實正是職場中SPREAD的陷阱,它讓你誤以為自己一直在「負責」,卻不知不覺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最終只留下焦慮與未完成的目標。

raw-image

S – Self-doubt(自我懷疑):我真的能做到嗎?


「如果我不馬上處理這些小問題,會不會錯過重要的細節?這會不會讓整個計劃失敗?」你低頭看著那堆文件,心中一陣不安。

這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當你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時,你會不自覺地選擇處理眼前的瑣事,避免面對更具挑戰性、可能讓自己顯得無能的問題。

自我懷疑讓我們習慣「處理小事」而非面對挑戰

自我懷疑讓我們不敢輕易踏出舒適區,反而埋頭在不重要的任務中。你會認為這樣是「負責任」,但實際上,這只是在用時間和精力逃避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你忙於處理這些小細節,最終卻錯過了那些能夠真正推進工作的關鍵決策。


P – Perfectionism(完美主義):一定要做到最好


「這份報告還不夠完美,應該再檢查一遍。」你對著電腦螢幕微微皺眉,不斷地調整數據,推敲每一個細節。

完美主義讓我們過度關注細節,不願意放手。你可能在想:這是「負責」,但事實上,這是一種無止境的自我要求,讓你反覆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耗費時間,卻忽略了那些真正應該關注的部分。

完美主義讓你陷入無窮無盡的細節中

你覺得自己正在負責,正在確保每一件事都無可挑剔,但最終你卻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實際推進任何重要的目標。你也許會告訴自己:「這樣做是為了確保一切都順利」,但這只會讓你陷入一個無休止的循環,沒有實際成果。


R – Regret(過去執念):如果當初...


「要是我早些做這些事,現在就不會這麼忙了。」你不斷地在心裡回顧過去的決策,覺得如果當初做得更好,現在就不會面臨這麼多的麻煩。

你對過去的選擇感到後悔,這讓你現在更加焦慮和不安。你的時間被這些過去的執念占據,無法全心投入當下的工作。

執著於過去的錯誤,讓你無法專注當下

你反覆回顧過去,無意識地浪費時間和精力,卻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你以為自己在負責,透過這些無意義的後悔來尋求控制,但實際上,你只是在原地打轉,錯過了當下最需要你做的事。


E – Evaluation(他人評價):別人會怎麼看我?


「這樣做,會不會讓同事覺得我不夠專業?」你不自覺地想著別人的眼光,擔心自己的行為會被評價或批評。

你習慣性地將自己與他人比較,這讓你無法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先任務。你會覺得如果先處理那些讓他人看了會覺得「負責」的小事,會顯得更專業、值得信任。

他人評價讓你失去自我主導

你可能會告訴自己:「我這樣做是為了團隊」,但其實,你是在迎合別人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的工作目標。這樣不斷迎合他人,只會讓你在忙碌中迷失自己,錯過了真正的價值所在。


A – Anxiety(未來焦慮):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萬一這項計劃失敗,我該怎麼辦?」你不斷地擔心未來的結果,這種焦慮讓你無法專心投入到手頭的工作。

你覺得自己在「負責」準備好所有可能的情況,但事實上,你正因為過度擔憂未來而陷入拖延,無法做出果斷的決策。

焦慮讓你無法集中精力

你將精力耗費在無數可能的負面結果上,卻無法專注於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焦慮讓你錯過了當下應該處理的任務,最終只留下更多的未完成工作和更大的焦慮。


D – Distraction(分心雜念):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這些小事我得先處理,然後再做正事。」你一邊忙著回應郵件、一邊處理雜務,心裡告訴自己「這樣比較能專心」。

分心的想法不斷湧現,讓你無法全心投入真正重要的任務,反而讓你花更多時間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最終浪費了大量時間卻沒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分心讓你無法真正集中精力

每一次的分心,都是對自我效率的侵蝕。你可能會自欺欺人地覺得「我在做事」,但實際上,這些分心讓你無法集中精力完成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最終拖延了真正該做的事。


結語:擺脫SPREAD,回歸真正的負責


當你發現自己陷入SPREAD的陷阱時,試著提醒自己:

1️⃣ 現在最需要我解決的是什麼?

2️⃣ 我能如何集中精力,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3️⃣ 如何將焦慮轉化為行動,實現真正的進步?


學會識別這些干擾性思考,讓自己回到專注、行動與成長的正軌。

你會發現,真正的「負責」來自專注於當下,並勇敢面對挑戰,而不是一味的逃避與內耗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77會員
33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