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亮點,我們常有的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覺得自己的亮點是什麼?」

這問句常常出現在職涯諮詢、履歷撰寫,或面試準備的過程中。看似簡單,往往卻讓不少人陷入沈默。

即使試著開口,多數人也會下意識回到幾個熟悉的回答模式:說自己曾做過哪些專案、達成哪些成果。這樣的描述雖然沒有錯,卻常常讓人感到不夠具體、說服力不足,甚至連自己也未必真心相信那是自己的「亮點」。


成果 = 亮點?我們不小心落入的迷思

在職涯諮詢中,我觀察到無論是職場新鮮人,還是已有多年經驗的工作者,都可能落入類似的迷思。

被問到「有什麼亮點」、「最值得一提的成就」時,會習慣把重點擺在「做了什麼」和「達成了什麼」,但很少著墨在「怎麼做」以及「為什麼能做到」。

於是,誰的成果看起來大、成效顯眼,好像就比較有說服力。

但我們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把成果說出來,而是回到過程,理解自己在那些情境裡,是如何思考、採取哪些行動,又運用了哪些能力,才能夠完成那樣的任務

這樣不只為了能更清晰具體地描述,更是為了幫助我們從過往經驗中,看見那些能被複製、被延伸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才是我們真正可以遷移、帶著走的資產。


看不見或看錯了?亮點模糊的兩種常見現象

在與不同背景的工作者進行諮詢時,我發現有些人不是看不見亮點,而是低估了自己的貢獻。

這常發生在對自我要求高、或經歷過挫折的人身上。常見說法是:「那不是我特別厲害,而是主管、團隊願意協助」、「我只是幸運遇到一個願意給我機會的公司、團隊」。話語背後隱藏的是對自我能力的不信任,甚至擔心自己會顯得太過驕傲。

另一個極端則是過度包裝。在描述成果時,可能只參與了部分環節,卻說得像是全權主導。

有時這不全然出於惡意,而是對於自己在整體任務中的角色認知不清楚,或是對「該怎麼說才有說服力」有所誤解。

雖然在短期內可能讓表現看起來更亮眼,但也可能在深入提問時讓自己說法經不起檢視。

無論是低估或高估,其實都源自同個問題:我們沒有真正釐清自己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夠熟悉如何描述自己在其中的行動與貢獻。

一旦缺乏這層認識,我們要麼不敢說、要麼說得不夠準確,亮點自然顯得模糊。


亮點不是一句漂亮話,而是能力可遷移的證據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探索自己的亮點。

不需要急著找出那句漂亮、包裝過後的說法,而是回到某些具體的經驗,像是:讓我們感到成就感的事件、做起來特別投入的任務、曾經有人稱讚我們的時刻。

在這些經驗裡,我們可以試著從中拆解以下:

  • 當時的情境是什麼?
  • 我做了哪些具體的行動?
  • 我運用了哪些能力或特質?


舉例來說,有個案在履歷寫道:「組織內的制度與規則落實,定期舉行會議」。乍看之下是一般的工作內容,深入釐清後卻發現,實際上,這是發生在組織大幅人事異動、制度幾近中斷的混亂時期。

當時他主動承接不是自己職責的任務,沒有交接、沒人教學,獨自靠著零散資料與外部資源,在短時間內釐清流程、辨識任務的優先順序,讓制度得以穩定延續,也避免了潛在的風險。

這段經驗凸顯的不是制度維持,而是在模糊與不確定中仍能穩定行動的能力,例如:資源判讀、流程建構與主動承擔。這些才是能跨場景發揮的亮點核心。


總結

亮點並不只是那句「我很會解決問題」、「我有領導力」的自我總結,也不是拿來說服他人的標語。

它是個過程,是我們對自己如何完成任務、如何創造價值的回顧與理解。

與其苦思一句「我有什麼亮點」,或許我們可以從幾個具體的經驗開始,回頭看看自己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不是要包裝出一個吸引人的說法,而是去看見我們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

真正要尋找的,從來都不是會被肯定的話語,而是那份能在不同情境中持續發揮的自己。


最後最後,歡迎有遇到求職/轉職/在職挑戰的你,透過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對話,讓我們共同探索下一步。

avatar-img
13會員
88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瑪的職涯筆記 的其他內容
昨天是自媒體創作滿一年,覺得是時候來記錄這段時間的累積與想法。
隨著個案數量的累積與諮詢時數提升,我開始接觸到年齡層更廣的個案(像是年紀比自己長一輪),議題的複雜性也逐漸增加。 早期多半是履歷健檢、模擬面試,逐漸拓展到職場人際互動、轉職評估、能力盤點,甚至是多議題交織的情況。 於是昨天進行了首次的自費督導,針對這幾個月的諮詢過程與發現進行深入討論。
在回顧先前諮詢時,發現「內在批評」是個案們最常遇到的阻礙之一,包含我,也曾為此動彈不得。 它會在各種時刻衝出來,霸佔大腦主控台,大聲放送著:「我覺得我很糟」、「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我不夠好」、「我還沒準備好」、「別人都做到了,我還在這裡」等等。
今年二月初,我的一對一諮詢時數累積達到一百小時。 原以為達到這個里程碑,會讓我充滿喜悅,沒想到心中更多的是平靜與反思。
上週末參與了一場一日履歷面試工作坊,和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職場新鮮人,一起討論了如何優化履歷與面試,體驗到「準備」,與「真的準備好」的差異(也感謝 104 Giver 與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和合作)。
過去半年,我遇到不少轉職者,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與期望落差,甚至質疑決定是否正確。 而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轉職者其實沿用了傳統求職的思維,而忽略了轉職的特殊性,導致預期與實際情況出現落差,進而感到挫折與懷疑。
昨天是自媒體創作滿一年,覺得是時候來記錄這段時間的累積與想法。
隨著個案數量的累積與諮詢時數提升,我開始接觸到年齡層更廣的個案(像是年紀比自己長一輪),議題的複雜性也逐漸增加。 早期多半是履歷健檢、模擬面試,逐漸拓展到職場人際互動、轉職評估、能力盤點,甚至是多議題交織的情況。 於是昨天進行了首次的自費督導,針對這幾個月的諮詢過程與發現進行深入討論。
在回顧先前諮詢時,發現「內在批評」是個案們最常遇到的阻礙之一,包含我,也曾為此動彈不得。 它會在各種時刻衝出來,霸佔大腦主控台,大聲放送著:「我覺得我很糟」、「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我不夠好」、「我還沒準備好」、「別人都做到了,我還在這裡」等等。
今年二月初,我的一對一諮詢時數累積達到一百小時。 原以為達到這個里程碑,會讓我充滿喜悅,沒想到心中更多的是平靜與反思。
上週末參與了一場一日履歷面試工作坊,和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職場新鮮人,一起討論了如何優化履歷與面試,體驗到「準備」,與「真的準備好」的差異(也感謝 104 Giver 與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和合作)。
過去半年,我遇到不少轉職者,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與期望落差,甚至質疑決定是否正確。 而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轉職者其實沿用了傳統求職的思維,而忽略了轉職的特殊性,導致預期與實際情況出現落差,進而感到挫折與懷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自傳的撰寫技巧,在文章中簡述了寫自傳的方法,從求職條件地思索開始,引導你書寫自傳、工作經歷與附件要附什麼。準備好文書資料之後,拿到面試的敲門磚,面試問答的準備,我相信許多人都會很茫然,本篇文章會給你一些面試問答,該怎麼應對的方式與破解面試官問你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讓你能夠從容的面對面試!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面試中,被問到優缺點是常見的問題之一。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想了解求職者的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點。這篇文章提供了回答優缺點問題的技巧,建議求職者應該先回答優點,再帶出缺點和改進方法。這樣的回答方式,可以讓面試官看到求職者的優點、自知之明、解決問題能力和成長潛力,也能留下好印象。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為自己的職涯,寫下有別於成功版本的失敗履歷,已經算是相對普及的概念,在面試的場合,被問到如何度過或看待失敗的機率,也接近50%。 只是,我很少聽到「真實」且「深刻」的答案,大部分的回答,讓我聯想起另外一個經典範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求職過程中,適時瞭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偏好、特質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優先於撰寫履歷和求職信。文章還提到了通過自我覺查、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標和付出,進一步應用在求職過程中。這些內容對想要找工作和已經在找工作的讀者都有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自傳的撰寫技巧,在文章中簡述了寫自傳的方法,從求職條件地思索開始,引導你書寫自傳、工作經歷與附件要附什麼。準備好文書資料之後,拿到面試的敲門磚,面試問答的準備,我相信許多人都會很茫然,本篇文章會給你一些面試問答,該怎麼應對的方式與破解面試官問你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讓你能夠從容的面對面試!
Thumbnail
老闆們不可能忘記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老闆,還宣導人要時刻很努力的吧。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Thumbnail
面試中,被問到優缺點是常見的問題之一。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想了解求職者的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點。這篇文章提供了回答優缺點問題的技巧,建議求職者應該先回答優點,再帶出缺點和改進方法。這樣的回答方式,可以讓面試官看到求職者的優點、自知之明、解決問題能力和成長潛力,也能留下好印象。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分享了職涯建議,提到在面試最後,千萬不要回答「沒有問題」。 可以問「公司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擁有什麼工作經歷和特質?」這樣的問題。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可以判斷自己的錄取可能性,了解工作實際情況、可以根據面試官的回答,再次強調自己的合適經歷和特質、如果面試官答不出來,可能表示他們也不太清楚這個職位。
Thumbnail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為自己的職涯,寫下有別於成功版本的失敗履歷,已經算是相對普及的概念,在面試的場合,被問到如何度過或看待失敗的機率,也接近50%。 只是,我很少聽到「真實」且「深刻」的答案,大部分的回答,讓我聯想起另外一個經典範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求職過程中,適時瞭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偏好、特質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優先於撰寫履歷和求職信。文章還提到了通過自我覺查、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標和付出,進一步應用在求職過程中。這些內容對想要找工作和已經在找工作的讀者都有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