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正向教養策略與範例
1. 以尊重取代懲罰
當孩子犯錯時,與其罵他「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不如讓他學習如何修正錯誤。
✅ 範例:孩子打翻牛奶
❌ 負面回應:「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下次不准再這樣了!」
✅ 正向回應:「沒關係,人人都會不小心。我們來一起擦乾淨,下次喝牛奶時可以更小心。」
✅ 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負責,而不是害怕犯錯。
2. 先理解情緒,再引導行為
孩子的行為往往來自於他們的情緒,當我們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會更願意聆聽我們的指導。
✅ 範例:孩子因為輸掉比賽而生氣
❌ 負面回應:「別生氣了,不就輸個比賽嗎?這麼愛計較幹嘛?」
✅ 正向回應:「我知道你很想贏,輸了感覺很難過對吧?你願意跟我聊聊嗎?我們可以看看怎麼提升技巧。」
✅ 這樣的回應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並學習如何調適情緒。
3. 設立明確界線,讓孩子知道底線
正向教養並不是沒有規範,而是用清楚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可以、哪些不行。
✅ 範例:孩子賴床不肯起床
❌ 負面回應:「你再不起來,我就把你的玩具全沒收!」
✅ 正向回應:「現在是起床時間,你可以自己起來,或者要我來幫你?如果你自己起來,還有時間吃早餐。」
✅ 這樣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規範,同時擁有選擇權,提升自律。
4. 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
當孩子犯錯或遇到困難時,讓他們參與討論解決辦法,而不是直接命令。
✅ 範例:孩子忘記帶作業
❌ 負面回應:「你怎麼這麼不記得帶作業?下次再這樣就完蛋了!」
✅ 正向回應:「你今天忘記帶作業了,那我們一起想想看,下次怎麼做才能記住?」
✅ 這樣能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而不是只靠父母提醒。
5. 讚美努力,而非結果
與其只讚美「好聰明」、「好棒」,更重要的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與過程,這能建立內在動機,讓孩子持續學習與進步。
✅ 範例:孩子畫了一幅畫
❌ 負面回應:「哇,你好厲害!」(單純讚美結果)
✅ 正向回應:「這幅畫的顏色搭配很棒,你花了很多時間完成,感覺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 這樣讓孩子更專注在學習與成長,而不是只追求外在肯定。
總結:正向教養,讓孩子內外兼具成長
正向教養的核心:
✔ 尊重孩子的感受,但同時設立明確的界線
✔ 幫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而非只是責罵
✔ 專注在努力與過程,而不是只讚美結果
當我們願意用愛與耐心陪伴孩子,他們不只會變得更聽話,更會成為一個自律、負責、懂得關懷別人的人。這才是教養真正的目標!
💡 你在親子互動中有過哪些成功的正向教養經驗呢?歡迎留言分享!
#正向教養 #親子關係 #情緒教育 #孩子的內在力量 #陪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