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小人物日記EP103
哈囉~歡迎收聽小人物日記,我是小歐Austin,大家最近過得好嗎?開頭先祝福大家聖誕節快樂啦,整個12月嚴格來說都算是在過聖誕節,我自己也是參加了一些朋友的聚會,有的有交換禮物,有的就是吃個飯聚一下,其他時間依舊是馬不停蹄地在工作,上禮拜比較特別的是去國家考場考資安的一個測驗、上了半天戲劇治療的課程以及到西松高中去做職涯探索的演講,其他時間就是在準備搬家,還有搞依些搬家的文件,因為要拿去申請租屋補助。
我覺得每次忙碌的時候那個體感都會加速,而且感受也會變化很快,比如說我其實從11月逐漸開始忙碌以後,就一直覺得有無形的壓力,同時有多個案子在run,又要維持一些日常任務,因為他們也都非常重要,所以算是半用意志力在支持自己,不過過程就經歷一些情緒起伏的低潮,身體也不小心感冒了,算是把壓力都反映在身心上,然後就帶著這樣的感受一直前進,結果這兩周一次完成了幾個大事件,找新的租屋處、簽約、轉租、打包、搬家、考試、上課、演講、聚會,就在腦袋根本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的時候,這些事情就結束了,雖然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客觀來說確實已經少掉一大部分,是可以讓自己稍微慢下來休息了,不過我卻覺得自己還是處於稍微緊繃的狀態。
後來回想一下,可能是因為自己對上周的蠻多表現都不太滿意,甚至內心會覺得上週是搞砸的一周,我一次搞砸的事情還蠻多的,從星期一開始不小心做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當天損失了一小筆錢,收盤以後復盤,發現這個行為單純只是因為心態焦慮導致,完全不需要這麼做,他跟我的投資計畫也完全無關,只是因為一時貪心,讓自己吃了個大虧,而且這樣的錯誤過去也有犯過,但每次這種時刻就會影響判准,內心都會覺得這應該是個不錯的賺錢機會,但事實上他跟我一直以來的操作習慣不同,即便我看到這樣的機會,也不一定是對的。
第二就是考試,考試的話也蠻可惜的,這個應該算是過度自信,先講結論,就是我去參加一個資安測驗,及格標準是70分,那我則是剛好60分,算起來就是差了大概5題左右,但成績只是一個結果,主要是這次的準備計畫沒有如期進行,因為我去年的經驗是我大概需要10-15天左右的準備期間,每次大概毒個30-45分鐘,再配合看一些相關的題目來做參考,應該就能夠及格,於是這次也照這樣規劃,沒想到今年自己特忙,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處理工作跟其他緊急的事,導致準備不足,那這點也讓自己蠻嘔的,因為我大概只讀了3分之1左右的量,可是過程都透過CHATGPT來協助自己,我自己蠻喜歡這個準備方法的,畢竟我算是資安的門外漢,但用這種方式自己好像真的能懂一些,只是說最後是差在時間安排的問題,在準備的時候過度自信,認為自己可以在這樣的時間準備好,沒有去思考到說中途如果有些插曲,會不會影響到任務執行,也就是說,缺乏餘韻。
第三件事情也跟時間管理有一點點關係,就是禮拜五去到西松高中做演講,這次的主題我很喜歡,但我個人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好這場講座,主要一個原因我認為就是練習的時間不夠多,所以在演講的過程有些地方是我有準備的,可是沒有照原先規劃的去講,那同時也因為準備不足,所以節奏就會比較亂,也容易專注在那些沒做好的當下,忽略掉現場的氛圍,相比先前去康橋那場,我覺得自己處理比較好的是讓整體的流動是凝聚的,雖然這是一個蠻細微的感受,但或多或少還是能感覺到,不過如果以客觀標準,也就是學生的反應狀況來說,可能還算是不錯,因為還是有幾雙眼神很認真地全程看著我,活動的時候大家也都是很認真地在寫,那如果說除了時間之外的,我覺得內容上也可以稍微微調,架構方式跟主題我自己都蠻喜歡的,他雖然廣,但如果講的好我覺得是一個蠻好的機會,我的架構方式一樣是以3個故事來分別帶一個概念,然後總結之後帶一個小活動,最後再為今天下一個結語。但內容上,也就是3個故事的營造、起承轉合還有差異性我覺得也是這次我認為沒做好的一大關鍵。內心當然是覺得很可惜啦,因為我心中本來是抱有期待,覺得自己講完應該心情會蠻好的,但中間一度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是透過放慢腳步的方式才把整體拉回來,所以結尾應該算是收的還可以,只是內容不免俗有點陳腔濫調。
不過以客觀視角來說,這次主題的選擇確實也稍有風險,我這次有帶阿貞一起去,事後就有跟他討論,如果說要以國中生可以理解,並且深刻收穫的話,可能要更著重的是在於互動上,但這個是我當初設定的時候沒有想到的,比較著重在於單向的輸出,可是這也是我當時猶豫的一個點,我在準備的開始,就有先想說自己這類型的演講,其實更希望的是偏向ted式的演講,就是以故事的方式來輸出,而這麼做確實互動性會比較低一點點,也很吃觀眾的專注力,但我仍然選擇這種方式的理由是,我有個框架是會認為說太講究互動的演講,一來內容可能會很少,二來可能會擔心有點譁眾取寵,就是重心放到不同地方。還有一個蠻好笑又蠻自戀的部分是我個人的追求啦,我其實蠻想挑戰看看這種演講方式的,因為過往我做一些法律宣導的講座,確實都是著重在互動,但因為自我探索這種主題,我自己覺得如果學生可以聽到更多,而且只要有一兩個可以吸收到,就超值得了。所以回過頭來看,他真的是一個選擇,不過我還是會繼續微調,看能不能抓到中間值,讓收穫的人更多,又能保持一定的深度。
我記得當天結束我馬上跟阿貞說我覺得今天講的爛透了,然後看他當下沒有特別的反應,我就知道客觀來說可能真的表現不是很好,所以後來也真的讓自己沉靜了一段時間,最後還是覺得像這樣的主題還是會繼續講下去,只是會試著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然後在自我追求跟精準吸收的中間抓一個平衡。像這次的主題我覺得難點在於,他是一個聽起來很正確的道理,你幾乎可以用一言以蔽之,就是鼓勵學生勇敢去嘗試,但實際上我更想補充的是,在勇敢嘗試的路上,你可能會遇到哪些阻礙,而這些阻礙我遇過之後是怎麼處理的,然後你待在什麼都不知道要幹嘛的階段,要怎麼保持動力去探索,這些事情聽起來他就超級陳腔濫調,很像JUST DO IT那種廣告詞,但實際上因為現在所有的東西都講求速成,讓這些過程看起來一文不值,可是如果你是一個確實的執行者,就會清楚說,其實這樣的過程要持續下去有多麼不容易,要抱著懷疑前進有多難,他最後也許都會回歸到1.2句簡單的名言裡,但真正的意涵可能要花上你好幾年的時間才有辦法真正領悟。雖然這樣講有點自戀,也可能會給人優越的感覺,但我確實蠻常跟阿貞分享說,我有時候都會覺得曲高和寡,尤其是當我看到別人在抱怨或者是羨慕的時候,都會去檢視一下對方究竟做了多少事,他有過什麼行動。又或者是說做節目的這兩年多,不乏會遇上許多也想嘗試做節目的朋友,但要不就是因為擔心太多而不開始,就是開始之後太快去否定自己,想著要怎麼修正才能趕快看到成果,但我都覺得這很可惜,因為其實這全部都是過程的一部分而已,不管是擔心還是焦慮甚至是厭倦,這全都是做一件事情會有的反應,然後這個感受永遠都會有,所以我常常覺得執行目標最珍貴的就是處理這些情緒的過程,因為你要找到方法讓自己可以繼續堅持,然後只有當你堅持重複一件你覺得是對的事情,才會出現一個好的結果來回應你,即便時間不一定,但都還是要確實地去做,因為你沒有辦法騙過自己。
其實這週真的是搞砸蠻多事情的,然後也真的都有不好的感受,但情緒過了之後,再回頭來復盤,即便真的還是有點嘔氣,但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一決不振,真的是當一個經驗,然後讓自己去越挫越勇,就像剛剛說的,如果把人生漫長的旅程一次拉開來看的話,這樣的事件就也只是一個小點,完全不阻礙我繼續前行,但如果因為這次的經驗可以幫助我下次做得更好,那這次的搞砸,就會很值得。
好啦,以上就是這一集的小人物日記,統整一下最近幾個事件的心得,除了祝福大家聖誕節快樂,也先預祝各位新年快樂啦,明信片應該也會在這幾天陸續寄出,再次感謝願意收明信片的朋友,雖然那個字真的是蠻醜的,但我覺得可以因為節目跟別人有個交流,這個才是真的讓我開心的事。OK,那我們就下集見囉,掰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