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參加過的職場無效會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一直很討厭參與軍中的各種會議

組織結構過於肥大,無論是垂直或平行單位,只要開會就是一大群人參加,結果效率低落、收斂不清

但職場上無可避免的就是會議,無論是小組會議、專案會議或主管會議

而你總會意識到自己不知為何參加會議,甚至懷疑主席是否知道這場會議的目的

我總結無效會議的三種常見類型:

  1. 主席一把抓 主席講自己想講的,逐漸離題,時間到時又急拉回主軸,導致結論不明。
  2. 主席趕場 主席匆忙離席並由承辦人主導,此時若承辦人缺乏經驗或權限,會議無法有效收斂。
  3. 發散型與回憶型發言 與會人員發散、談往事,直接偏離主軸,耗時無效。

會議類型區分:

常見例行性會議:

  1. 水電檢討、工程管制、訓練安全、風險管理等
  2. 非例行性會議:某單位出現工安意外、長官接到命令要完成任務等

例行性會議通常實施已久,大概都有既定的開會流程以及要討論的議題,基本上都可以在議程內走完

非例行性的議題可討論空間廣泛,在聚焦問題前又會遇到各單位做法不一,或是長官意志等,一不小心就直接佔用半天的時間

那要怎麼做才能有效開會?

思維轉換:開會前要先回答兩個問題

開會的宗旨是什麼?

預期得到的結果為何?

在這我可以給出一個簡化公式

目的 = 問題定義 × 預期產出

  • 問題定義:這場會議要解決什麼事?
  • 預期產出:會後應該拿到什麼結果?

範例:

會議名稱:訓練安全會議

  • 問題定義:近期艦艇維修工作出現多起事故,有安全隱憂
  • 預期產出:3 項改善措施+責任單位確認
目的 = 安全問題釐清 × 改進方案產出

這樣的公式看起來簡單,卻足以擋掉八成以上的廢話與不必要的繞圈。

因為當你開始問:「這場會議要解決什麼事?」其實就是在迫使主席、承辦人或與會者思考一件事:我們現在到底卡在哪裡?

有時候開會的本質,根本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因為「以往都這樣做」。但如果只是例行流程的重複,根本不需要集體浪費彼此時間,更不該動輒召集十幾個人一起坐著聽。

而「預期產出」這件事,則是讓所有人有一個共同的終點。至少該知道開完會之後,是不是要有一份報告、三個方案、一個時間表,還是只是口頭共識?


如果答案都沒有,那麼整場會議,其實只是資訊交換,甚至只是情緒抒發。



我自己後來在帶下屬開會時會這樣做:

  1. 在討論開始前,我會先說明這次遇到的問題
  2. 闡明我預計得到的成果或要收到的資料
  3. 前兩點都明白後,就可以進行會議

不是每一場會議都能完美收斂。但至少在這樣的整理邏輯下,你能比較清楚分辨出「哪些會議值得花時間參與」、「哪些只是形式性存在」

而如果你是承辦人,這種邏輯甚至可以幫你保護自己不被拖進一場不該屬於你的責任範圍的會議裡


因為當你能夠把「問題定義 × 預期產出」這句話說得出來,代表你對這場會議有初步掌握,也給出了是否值得召開的判斷依據。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現任軍官、思維教練。 我專注於轉譯軍官訓練中的決策邏輯與規劃思維,協助職場工作者解決目標模糊、選擇困難與行動停滯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ank|軍旅之外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國軍宣布加給調整,不少人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 「我要不要回役?或者簽留營?」 - 加薪是誘因,不是答案 - 你想的是薪水,還是能不能生活得像個人? - 選項很多,但你只有一個人生節奏能撐下去 選擇最重要的,不是看起來划算,而是你撐得住,且願意負責的。
最近國軍宣布加給調整,不少人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 「我要不要回役?或者簽留營?」 - 加薪是誘因,不是答案 - 你想的是薪水,還是能不能生活得像個人? - 選項很多,但你只有一個人生節奏能撐下去 選擇最重要的,不是看起來划算,而是你撐得住,且願意負責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在會議中遇到不當發言或失序的情況,是許多專業人士常常面臨的挑戰。這些情況可能來自於個人的情緒波動、溝通技巧不足或是對議題理解不夠深入等因素。如何應對這些情況,不僅考驗了會議主持人的處理能力,也影響了會議的進行和成果。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似乎有某種喜新厭舊的輪迴,同樣的業務做久了就開始厭世。嫌農情的一成不變及永遠都在推測再推測,改為專心辦活動至今也開始提不起勁。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發現只要在企業體…大家都會在意…辦公室政治… 每次只要有未解事宜…就用一句…這是辦公室政治…來草草帶過…   到底辦公室政治…是什麼? 政治…其實是…很…人…的集體意識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最常發生的是…如果有個群體…很討厭一個人 漸漸的…其他人會需要進行選擇…選擇…要不要…跟一大群人…
練習參與你不愛的職場聚會,是終生要培養的「職場力」一環。大家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你會更容易取得要的成功與快樂。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於忙碌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一種人,上班在處理公事、午休在處理公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處理公事。 俗稱的工作狂。 這種人好出現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中階以上主管。 為什麼? 是只有這些人可以升上去吧? 還是純粹是一個又一個會議所導致的? 也很有可能,畢竟開完一個又一個冗長的會議後,也只剩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在會議中遇到不當發言或失序的情況,是許多專業人士常常面臨的挑戰。這些情況可能來自於個人的情緒波動、溝通技巧不足或是對議題理解不夠深入等因素。如何應對這些情況,不僅考驗了會議主持人的處理能力,也影響了會議的進行和成果。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似乎有某種喜新厭舊的輪迴,同樣的業務做久了就開始厭世。嫌農情的一成不變及永遠都在推測再推測,改為專心辦活動至今也開始提不起勁。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發現只要在企業體…大家都會在意…辦公室政治… 每次只要有未解事宜…就用一句…這是辦公室政治…來草草帶過…   到底辦公室政治…是什麼? 政治…其實是…很…人…的集體意識會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最常發生的是…如果有個群體…很討厭一個人 漸漸的…其他人會需要進行選擇…選擇…要不要…跟一大群人…
練習參與你不愛的職場聚會,是終生要培養的「職場力」一環。大家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你會更容易取得要的成功與快樂。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