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將「痛的感受」與「由我們反應所生的苦」分開,拒絕當心智的奴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習將「痛的感受」與「由我們反應所生的苦」分開,拒絕當心智的奴隸

學習將「痛的感受」與「由我們反應所生的苦」分開,拒絕當心智的奴隸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書中曾有一個觀點困擾著我……

作者寫道:「通往喜悅的道路不能繞過痛苦和逆境,而是必須從中穿越」;卻又說「痛苦會使我們陷入極度的自我中心,只剩些微注意力留給他人。」這兩句話一起看的話,似乎有些矛盾,感覺人生需要痛苦才能發現喜悅,但卻又不能讓自己太痛苦?


但馬麻事後仔細想想才了解,這是要我們學習將「痛的感受」與「由我們反應所生的苦」分開,意思是面對痛苦時,知道這個苦,但盡量不要太過悲觀,讓自己一直處在極度不開心的狀態下。

畢竟,快樂的人更願意與人來往,更能忍受日常生活中的困頓挫折,且比不快樂的人更有愛、更願意寬容。

既然人生免不了苦痛,那痛苦來臨時,要先有一個觀念,就是「痛苦並非是全然的壞事」,同情和慈悲,有時只有透過痛苦才會發現;也因為有痛苦,才會讓人珍惜喜悅,培養同情心與雅量、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

我們偶爾會遇到挫敗,但看事情要看全面,世界存在著很黑暗的事情,但同時世上也有很多更光明的事情。苦難可能會提升我們,也可能會打擊我們,差別要看我們能不能在苦難中發現意義

世界正在變得更好,要有耐心,人在成長,還在學習如何同情,關懷他人,還在學習如何當人。


恰巧最近馬麻也正在看一本書 ──《我,刀槍不入》,書中有分享一種神奇的力量,當遇到苦難時,先找到「專注於任務的強韌心智」。

記住經歷過什麼以及它如何強化了你的心態,就能擺脫負面的思想循環,幫助你繞過那些軟弱的、「我想放棄了」的瞬間衝動,如此一來就能克服障礙。

若你接受痛苦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並拒絕屈服和放棄,你就會啟動一套改變荷爾蒙流動的交感神經系統。


當你遇到困難時,馬麻希望你能看到這篇文章帶給你的力量 :))



------------------------------------------------------------------------------------

參考資料:《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我,刀槍不入》


avatar-img
細讀慢品的沙龍
25會員
117內容數
除了介紹讀過的推薦好書外,也想紀錄自己與小寶貝共讀過程的成長點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彡彡-avatar-img
2 天前
「通往喜悅的道路不能繞過痛苦和逆境,而是必須從中穿越」,並學會分開「痛的感受」與「因反應而生的苦」。 ——不能同意妳更多了! 雖然還沒讀過《我,刀槍不入》,但書名讓我立刻想到虛雲老和尚,當年遭遇杻械棍棒加身,卻仍以甚深禪定報之,不憤、不怨、不語,以身示道,正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真實見證。 願我們都能於苦中開悟,在逆境中綻放,學會「忍中生香」~🌸 【註】 1951年春,虛雲老和尚擬於雲門山大覺寺傳戒,恰逢「鎮反運動」,被誣陷藏匿反革命分子與軍械,遭民兵圍寺、囚禁毒打。虛雲老和尚被幽閉八日、四度毆打致肋骨斷裂,入定不語,幾近瀕死。事件波及二十餘僧眾,歷經三月,最終在周恩來斡旋下平息。此即佛教界所稱「雲門事變」。
細讀慢品-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彡彡 謝謝您的註解~~ 讓我學到一課!願我們都能更往智慧之路邁進^^
細讀慢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紀增長不等於智慧增長,保持好奇心才能越活越精彩。學習是主動探索未知的過程,而非被動接受知識。唯有持續行動、嘗試和學習,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幸福。
本文探討閱讀的價值,強調慢讀和無用之處的重要性,鼓勵讀者以開放的心態閱讀,享受閱讀過程而非追求速成或功利目的。
生命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綻放,可以設定目的,但不要設定目標,因為這樣才不會設限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 人生的這一趟旅程中,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步都是進步,並不是達到目標那一刻才算成功,也不需要等到那一刻再來快樂;從原本認定的目標,把它汰換成你的目的,去檢視自己的初衷,多問自己為什麼?(目的)
探討自由的本質,並非選擇最輕鬆的路,而是擁有更多選擇,透過閱讀和體驗拓展視野,才能真正體會自由的真諦。
我們的眼睛只會看到我們相信的部分,所以不要只去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事情,多透過各種學習去體驗,從中認識自己,並去增強你在相關領域的眼界、認知、技能。
修復關係的關鍵在於軟化緊繃情緒,理性回應,把握關係還在時的改變機會。別輕易下結論,不理性是對方的事,回應方式則取決於自己。
年紀增長不等於智慧增長,保持好奇心才能越活越精彩。學習是主動探索未知的過程,而非被動接受知識。唯有持續行動、嘗試和學習,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幸福。
本文探討閱讀的價值,強調慢讀和無用之處的重要性,鼓勵讀者以開放的心態閱讀,享受閱讀過程而非追求速成或功利目的。
生命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綻放,可以設定目的,但不要設定目標,因為這樣才不會設限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 人生的這一趟旅程中,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步都是進步,並不是達到目標那一刻才算成功,也不需要等到那一刻再來快樂;從原本認定的目標,把它汰換成你的目的,去檢視自己的初衷,多問自己為什麼?(目的)
探討自由的本質,並非選擇最輕鬆的路,而是擁有更多選擇,透過閱讀和體驗拓展視野,才能真正體會自由的真諦。
我們的眼睛只會看到我們相信的部分,所以不要只去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事情,多透過各種學習去體驗,從中認識自己,並去增強你在相關領域的眼界、認知、技能。
修復關係的關鍵在於軟化緊繃情緒,理性回應,把握關係還在時的改變機會。別輕易下結論,不理性是對方的事,回應方式則取決於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如何在心靈上承受痛苦,並努力克服這種痛苦的過程。內心的傷口還在淌血,但人們仍然在努力讓痛苦變小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強。文章中提到了親愛的曉一直努力的過程,以及這條路的長與辛苦。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痛苦和悲傷不是要來折磨你,而是你之前一直壓抑著,現在宣洩出來也沒有不好,只要不是沈溺,而是如實的抒發出來,對你是有幫助的。 正面和負面是共存在我們之內,沒有是非對錯,它們都是構成我們本身的一部份,我們都要讓它們浮上來,告訴自己的負面,謝謝它讓你學習與成長,讓你變成更好的人。擁抱自己的正面,謝謝它一
試著解析痛苦與寒冷的原因,看見其進程後,自然溫暖喜悅。 原來這不是自虐,而是當遇見時,需要咬著牙撐過去的關卡,這段期間與歷程,其實就是在同步大家不同的心,要一起迎向光明,更加地文明。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如何在心靈上承受痛苦,並努力克服這種痛苦的過程。內心的傷口還在淌血,但人們仍然在努力讓痛苦變小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強。文章中提到了親愛的曉一直努力的過程,以及這條路的長與辛苦。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痛苦和悲傷不是要來折磨你,而是你之前一直壓抑著,現在宣洩出來也沒有不好,只要不是沈溺,而是如實的抒發出來,對你是有幫助的。 正面和負面是共存在我們之內,沒有是非對錯,它們都是構成我們本身的一部份,我們都要讓它們浮上來,告訴自己的負面,謝謝它讓你學習與成長,讓你變成更好的人。擁抱自己的正面,謝謝它一
試著解析痛苦與寒冷的原因,看見其進程後,自然溫暖喜悅。 原來這不是自虐,而是當遇見時,需要咬著牙撐過去的關卡,這段期間與歷程,其實就是在同步大家不同的心,要一起迎向光明,更加地文明。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