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三十一) 參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第三十一參.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修行法門: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法門

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梵文 Vāsantī。善財至摩竭提國迦毘羅城,參詣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法門」。

善財童子 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善財童子 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三十一參.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安住神教,憶持菩薩不可沮壞智藏解脫,修其三昧,學其軌則,觀其遊戲,入其微妙,得其智慧,達其平等,知其無邊,測其甚深。

漸次遊行,至於彼城,從東門入,佇立未久,便見日沒。心念隨順諸菩薩教,渴仰欲見彼主夜神,於善知識生如來想,復作是念:「由善知識得周遍眼,普能明見十方境界;由善知識得廣大解,普能了達一切所緣;由善知識得三昧眼,普能觀察一切法門;由善知識得智慧眼,普能明照十方剎海。」

作是念時,見彼夜神於虛空中,處寶樓閣香蓮華藏師子之座,身真金色,目髮紺青,形貌端嚴,見者歡喜,眾寶瓔珞以為嚴飾,身服朱衣,首戴梵冠,一切星宿炳然在體。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現化度無量無數惡道眾生,令其免離險難之像;是諸眾生,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有趣向二乘菩提,或有修行一切智道。又彼一一諸毛孔中,示現種種教化方便,或為現身,或為說法,或為示現聲聞乘道,或為示現獨覺乘道,或為示現諸菩薩行、菩薩勇猛、菩薩三昧、菩薩自在、菩薩住處、菩薩觀察、菩薩師子頻申、菩薩解脫遊戲,如是種種成熟眾生。

善財童子見聞此已,心大歡喜,以身投地,禮夜神足,遶無數匝,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心冀望依善知識獲諸如來功德法藏。唯願示我一切智道,我行於中,至十力地!」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深心敬善知識,樂聞其語,修行其教;以修行故,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解脫。善男子!我於惡慧眾生,起大慈心;於不善業眾生,起大悲心;於作善業眾生,起於喜心;於善惡二行眾生,起不二心;於雜染眾生,起令生清淨心;於邪道眾生,起令生正行心;於劣解眾生,起令興大解心;於樂生死眾生,起令捨輪轉心;於住二乘道眾生,起令住一切智心。善男子!我以得此解脫故,常與如是心共相應。

「善男子!我於夜闇人靜,鬼、神、盜賊、諸惡眾生所遊行時,密雲重霧、惡風暴雨、日月星宿並皆昏蔽不見色時,見諸眾生,若入於海,若行於陸,山林、曠野、諸險難處,或遭盜賊,或乏資糧,或迷惑方隅,或忘失道路,慞惶憂怖不能自出;我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

「為海難者,示作船師、魚王、馬王、龜王、象王、阿脩羅王及以海神;為彼眾生,止惡風雨,息大波浪,引其道路,示其洲岸,令免怖畏,悉得安隱。復作是念:『以此善根,迴施眾生,願令捨離一切諸苦。』

「為在陸地一切眾生於夜暗中遭恐怖者,現作日月及諸星宿、晨霞、夕電種種光明,或作屋宅,或為人眾,令其得免恐怖之厄。復作是念:『以此善根,迴施眾生,悉令除滅諸煩惱暗。』一切眾生,有惜壽命,有愛名聞,有貪財寶,有重官位,有著男女,有戀妻妾,未稱所求,多生憂怖;我皆救濟,令其離苦。

「為行山險而留難者,為作善神,現形親近;為作好鳥,發音慰悅;為作靈藥,舒光照耀;示其果樹,示其泉井,示正直道,示平坦地,令其免離一切憂厄。

「為行曠野、稠林、險道,籐蘿所羂、雲霧所暗而恐怖者,示其正道,令得出離。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伐見稠林,截愛羅網,出生死野,滅煩惱暗,入一切智平坦正道,到無畏處畢竟安樂。』

「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國土而憂苦者;我以方便,令生厭離。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不著諸蘊,住一切佛薩婆若境。』

「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聚落,貪愛宅舍,常處黑暗,受諸苦者;我為說法,令生厭離,令法滿足,令依法住。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悉不貪樂六處聚落,速得出離生死境界,究竟安住一切智城。』

「善男子!若有眾生行暗夜中,迷惑十方,於平坦路生險難想,於險難道起平坦想,以高為下,以下為高,其心迷惑,生大苦惱。我以方便舒光照及,若欲出者,示其門戶;若欲行者,示其道路;欲度溝洫,示其橋樑;欲涉河海,與其船筏;樂觀方者,示其險易安危之處;欲休息者,示其城邑、水、樹之所。

「作是念言:『如我於此照除夜暗,令諸世事悉得宣敘;願我普於一切眾生生死長夜、無明暗處,以智慧光普皆照了。是諸眾生無有智眼,想心見倒之所覆翳,無常常想,無樂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堅固執著我人眾生、蘊界處法,迷惑因果,不識善惡,殺害眾生,乃至邪見,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不知惡人,不識善人,貪著惡事,安住邪法,譭謗如來,壞正法輪,於諸菩薩呰辱傷害,輕大乘道,斷菩提心,於有恩人反加殺害,於無恩處常懷怨結,譭謗賢聖,親近惡伴,盜塔寺物,作五逆罪,不久當墮三惡道處。願我速以大智光明,破彼眾生無明黑暗,令其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既發心已,示普賢乘,開十力道,亦示如來法王境界,亦示諸佛一切智城、諸佛所行、諸佛自在、諸佛成就、諸佛總持、一切諸佛共同一身、一切諸佛平等之處,令其安住。

「善男子!一切眾生,或病所纏,或老所侵,或苦貧窮,或遭禍難,或犯王法,臨當受刑,無所依怙,生大怖畏;我皆救濟,使得安隱。復作是念:『願我以法普攝眾生,令其解脫一切煩惱、生老病死、憂悲苦患,近善知識,常行法施,勤行善業,速得如來清淨法身,住於究竟無變易處。』

「善男子!一切眾生入見稠林,住於邪道,於諸境界起邪分別,常行不善身、語、意業,妄作種種諸邪苦行,於非正覺生正覺想,於正覺所非正覺想,為惡知識之所攝受,以起惡見,將墮惡道;我以種種諸方便門而為救護,令住正見,生人天中。復作是念:『如我救此將墜惡道諸眾生等,願我普救一切眾生,悉令解脫一切諸苦,住波羅蜜出世聖道,於一切智得不退轉,具普賢願,近一切智,而不捨離諸菩薩行,常勤教化一切眾生。』」

爾時,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我此解脫門, 生淨法光明,
能破愚癡暗, 待時而演說。
我昔無邊劫, 勤行廣大慈,
普覆諸世間, 佛子應修學。

寂靜大悲海, 出生三世佛,
能滅眾生苦, 汝應入此門。
能生世間樂, 亦生出世樂,
令我心歡喜, 汝應入此門。
既捨有為患, 亦遠聲聞果,
淨修諸佛力, 汝應入此門。

我目甚清淨, 普見十方剎,
亦見其中佛, 菩提樹下坐,
相好莊嚴身, 無量眾圍遶,
一一毛孔內, 種種光明出;
見諸群生類, 死此而生彼,
輪迴五趣中, 常受無量苦。

我耳甚清淨, 聽之無不及,
一切語言海, 悉聞能憶持;
諸佛轉法輪, 其聲妙無比,
所有諸文字, 悉皆能憶持。

我鼻甚清淨, 於法無所礙,
一切皆自在, 汝應入此門。
我舌甚廣大, 淨好能言說,
隨應演妙法, 汝應入此門。
我身甚清淨, 三世等如如,
隨諸眾生心, 一切悉皆現。

我心淨無礙, 如空含萬像,
普念諸如來, 而亦不分別。
了知無量剎, 一切諸心海,
諸根及欲樂, 而亦不分別。

我以大神通, 震動無量剎,
其身悉遍往, 調彼難調眾。
我福甚廣大, 如空無有盡,
供養諸如來, 饒益一切眾。

我智廣清淨, 了知諸法海,
除滅眾生惑, 汝應入此門。
我知三世佛, 及以一切法,
亦了彼方便, 此門遍無等。

一一塵中見, 三世一切剎,
亦見彼諸佛, 此是普門力。
十方剎塵內, 悉見盧捨那,
菩提樹下坐, 成道演妙法。」

爾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乃能如是饒益眾生?」

其神答言: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如須彌山微塵數劫,有劫名:寂靜光,世界名:出生妙寶,有五億佛於中出現。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寶月燈光,有城,名:蓮華光,王名:善法度,以法施化,成就七寶,王四天下。王有夫人,名:法慧月,夜久眠寐。時,彼城東有一大林,名為:寂住,林中有一大菩提樹,名:一切光摩尼王莊嚴身出生一切佛神力光明。

「爾時,有佛名:一切法雷音王,於此樹下成等正覺,放無量色廣大光明,遍照出生妙寶世界。蓮華光城內有主夜神,名為:淨月,詣王夫人法慧月所,動身瓔珞以覺夫人,而告之言:『夫人當知,一切法雷音王如來,於寂住林成無上覺,及廣為說諸佛功德自在神力、普賢菩薩所有行願。』令王夫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僧眾。

「善男子!時王夫人法慧月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

「我於彼佛所發菩提心種善根故,於須彌山微塵數劫,不生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亦不生於下賤之家,諸根具足,無有眾苦,於天人中福德殊勝,不生惡世,恆不離佛及諸菩薩、大善知識,常於其所,種植善根,經八十須彌山微塵數劫,常受安樂,而未滿足菩薩諸根。

「過此劫已,復過萬劫,於賢劫前,有劫名:無憂遍照,世界名:離垢妙光。其世界中淨穢相雜,有五百佛於中出現。其第一佛,名:須彌幢寂靜妙眼如來、應、正等覺;我為:名稱長者;女名:妙慧光明,端正殊妙。彼淨月夜神,以願力故,於離垢世界一四天下妙幢王城中生,作主夜神,名:清淨眼。我於一時,在父母邊,夜久眠息。彼清淨眼來詣我所,震動我宅,放大光明,出現其身,讚佛功德言:『妙眼如來坐菩提座,始成正覺。』勸諭於我及以父母並諸眷屬,令速見佛;自為前導,引至佛所,廣興供養。

「我纔見佛,即得三昧,名:出生見佛調伏眾生三世智光明輪。獲此三昧故,能憶念須彌山微塵數劫,亦見其中諸佛出現,於彼佛所聽聞妙法;以聞法故,即得此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得此解脫已,即見其身遍往佛剎微塵數世界,亦見彼世界所有諸佛,又見自身在其佛所;亦見彼世界一切眾生,解其言音,識其根性,知其往昔曾為善友之所攝受,隨其所樂而為現身,令生歡喜。

「我時於彼所得解脫,念念增長,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百佛剎微塵數世界,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千佛剎微塵數世界,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百千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念念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亦見彼世界中一切如來;亦自見身在彼佛所,聽聞妙法,受持憶念,觀察決了;亦知彼佛諸本事海、諸大願海,彼諸如來嚴淨佛剎,我亦嚴淨;亦見彼世界一切眾生,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調伏。此解脫門,念念增長,如是乃至充滿法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邊行願,普入一切諸法界海,得諸菩薩金剛智幢自在三昧,出生大願,住持佛種;於念念中,成滿一切大功德海,嚴淨一切廣大世界;以自在智,教化成熟一切眾生;以智慧日,滅除一切世間暗障;以勇猛智,覺悟一切眾生惛睡;以智慧月,決了一切眾生疑惑;以清淨音,斷除一切諸有執著;於一切法界一一塵中,示現一切自在神力,智眼明淨,等見三世。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說其功德、入其境界、示其自在?

「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內,有主夜神,名:普德淨光我本從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常以妙法開悟於我。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爾時,善財童子,向婆珊婆演底神而說頌曰:

「見汝清淨身, 相好超世間,
如文殊師利, 亦如寶山王。

汝法身清淨, 三世悉平等,
世界悉入中, 成壞無所礙。

我觀一切趣, 悉見汝形像,
一一毛孔中, 星月各分佈。

汝心極廣大, 如空遍十方,
諸佛悉入中, 清淨無分別。

一一毛孔內, 悉放無數光,
十方諸佛所, 普雨莊嚴具。

一一毛孔內, 各現無數身,
十方諸國土, 方便度眾生。

一一毛孔內, 示現無量剎,
隨諸眾生欲, 種種令清淨。

若有諸眾生, 聞名及見身,
悉獲功德利, 成就菩提道。

多劫在惡趣, 始得見聞汝,
亦應歡喜受, 以滅煩惱故。

千剎微塵劫, 歎汝一毛德,
劫數猶可窮, 功德終無盡。」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頂禮其足,遶無量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續… (第三十二參) 拜普德淨光主夜神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21會員
442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佛教八大人覺經為佛教經典之一,描述八菩薩大人佛教修行法。文章內容描述愚痴生死和菩薩常念等相關內容,並舉例說明愚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努力學習增廣智慧,成就一切,以及許多有關愚痴的哲理。
Thumbnail
佛教八大人覺經為佛教經典之一,描述八菩薩大人佛教修行法。文章內容描述愚痴生死和菩薩常念等相關內容,並舉例說明愚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努力學習增廣智慧,成就一切,以及許多有關愚痴的哲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