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100+ 份UIUX Designer 作品集 / 面試過 30+ 位面試者的一點心得
求職是一份非常花費心力和時間的一場戰爭,好工作不是常常有,所以一出現時競爭也會很激烈。要如何讓自己的作品集可以脫穎而出,進入面試階段呢?
過去有過協助團隊,以面試官的角度檢視設計師的作品集,尋找有能力的設計師加入團隊,也發現了怎麼樣的作品集能夠在第一眼吸引面試官的注意。
這些重點將在這篇文章不藏私分享出來~
首先,根據職缺和公司類型,選擇收錄的作品
UI、UX是兩個不同的職位,但台灣多數的企業(尤其團隊人數偏少時)喜歡兩者具備的設計師,也就是我們在常看到的「UIUX設計師」。
如果職缺是UIUX設計師的話,作品集內容除了UI的作品以外,也要有包含UX過程的作品,像是放入Wireframe設計等等。
職缺是UI設計師的話,美感和設計風格就會是面試官在意的部分,像是設計風格與公司調性是否相符、符合趨勢。
作品集內也必需放入和公司類型相關的作品,舉例來說求職公司如果是支付相關的,這時如果剛好有銀行、金融類型的作品就可以收錄,讓對方知道你有相關的經驗。
除此之外,作品集的結構可以包含以下:
一、找出值得我們解決的問題
透過問題的定義,我們可以凝聚團隊的共識,透過問題的確立,來找到目標使用者
可以使用 「How might we 」句型去幫助聚焦,公式為:
- How might we (verb)
- for the (persona)
- so that they (insight)
以「我們可以如何....」的句型來做提問,解決我們認為有問題的地方
舉例:我們可以如何 [提高] [人們] [做志工的意願]
「How might we 」簡稱HMW,是Google提出的敏捷式設計(Design Sprint)中,能夠引導出問題的方法。
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者訪談後得來的結果,去調整HMW定義出的問題,舉例來說一開始定義的HMW問題是「如何提高人們做志工的意願?」但在多次訪談之後,我們發現原來有志工意願的人是缺少一個能夠去找志工資訊的整合平台,所以我們將問題改為「如何讓有志工意願的人找到志工資訊?」,其實後續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尚有找不到志工、志工教育問題...等等。(但這裡就先不談了)
可以發現在梳理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改變設計目標,但可以透過HMW的定位,讓我們清楚知道後續進行的方向,也才能有效地找出真正需要滿足的需求。
二、表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品集中,闡述專案的核心問題以後,接下來就要提及自己在專案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你可以清楚說明在這個專案中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而你是如何與各部門進行專案的推進、在時程、技術與公司目標的框架下執行專案目標,藉由這些闡述,面試官能夠看出你的跨部門合作能力,以及在限制下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完整的設計脈絡
一份完整的作品集從前面提到的「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專案中你「解決了什麼問題」,之後還可以放上四個環節,讓你的作品擁有一個完整的設計脈絡,建構出一個有設計過程的故事內容。
四個環節分別是:
- 調查與研究
- 分析調查素材
- 提出設計方案
- 投入市場後的影響
1.調查與研究
定義出要解決的問題後,針對現況做一些調查,例如文獻報導、使用者反饋、訪談、問卷調查等
2.分析調查素材
整理搜集來的素材,製作人物誌分類、收斂問題、找出痛點
3.提出設計方案
針對痛點提出設計的方案,後續進行使用者測試決定實作的方案
4.投入市場後的影響
專案完成後到市場上的影響與效益,觀察後續有達到哪些實際的成效
接下來分享實際的作品集可以怎麼做✨
/ 這是3年前,和朋友好玩做的一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