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情緒推給別人,是一種安靜卻深刻的成熟
「你為什麼要讓我生氣?」「我會不開心,都是因為他不理我。」「她那樣對我,我當然會爆炸啊!」
孩子說這些話時,語氣很衝、表情很委屈。
我沒有馬上糾正他,因為我知道—— 他不是想責怪誰,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心裡那股不舒服的感覺。
我看著他那張寫滿情緒的小臉,心裡忍不住浮現一個聲音:
「我自己,不也花了好多年,才慢慢學會:
原來自己的感受,不是別人該負責的東西。」
那天他跟同學吵架,氣沖沖地回家說:「他在笑我,我超火大的!」
我問:「他笑你什麼?」
他愣了一下,低聲說:「就說我太慢、做不好。」
我又問:「你為什麼會那麼在意他說的話?」
他低下頭,小小聲:「因為我自己也覺得我不夠好……」
我沉默了一下,然後說:
「所以真正讓你不舒服的,不是他的話,
是你自己心裡,那個早就藏著的不安。」
他安靜了。
不是完全懂了,而是第一次看見自己內心那個難以說出口的地方。
我跟他說:「你有情緒,很正常。可以氣、可以難過、可以講出來。
但你不能拿自己的情緒,去責怪別人、逼對方照單全收。」
我們練習怎麼說得更清楚、更不傷人:
這些話,不代表你把情緒藏起來,
而是你學會在感覺來的時候,不讓它帶你衝撞一切。
我也對他說實話:
「爸爸也有很多次,會把自己的累、焦慮和悶氣,丟到你媽媽身上,
然後才發現——根本不是她的錯,是我自己太久沒整理情緒了。」
沒有人天生會。
但每次願意停下來想一想、感受一下、不要立刻回應, 就是你在練習成熟。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常覺得:「都是別人讓我這樣的!」 請你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太敏感, 但請你試著對自己說:
「我的感受有重量,但不是用來壓著別人的。」
「我可以情緒起伏,但我也想學會照顧好它,不讓它傷人、也不讓它毀了我。」
這不是一堂一次就會的課,
是我們這一生都在學的能力。
但請你相信:
願意為自己的感受負責,是一種很安靜、但會讓你越來越穩的力量。
這份穩,是你給自己最深的照顧,也是你跟人真正靠近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