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再拚命解釋自己、忍讓所有請求、掏光情緒去成全別人。
如果我的拒絕會讓人不舒服,那就讓他們不舒服吧,我已經讓自己不舒服太多年了。我不怕被討厭,也不怕沒朋友。
因為我知道:
願意留下來的,不會因為我設下邊界就離開;
會因為我拒絕就疏遠的,也不是我想留的人。
我不再渴望每個人都懂我、喜歡我。
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照顧自己的心,然後和願意同行的人一起,慢慢走。
這不是我變冷淡,
是我終於對自己熱情起來。
⏳40歲的上半場,我還在努力討好世界;40歲的下半場,我想找到「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不知不覺間,我的人生彷彿來到一個新的階段:40歲的下半場。
不再為了維持和氣,勉強承接所有事務;
不再為了迎合他人,輕易許下承諾或附和;
不再為了獲得認同,不斷說服自己撐住、配合、犧牲。
🧘我開始學會把「不」說出口,不是因為我不善良,而是我不再消耗
我逐漸領悟:
- 我可以坦然說「不」,並非示弱,而是懂得保護自己。
- 我可以堅定地說「不願意」,並非冷漠,而是學會不再耗損自我。
我不再害怕得罪、不再擔心不合群、也不再討好每一段關係。
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不會因為一次拒絕就放棄我。
真正重要的連結,不該建立在不斷妥協與自我壓抑上。
🌱四十歲之後,我重新定義「值得活的樣子」
我期盼的生活是:
- 由自己決定誰能走進我的生命
- 建立一個無需他人認可也能安然存在的內在世界
- 在那裡,自在做想做的事,也溫柔療癒自己
這不是自私,是一種遲來但堅定的自我照顧。
是在無數退讓、沉默與消耗之後, 終於懂得不再用「好配合」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如果你也來到這個階段
如果你正值四十歲左右,也正開始學著對世界少一點討好、對自己多一點理解,
那麼,我想邀請你和我一起,帶著微笑,慢慢走下去。
這條路上,我們不用急著變成誰口中的「理想模樣」。
只要願意,一點一點走回自己的節奏,就很好了。
🪞這不是放棄溫柔,而是選擇-先溫柔自己。
我在這裡慢慢把我自己寫回來
歡迎來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者默默收藏都好, 願我們人生,都能找到那個「被自己真心喜歡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