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生氣開始哭鬧、大吼大叫等行為相信各位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因著孩子生氣而產生失序的行為,以至於生氣這個情緒變成家長們最害怕最不喜歡的情緒。

圖片來源:pexels
然而所有的情緒都是有意義的,當我們生氣時可能是因為被誤會了、不被他人尊重、體力不支無法休息、需要沒有被滿足、很無力無助不知所措等原因造成,學齡前的孩子最常因為需要沒有被滿足、體力不支無法休息、很無力無助不知所措等原因而有生氣的情緒,「生氣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但如何處理生氣的行為反應是需要父母教導孩子並一起共同學習的。
繪本《生氣爆炸時,怎麼辦》提供了好的方法

- 生氣選擇輪:父母陪著孩子一起想一想,生氣時我可以如何發洩自己生氣的感覺,例如:把生氣的感覺吹進氣球中、去跳繩、打枕頭。
*請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當孩子處理生氣的方式會傷害到自己或他人時,需要父母協助引導。 - 把生氣選擇輪畫下來:刻意花時間把情緒選擇輪畫下來,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畫好後放在家中顯眼之處,當孩子生氣時,由家長引導說:「生氣選擇輪在哪裡?我們去看看現在要怎麼做」
*不同的孩子完成的生氣選擇輪一定不同,孩子自己想出來的方式表示他可以「執行完成度是最高的」,只要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則下,因著孩子個別差異,父母要接納孩子提出的解決方法。 - 父母的同理與陪伴:書中母親示範了孩子在最情緒高漲時的同理技巧。(如下圖)
・我懂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和我站在一起。千萬不要說:「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再蓋一次不就好了。」
・說出來子的情緒:家長說出孩子情緒感受,會讓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
・說出引發情緒的原因:幫助孩子將情緒感受和事件連結。
・肢體接觸:透過肢體接觸讓孩子感覺到被接納、被同理、被照顧。
・接納情緒,不同意做法:情緒沒有對錯,如何宣洩情緒才有對錯,告訴孩子可以生 氣,但是不可以傷害自己和他人。
・陪孩子一起找出路:孩子需要家長協助引導正確的情緒宣洩方式,如果家長只有說不可以,卻沒有引導「具體可以」的方式,情緒仍繼續影響著孩子。


♥ 生氣憤怒本身並不可怕,被生氣憤怒控制而失序的人才可怕,不論孩子或大人都會感覺到生氣,然而把生氣的行為管理好,是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學習的。
♥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最直接向孩子示範了回應情緒的方式,我們希望孩子如何處理生氣,我們也要成為這樣處理情緒的家長。
♥ 為著孩子成為一位不斷學習成長和調整的父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祝福。
參考資料
生氣爆炸時,怎麼辦?正向教養的「生氣選擇輪」,教孩子如何正確管理憤怒情緒。小宇宙文化出版。
--------------------------------------------------------------------------------------------
║拾愛家庭教育中心║
奠基於學術與實務的教導,致力於家庭教育的推廣,期盼讓這世代的每個人能夠重新拾回起初的愛,相信並真實的感受到神愛世人,藉此經歷恢復、得著醫治,而體會到我們也有能力去愛人!
⏺︎LINE官方帳號:@660vwoot
⏺︎拾愛家庭教育中心正在起步中,歡迎關注我們取得更多第一手消息!
https://vocus.cc/article/659e3802fd8978000109e5e5
#情緒管理 #親子教養 #繪本 #情緒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