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1, 2021
從上份工作離職到現在,竟然一眨眼就過了五個月。
感受到時間的飛快也許原因來自於這五個月所經歷的一切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倒也不是因為發生太多突發事件或意外,而是感受到自己的心理狀態有偌大的起伏與變化。
這段期間也許就是所謂的「低潮期」。在先前文章中提到不少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而近期的一、二個月,我也試圖找尋各種方式讓自己從低谷中爬起,包含畫畫、看書、聽Podcast 。
再次感謝熊仁謙的YouTube頻道《快樂大學》以及Podcast《別說你懂哲學》幫助我很多

我們一定都經歷過 ——
「我真的就是甚麼都不想做」自我放逐、自我放棄的不健康狀態。
而我自己認為,如果真的處於那樣的精神狀態,也不需要太逼迫自己,非得在當下做出什麼樣的應變措施或行動。
在這集Podcast「怎麼渡過你人生的低潮期」,熊仁謙提到低潮期是怎麼構成的?
是無能為力的狀態+自身情緒特質+自我認知受影響。
當自我認知受影響時,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而自我懷疑會腐蝕心靈。
這個時候心靈免疫力極低,負面的念頭和想法特別容易在時候入侵並鑽入大腦,在這樣的循環下,我們的狀態會開始越來越糟。
從「無能為力」的狀態,到坐起身來開始「做點甚麼」的那一個瞬間真的好困難,就像當身體在極虛弱的時候,被注入一劑藥效猛烈的針劑,刺激著身體每一處細胞,在非自願的狀態下動起來。那種不適感,可想而知。
然而,當你願意接受這不適感,開始從「小事」開始行動,情況真的就會很緩慢地慢慢往好的方向推進。
就像熊仁謙說的:「能夠克服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行動』」

之所以特別強調「小事」,就是因為這些行動真的不用多厲害,坐起身來摺件衣服也很好,走下床去打開窗戶也很好 。
我參考了這集《快樂大學》提到的「微行動」,兩個禮拜前開始實行了自己的微行動計畫,包含每天8:15起床(以前很晚起床)、睡前閱讀5-10分鐘、冥想5-10分鐘。
僅僅是這些小事,當我開始有意識地寫下來、規劃時間、執行、持續行動,專注力會很神奇地被找回、焦慮感以及腦中的雜音會慢慢消失。
希望大家都能一點一滴慢慢治癒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