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創業:當技術成為共創者,重塑未來商業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驅動的創業與商業模式創新

——當技術不只是工具,而是重組未來的「共創者」


O|Observe(觀察)

一個月內,我接到了三位創業者的訊息,問題幾乎一模一樣:


「我想用AI開一個產品,但我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剛開始創業的那段時間。那時候,我還是一位從藝術背景轉進商業顧問領域的「邊走邊想者」,我們得從零打造、試錯、驗證,所有的資源都得靠人脈與時間慢慢換來。

但現在的創業環境,出現了劇烈變化。

不論是設計網站、撰寫企劃、產出內容、做顧客分析,AI 工具幾乎都能一手包辦。許多初創者甚至不用組團隊,就能完成一個MVP(最小可行性產品),兩週就能丟進市場測試。

我看見的不是「AI 取代人」,而是:「AI 讓一個人就能創業」。

這是前所未有的時代裂縫,也是對創業思維的全新挑戰。


Q|Question(提問)

當創業的門檻從「會不會做」變成「敢不敢用」,你準備好了嗎?

以前創業,第一個問題是:「我要賣什麼?」


現在,更多創業者問的是:「我要怎麼用AI幫我做出來?」


我曾經問一位創業家:「如果你現在不使用AI,你的產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嗎?」

他沉默了一下,然後回我一句:「其實……我只是怕它看起來不夠『人味』。」

這句話讓我停住了。

我意識到——我們不是技術不會用,而是對「讓AI參與創造」這件事,還存在著某種潛在的不安與矛盾。

所以問題不只是「AI 能不能幫助我創業」,而是:「我願不願意把創業這件事,讓 AI 一起共創?」


D|Deconstruct(解構)

創業的本質是「試」,但AI讓你試得更快、更準、更省。

從我這幾年陪伴創業者走過的實戰裡,我發現AI真正帶來的變革不是「幫我做事」,而是改變了創業的節奏與邏輯。

我們可以把AI創業應用的核心價值,拆解成三個層次:

  1. 快速原型化(Prototyping) 過去光是一份簡報、一個產品介紹網站,就得找設計師與工程師花上幾週。現在透過AI建站工具、文字生成與介面設計範本,幾天內就能做出可測試的產品雛型。
  2. 市場進入門檻降低 內容生成、自動行銷腳本、客服機器人……這些AI應用,大幅降低了創業初期的人力與資金需求。你不再需要「一支完整團隊」,而是「一人搭配AI軍團」。
  3. 數據驅動與快速迭代 利用AI分析用戶反應、搜尋趨勢、消費習慣,讓你在產品開發初期就能得到具體建議,幫助決策者更快做出調整。

但這一切的背後,還是存在風險:技術成本拉高了競爭門檻、數據隱私問題未解、AI工具同質化後難以創造獨特價值。

也因此,我常提醒創業者——


不要以為AI是捷徑,它是放大鏡。


你有什麼,它幫你放大;你沒有什麼,它也照樣放大。



R|Reframe(重構)

真正懂AI的創業者,不是技術高手,而是關係設計師。

這段時間,我開始跟客戶說一個新的比喻:

AI不是取代創意,而是「像一位很能幹的助手」。你說得越清楚,它幫得越有力;你越模糊,它就越跑偏。

這也意味著:


未來創業最關鍵的能力,不是學幾個AI工具,而是培養「對市場說話的精準敘事能力」。


你的產品敘事清不清楚?


你的品牌角色明不明確? 你設計的「使用路徑」,是給AI看的,還是給人看的?


我常跟團隊開玩笑說:「現在創業不是要找到最多的使用者,而是要讓AI知道你在幹嘛,然後讓它幫你找到那群人。」

這是一種新的創業方法論。


是把AI當成「共創者」,不是「工具箱」。 是讓創業的本質回到——創造有意義的關係



E|Express(呈現)

如果你還在等「準備好了再開始」,那你可能永遠也不會開始。

我想邀請你,這一週,不用想得太大。

就從這一小步開始:

找一個你腦中構想已久的小想法,利用一個AI工具,把它做成一份簡報、或是一頁式網站。不要對誰負責,只是為了讓你自己看到:「我做得到。」

你會驚訝,當你從靈感到具體產出,花不到一個下午完成,會喚醒你多少行動的渴望。

AI會越來越強大,但真正的創業關鍵,始終是「你願不願意,為一個還沒被看見的未來,付出現在的這一步」

光之練習小提問


你腦中現在有一個想實驗的小產品想法嗎? 你願意用AI,把它變成一個可以展示的雛型嗎?


歡迎在留言或沙龍聊天室分享,我會一起陪你打磨這個想法。

讓我們一起練習,讓創意從想法,走向世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7會員
30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想保持創新並獲得突破,就需要懂得質疑、發現機會、快速行動並使用數據驗證想法。本文介紹了如何利用 AI 來找到下一個獨立創業突破口。想保持領先嗎?來看看這個指令吧!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想保持創新並獲得突破,就需要懂得質疑、發現機會、快速行動並使用數據驗證想法。本文介紹了如何利用 AI 來找到下一個獨立創業突破口。想保持領先嗎?來看看這個指令吧!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與AI協作的時代來臨了!本篇文章中會提到一篇研究是關於生成式AI的限制,調查發現原來生成式AI對於業務問題竟然..? 以下會分享我與AI協作的流程和步驟給大家參考,也建議家中有國高中生的爸媽,要讓孩子對GPT有正確的認識與使用方式,AI協作的時代必會來臨,建立正確的觀念與使用很重要喔~
Thumbnail
與AI協作的時代來臨了!本篇文章中會提到一篇研究是關於生成式AI的限制,調查發現原來生成式AI對於業務問題竟然..? 以下會分享我與AI協作的流程和步驟給大家參考,也建議家中有國高中生的爸媽,要讓孩子對GPT有正確的認識與使用方式,AI協作的時代必會來臨,建立正確的觀念與使用很重要喔~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