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剛過,因為我正好復活節在主日學服事,講了有關「新造的人」的信息,總會教材用的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搭配國小自然課會提到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來描述怎樣的改變能算是新造的人。
總會選這樣的教材滿有意思的,因為的確可以當成一個不錯的教材,但也讓我在準備的過程中想到使徒信經提到「肉體的復活」到底有怎樣的意義?
這一點要跟「基督的新婦」擺在一起看,如果想通,很多事情就可以理解。對了,如果你真的很有興趣思考這個問題,去讀讀「刀劍神域-愛麗絲篇」 非常適合喔!會是很棒的神學腦力激盪。
不過我這邊要提的是我準備教案時想到的東西,因為復活及的重點當然是耶穌復活,但耶穌的復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歷史上已經有一大推討論,甚至變成神學差異,有些被打為異端,甚至還鬧出人命來,所以絕不是什麼可以輕鬆對待的問題。
使徒信經說「肉體的復活」,因此,這邊先認定耶穌是有肉身的,跟身為靈體的上帝與聖靈不同,但不是說上帝與聖靈「不能有肉體」,因為祂們的肉體就是耶穌,別忘記祂們是一體的。而當然,耶穌也可以是靈,因為耶穌的靈上帝的靈,也就是聖靈。
總之,耶穌以肉體的樣貌復活是基督教傳統上的認定,但這有幾個點可以思考一下,首先是耶穌受釘之前有遭受酷刑,那可是會讓人皮開肉綻面目全非的酷刑,因為當年的鞭子前面有鐵釘之類東西,打倒是會把皮肉撕成碎塊的。
實際上鞭刑時就死亡的犯人很多。
總之,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前,外觀應該已經是很難看的狀態。
之後祂新增了兩種傷口,分別是手腳上的釘痕與被槍刺的傷口。
祂復活之後,保留了這兩種傷口,但很顯然的,其他傷口不見了,不然聖經應該會提到,而且老實說應該會變恐怖片。
是的,耶穌復活的時候,把前面那些傷口全都抹掉,訪完全不存在一樣。
這一點很重要,祂完全擦消那些過犯與痛苦,只留下作為見證的傷口。
主禱文那句「赦免阮的辜負,親像阮亦有赦免辜負阮的人。」(這段台文的翻譯遠比和合本好太多)在這邊得到完全的彰顯,同時也給我們極大的盼望,因為那是個一切痛苦都會被安慰的應許(但沒有被遺忘,這一點很重要),只是這個應許需要我們自己先放下(請注意這句話在主導文中是唯一提到我們自身行為的)。
是的,我們將會復活,而且是肉體的復活,因為我們存在的永恆目標是成為基督的新婦,一個5至高上帝的「匹配者」,如果看過刀劍神域,就會發現愛麗絲如何「取得肉體」(成為新造的人)的段落,是非常有趣的描述,可以看看在小說家筆下,人類如何模仿自己的創造者,真的非常有趣。
也因為這一點,「肉體復活」的神學十分重要,因為我們是「基督的新婦」,而基督是有肉體的,因此某些神學觀念概種靈肉二元或者蔑視肉體的想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上帝並沒有將肉體看作是不好的,更沒有將肉體視為罪惡(不然聖經何必有雅歌),問題在於你拿你的肉體去做什麼事情,或者你是否被肉體有限性牽著走。
當然,現在那種是肉體為有罪的極端想法比較少見了,但也因此其實更多是「從沒想過肉體代表什麼」的人,某方面來說這反而是種怠惰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