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想要與眾不同的人嗎?有很多理想抱負,想要做這個又想要做那個,希望把這些目標都達到,但是遇到比較忙碌的時候,事情沒辦法全部都做完做好,就覺得有挫敗感嗎?
以前,Sunny就是如此,想要完成的目標很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沒有章法的忙了許多事情,但是還有許多事情堆積在腦海中和待辦清單上,覺得時間永遠不夠用,因此感到很焦慮。
後來開始研究時間管理,發現David Allen的《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這本書,希望能夠幫助我做到專注力管理,還有減少腦中事情擠在一團的壓力。
以下,Sunny分享書中三個我特別喜歡的概念,與讀者們分享:
一、寫下來
書中提到,列出所有的任務,放在收件匣中,把想到的任何待辦事項都先紀錄下來。例如想到要去儲值,要打掃書桌,要跟誰討論什麼事情。寫下來就不會忘記,也可以讓大腦減壓許多。
甚至只是飄過腦海中的一絲絲想法,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也都可以紀錄下來,讓自己更專注在原本該做的事情,而不會分心的去延伸新想法,或是直接轉換心情去做新的事情,避免讓原本當下該做的專案被耽擱了。
還有,列出「將來也許清單」,可能是某個夢想,或是你在未來的某一天,有閒暇時想要嘗試的東西,甚至是退休後想要環遊世界等,都列在將來也許清單,像是想要自學日文、想要規劃北歐自由行、想要斷捨離衣櫃中沉積已久的舊衣等。這些事情都沒迫切性,也都不是現行工作生活專案的一部分,只是自己的夢想,或是如果這麼做會更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時就把他們都列入將來也許清單,不必馬上做,也不一定真的需要做,但是寫下來,會讓自己淨空大腦,讓大腦專心做當下有迫切性的專案,未來不需要那些任務就未來再註記刪除。而不會想到北歐自由行跑去搜尋部落客文章和行程規劃,想到自學日文便跑去網路書店找書,明明是睡覺時間還在懊惱衣櫥好亂,反而讓當下具有急迫性的每天工作和日常生活,被不專注打亂了。
Sunny近期就利用這個方法,讓生活更輕鬆了。例如在睡前閱讀時,突然想到需要跟同事A討論某件事,以前的我可能就開始想怎麼講、何時討論、如何開頭較合適等,然後閱讀本身就被中斷了,稀里呼嚕就到了睡覺時間,才驚覺自己沒讀幾頁、同事A也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甚至帶著這些入睡。
現在我會把當下想到的事情,直接寫在便條紙上,讓閱讀時飄過的靈感,直接被紀錄下來,我既不會忘了這件事,鬆綁漏了事情的焦慮,又可以很快回到自己當下閱讀的書本,一氣呵成的沉浸於閱讀的體驗中,也讓自己可以準時放鬆去睡覺。等到閱讀完後,才把紀錄在便條紙上的文字移回我的筆記軟體中。
我發現,這讓我減緩焦慮,讓我更確定事情不會因為我沒立刻去做就被遺忘了,也不必擔心這個瞬間的靈感,因為日子久了、夢想就消失了。
二、下一步行動
David Allen 在書中提到「下一步行動」的概念。
當人們把待辦事項逐一列出後,常常發現好多事情要做,好長一串清單,要從哪件事開始做。選了一件事情,結果發現這件事情現在缺了某資料,選了另一件事情,發現還要開會做決定等,反而浪費時間在決定要做哪件事、切換各任務。
若是每次列出任務時,都把「下一步行動」一併列上,會讓人們放鬆很多,更快的完成一件事情。因為想到下一步要做的動作後,就可以更好的判斷哪些事情其實現在也無法有新進度,可以轉向那些掌控權在自己手上的任務,讓自己迅速完成一項任務。
Sunny最近也開始試試「下一步行動」,我發現,效果不錯,像是我之前希望自己可以透過睡前瑜珈來提升自己睡眠品質,但是一直記著這件事,也都沒特別採取行動,但是近期看了搞定這本書後,我發現我下一步行動是「開始查網路上的睡前瑜珈影片」,把這個下一步行動列在我的任務後面,然後利用碎片的時間,將影片連結蒐集回我的資料夾,讓我可以睡前點開一個影片跟著做,這樣就距離順利導入睡前瑜珈更近一步了。
三、用標籤辨別當下做什麼任務
Getting Things Done 書中還有提到,把任務貼上標籤的概念,一串任務在手上,要先做哪一項呢。
把任務都貼上三種標籤,情境、時間、能量的標籤,自己很快就能在適當的時候,挑選適當的事情來做,排出優先順序。
情境標籤像是辦公室、通勤時、在家裡、需要電腦等。時間標籤像是5分鐘、10分鐘、30分鐘、1小時等。能量標籤像是低能量、中能量、高能量等。
最近,Sunny正利用著這個方法來調整自己對待任務的優先順序,我發現把每件事情都貼上這幾種標籤,可以幫助我很快決定當下要做什麼。
例如,我已經抵達開會的會議室了,但是會議延遲,需要再10分鐘才會開始。以前的我可能就無意識的滑手機,放空發呆的等待,現在我會打開我的筆記app任務清單,找出情境隨時、需要低能量、5分鐘可解決的任務來執行,像是線上預約餐廳時間、排版方格子待發文章、找一篇工作報告需要用到的文獻等。因為這些即便被打斷,也不會發生意外,反而在這時候善用時間找出靈感、預約,更有助於後續的任務。
[總結]
雖然搞定這本書已經出版了8年多,但是書中引導我們管理注意力的方法,我實際施行後還是很有效果,讓自己腦袋清空,可以好好專注在當下的事情上。
加上搭配筆記軟體,Sunny發現我真的可以隨時用手機紀錄下來靈感、任務、夢想,也可以一步一步達成自己當下的任務,甚至鬆綁焦慮的習慣,可以讓腦袋放鬆的專注在當下,不怕做了某件事,忘了另件事。
我覺得這本書《搞定》還有一個關鍵點,要定期清空收件匣,把任務都貼上三種標籤後,就放入任務清單中。因為如果收件匣都沒動靜,想要做事時就得從冗長的收件匣挖掘出來,之後也不一定可行動。所以定期清空收件匣也很重要。
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更有效運用自己時間的讀者們,或者擁有許多天馬行空想法卻總覺得時間不足的人們。
最後🎉🎉~祝福讀者們時間都過得踏實、腦袋都輕鬆,而且掌握生活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