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真實?
是那些跟你説「我在活出我自己」的人?
還是聳著肩説「追隨自己想法吧!」的人?
一個叫你活出自己的人,
是比大部分人都「逍遙」,
卻不比大部分人「真實」。
也許他們的「真實」就是「隨心所欲」罷了。
或許你現在會覺得,
我準備告訴你何爲「真實」了。
但很遺憾的——并不是。
因爲我也不知道。
真實的定義,
就是懷疑真實。
然後再懷疑——
「真實的定義就是懷疑真實」這句話,是不是你真的想説的。
還是只是爲了寫一篇有關「真實」的定義文而想出來的花言巧語。
我確信——(其實我也不太確信,但這個詞語,感覺放在這裏很契合。)
到目前爲止,我一生用的問號比句號多。
我寫出來文字,真的是我想的嗎?
還是只是潛意識中,出現了某一位作家,某一位長輩,他們説過一句名言,
然後讓我覺得:「這個位置,很適合用來放一句深奧的話呢」,再寫下的?
我是為了寫而寫,還是為了尋找實在感而寫?
或甚至……這會不會只是我找事情忙,為了逃避責任而已?
俗語總説我們出生時是一張白紙。
也許,這張白紙就是最真實的我們。
但是,哪怕你剛出生,在地球僅僅生活了一天,
你的偏好就已經被他人的墨水渲染了。
假設你吃香菜長大的,
那麽你很大幾率就會愛吃香菜。
假設你父親是工程師,
那麽你很大幾率就會懂得寫程式。
所以,
我們難道不只是活著一個從一開始就被別人塑造好的角色而已嗎?
與其説「活出自己」真實,
不如説「演著自己」,
或者——
承認自己在演,更真實吧。
我從頭到尾都覺得,
自己只不過是在演一個叫做「我」的角色。
用著「我」去寫字、
用著「我」去感受、
用著「我」去生活。
而每一次下筆,
我都會被自己懷疑。
對,被自己懷疑。
「我」根本不想懷疑,
但「我」就是被懷疑。
那是很奇妙的感覺,
你會發現前一秒説的話,
在這一秒什麽重量都沒有。
(這句話包含在内)
真實這回事,
像量子力學。
你説你懂,
你就不懂。
你知道它存在,
你知道它是法則,
你知道它是你這個「宇宙」的根本——
但你偏偏找不到它,
但你偏偏讀不懂它。
當你以爲自己發現了真實,
你會順便發現它還戴了個面具。
然而,這個面具不是真實,
面具下的,也不是真實。
你也許會問我:
「那爲什麽你要去尋找真實?」
我也問過自己無數次,直到我想起來——
一位老師曾問過我:
「你會不會因爲沒有答案而停止思考?」
當初的我斬釘截鐵的說:
「不會。」
幾個月後,我突然覺得:
「想這麽多幹什麽,不就是沒事找事嗎?」
但是現在的我,又會說:
「不會。」
也許幾天後,我又不在乎了。
我會,也不會——
因此我亂了。
我接受不了這種亂,於是我就尋根究底。
結果我發現:
——這個問題根本不重要,
不能亂的我,在亂之中,已經在尋找真實了。
尋找真實,
不是我「想」做的,
而是我「不知不覺」就做了的。
也許所有人都會想,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自己——
既是,亦非。
後記:
這是小弟的第一篇的文章,準確來說應該是第一篇嘗試有意識地用書面語寫的,完整的文章。寫的時候,我的腦子是一邊叫我繼續一邊叫我停,因爲我越寫越感覺自己不是在寫自己,而是一個「假裝自己很在意真實」的人。然而,我現在重新看這一篇文,卻感到「共鳴」。也許我寫得應該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