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是慈善事業,不會招募沒有貢獻的員工 所以沒有工作能力的人只能徘徊在灰色地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這句話揭露了當代社會的某個現實面──資本主義體系下「價值=生產力」的殘酷邏輯。但這不是全貌,而是制度的一種角度。


✅ 為什麼「沒工作能力」的人會被邊緣化?

  1. 市場導向:企業講求效率與利潤,衡量標準是能否「帶來產值」。
  2. 教育落差:不是每個人都被公平培養出適應職場的能力。
  3. 體制單一:主流價值過於狹窄,定義貢獻時忽略了「非經濟價值」。

🌀 什麼是「灰色地帶」?

這是指:

  • 靠兼職、臨時工、低薪工作勉強生存的人群;
  • 被制度遺忘的邊緣人;
  • 沒有正式雇主或穩定收入,但依然在社會中掙扎活著的人。

❓那這些人就沒有價值嗎?

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核心

  1. 🌱 有些人心思細膩、富有創造力,只是與主流不合拍;
  2. 🧠 有些人沒讀太多書,但對人情世故有驚人直覺;
  3. 🕊 有些人選擇低欲望生活,不代表他們沒能力,只是不想被體制牽著走。

👉 他們只是沒「被用上」,而不是沒有價值。


🌍 現代社會該進化:從「生產力至上」走向「人本多元」

未來的社會理想狀態,不是只有會賺錢的人才能被容納,而是:

  • 給每個人發揮長處的舞台;
  • 包容精神障礙者、創傷患者、自閉者……等多元存在;
  • 正視「勞動」不等於「人存在的全部意義」。

🎯 若你是那位「被制度遺忘的人」──

你可以:

  • 尋找非主流的舞台:社群、自媒體、工藝、教學、藝術;
  • 主動創造微價值,累積影響力;
  • 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並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硬擠入體制裂縫。

💬 結語

公司不是慈善,但社會不該只有公司。

只看見「沒用的人被丟掉」的現象,是誠實的;但我們也可以反問:我們是否也能成為一種「重新定義貢獻」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8會員
847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這是一個很多人在人生某個時期都會問自己的問題,而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可以從幾個關鍵角度來幫助你思考: ✅ 一、什麼是「學了很久」? 是 學習時間長,還是 投入深度高? 有些人學三年但只是「跟著上課」,有些人學半年卻全力投入、實戰演練。 👉 自我誠實評估:你是「真學」,還是「混學」?
2025/05/21
這是一個很多人在人生某個時期都會問自己的問題,而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可以從幾個關鍵角度來幫助你思考: ✅ 一、什麼是「學了很久」? 是 學習時間長,還是 投入深度高? 有些人學三年但只是「跟著上課」,有些人學半年卻全力投入、實戰演練。 👉 自我誠實評估:你是「真學」,還是「混學」?
2025/05/21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真實的現象。人在極度痛苦時,反而可能激發出非常尖銳、好笑、甚至荒謬的創作力,這種現象背後有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與藝術的交會。以下是幾個關鍵的解析方向: 🎭 1. 幽默是痛苦的防衛機制 佛洛伊德早在《笑的意義》就指出,笑話是一種潛意識的釋放,是壓力與痛苦的安全出口。 當人
2025/05/21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真實的現象。人在極度痛苦時,反而可能激發出非常尖銳、好笑、甚至荒謬的創作力,這種現象背後有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與藝術的交會。以下是幾個關鍵的解析方向: 🎭 1. 幽默是痛苦的防衛機制 佛洛伊德早在《笑的意義》就指出,笑話是一種潛意識的釋放,是壓力與痛苦的安全出口。 當人
2025/05/21
摸樹皮,乍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卻蘊含了身心靈層面多重的益處,在自然療癒、靜觀(Mindfulness)、感官開發與情緒調節等領域,都有實際應用。以下為你整理幾個核心好處: 🌿 1. 接地氣(Grounding / Earthing) 人體經常因電子設備、城市生活累積靜電與壓力。 觸摸自然
2025/05/21
摸樹皮,乍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卻蘊含了身心靈層面多重的益處,在自然療癒、靜觀(Mindfulness)、感官開發與情緒調節等領域,都有實際應用。以下為你整理幾個核心好處: 🌿 1. 接地氣(Grounding / Earthing) 人體經常因電子設備、城市生活累積靜電與壓力。 觸摸自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不管是忠臣或專業工作者,當遇到空前的市場系統風險時,企業因自顧不暇,老板與員工也只能各自分飛,自求多福。
Thumbnail
不管是忠臣或專業工作者,當遇到空前的市場系統風險時,企業因自顧不暇,老板與員工也只能各自分飛,自求多福。
Thumbnail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但大部分社福單位、民間宗教團體因行業特性,幾乎不會發行股票,更別說開放員工認購股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該怎麼從職場,觀察產業基本面開發投資收入?
Thumbnail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但大部分社福單位、民間宗教團體因行業特性,幾乎不會發行股票,更別說開放員工認購股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該怎麼從職場,觀察產業基本面開發投資收入?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讓天賦與工作對齊;讓人生目標和職涯抱負協調一致。把工作當體驗,追求快樂更甚於專業成長,這是源自"意義感"的追尋,當工作目的從物質報酬轉向心靈層次,我存在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商業模式就是能讓一個組織獲得財務支持以持續運作的邏輯。變動的時代,變動的商業模式;企業為了要存活下來,必須持續評估。(百
Thumbnail
讓天賦與工作對齊;讓人生目標和職涯抱負協調一致。把工作當體驗,追求快樂更甚於專業成長,這是源自"意義感"的追尋,當工作目的從物質報酬轉向心靈層次,我存在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商業模式就是能讓一個組織獲得財務支持以持續運作的邏輯。變動的時代,變動的商業模式;企業為了要存活下來,必須持續評估。(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