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科竹愛科普|🧠 守護大腦健康的超強武器:越早開始有氧運動越好!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為什麼我們需要在意大腦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將幾乎倍增,達到16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16.7%。但隨著壽命拉長,我們的挑戰也增加,尤其是大腦健康—阿茲海默症及其它失智症相關疾病(Alzheimer disease (AD) and related dementias, ADRDs)已成為老年人死亡、失能,及需要社會需要長照資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可能在症狀出現的數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這表示,等到我們真的出現記憶力衰退、語言困難時,可能早已錯過了最佳的預防黃金期。但好消息來了: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或許就是我們守護大腦的秘密武器,而且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raw-image



有氧運動與大腦:中年開始,終身受益

研究指出,若能從年輕,或中年開始進行中到高強度的有氧訓練(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並持續一生,會比等到老年才開始進行有氧運動,更能有效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這種持續進行運動的「累積劑量」不但提升心肺適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還能改善大腦的血管功能,營造出有利神經可塑性的「腦部微環境」(brain microenvironment),幫助維持學習、記憶與思考能力。


科學怎麼說?實驗與統計這樣告訴我們 📊

許多隨機分派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與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SRMA) 都發現:正常的認知老化特徵是一般知識的增加 (increased general knowledge,但同時伴隨著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的下降。所謂流體智力,包含了抽象思考、推理,與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能力又涵蓋了處理速度、執行功能、情節記憶,以及工作記憶。流體智力的衰退從年輕成人時期就開始,並會持續惡化至中年與晚年階段。並且「流體認知」是一種會隨年齡下降的認知能力,與失智症的初期症狀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某些研究的主要群體(如:50歲以上健康成人)沒有顯著改變,但若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心肺適能有顯著提升,那麼他們在認知測驗中的表現也會相對較好。這也意味著:有氧運動強度、頻率,與持續時間(即「劑量」)越足,效果就越顯著。


大腦結構的改變:不只軟體升級,也硬體升級 🧠✨

你可能以為,運動只是讓身體變壯,其實它也會讓你的「大腦更結實」!

1️⃣ 灰質體積(Gray Matter Volume)

大腦灰質主要與學習與記憶功能相關,特別是海馬迴(Hippocampus)與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延緩這些區域的萎縮,甚至在部分研究中觀察到體積回升的情況,例如:

  • 1年快走訓練可增加老年人海馬迴體積,提升空間記憶能力。
  • 青年與中年人進行中強度運動數月後,PFC厚度增加,伴隨執行功能進步。

2️⃣ 白質完整性(White Matter Integrity)

白質負責神經訊息的高速傳輸。隨年齡增長,其結構會逐漸退化。研究發現:

  • 雖然短期運動未必能立即改變白質結構,但持續性提升CRF能顯著改善白質微結構完整性
  • 尤其是胼胝體(Corpus Callosum)這個負責左右腦溝通的關鍵通道,在有氧訓練者身上呈現更好的微結構品質,與處理速度和記憶表現正相關。

為什麼運動對大腦有用?解鎖血管機制 🔓🩸

大腦是一個高代謝器官,雖然只占體重2%,卻耗掉了全身20%的能量。為了持續供應氧氣與葡萄糖,良好的血流供應至關重要

有氧運動如何幫助大腦血管功能?

✅ 減少動脈僵硬(Arterial Stiffness)

✅ 穩定腦部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

✅ 增加大腦氧氣供應,幫助清除廢物(如: β-類澱粉蛋白)

此外,血管柔軟度的提升也有助於避免微血管破裂與小中風的風險,進一步降低失智發生機率。


最佳化運動處方:這樣動,才能動對!📋🏃‍♂️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s, ACSM) 建議:

  • 初學者可從每週3至5天,每次30~45分鐘的中強度運動開始(約:65%–75%最大心跳率)。
  • 訓練一段時間後,可以逐漸增加強度,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等方式以促進VO₂max上升。
  • 長期效果最好來自穩定、持續的運動習慣,而不是短暫爆發式的運動習慣。

此外,參與團體課程、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像是:跳舞、有趣的戶外運動)更有助於長期維持運動習慣!


🧩Q&A時間:您可能會有的問題

Q1:我年紀大了才開始運動,還來得及嗎?

當然來得及!儘管早開始效果更好,但任何年齡開始運動都比不運動好。就算60歲才開始,也仍可改善心肺功能與大腦血流。

Q2:除了跑步,有什麼有氧運動選擇?

很多啊!快走、健走、有氧舞蹈、游泳、騎飛輪,甚至是家務活動(如擦地板)若連續達到中等強度,也算是有效的有氧訓練!

Q3:有氧運動會取代藥物嗎?

目前不會。但它可以成為非常強而有力的「預防策略」,尤其是在阿茲海默症還沒出現症狀前。


結語:讓運動成為腦健康的最佳保養品

大腦健康,不只是靠藥物、補品或玩遊戲保健,更需要「動起來」!

正如這篇由Tarumi等人在《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所指出:👉 長期、有計畫的有氧運動訓練,是保護中老年人認知功能與大腦血管健康的最佳生活方式之一。從今天起,不管你是20歲、40歲還是60歲,請開始為你的腦健康,動一動!


📌引用文獻

Tarumi, T. et al. (2025).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for the aging brain: Effective dosing and vascular mechanism.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53(1), 31–40. [DOI: 10.1249/JES.0000000000000349]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candidate, M.S., M.A., CSCS*D, ACSM-CEP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候選人。並且擁有美國運動醫學會臨床運動生理師以及私人教練認證!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本文為運動科學科普以及科學知識宣導性質,並非醫療建議或者針對個人之運動專屬建議!若您有任何相關障礙或者病症問題,請洽詢醫療專業人員,以獲得最佳協助與建議!另外,實際個人化健身運動計畫,亦請依個人身體狀況並與醫療照護專業人員討論後指導調整。運科竹祝各位都能擁有優質健康生活!)




如果您覺得本次節目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聯絡資訊 ★★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vocus.cc/salon/stevelovesworkout/plans/content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SubStack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substack.com/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運科竹!
46會員
334內容數
想知道運科竹如何安排自己的訓練嗎? 這個專題分享運科竹平常的訓練過程,以及相關訓練的心得還有影片,讓更多人了解如何更有效率的進行訓練!以及目前最新運動科學研究現況!
我是運科竹! 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大學生壓力山大怎麼辦?研究揭示:中高強度運動最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在現代大學校園中,心理壓力、焦慮與憂鬱早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嗎?除了冥想、寵物療癒之外,運動其實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關鍵解方之一!根據2024年發表於《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的
Thumbnail
2025/05/12
💡大學生壓力山大怎麼辦?研究揭示:中高強度運動最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在現代大學校園中,心理壓力、焦慮與憂鬱早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嗎?除了冥想、寵物療癒之外,運動其實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關鍵解方之一!根據2024年發表於《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的
Thumbnail
2025/05/06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與數位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數據驅動」與「體驗設計」已不再是單純的商業或科技術語,而是深深影響著每一個產業與角色思維方式的核心概念。近日,我有幸參加台灣赫斯特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營運者楊欣怡營運長的專題演講.....
Thumbnail
2025/05/06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與數位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數據驅動」與「體驗設計」已不再是單純的商業或科技術語,而是深深影響著每一個產業與角色思維方式的核心概念。近日,我有幸參加台灣赫斯特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營運者楊欣怡營運長的專題演講.....
Thumbnail
2025/05/05
高效運動新選擇!一天中點心式身體活動的健康益處與實證回顧 🧠❤️ 前言:運動不是「一定要連續30分鐘」才有用!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時間運動」?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有超過75%的成年人無法達到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建議.....
Thumbnail
2025/05/05
高效運動新選擇!一天中點心式身體活動的健康益處與實證回顧 🧠❤️ 前言:運動不是「一定要連續30分鐘」才有用!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時間運動」?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有超過75%的成年人無法達到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在全球迅速高齡化的背景下,失智症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健康挑戰。台灣的樂齡智造科技公司開發的「LTPA失智症精準訓練方案」,在新加坡的第12屆亞太創新照顧比賽中入圍年度最佳失智症創新技術獎,為全球老年人口提供了一線希望。延伸閱讀 : 台灣之光!樂齡智造入圍新加坡失智症
Thumbnail
在全球迅速高齡化的背景下,失智症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健康挑戰。台灣的樂齡智造科技公司開發的「LTPA失智症精準訓練方案」,在新加坡的第12屆亞太創新照顧比賽中入圍年度最佳失智症創新技術獎,為全球老年人口提供了一線希望。延伸閱讀 : 台灣之光!樂齡智造入圍新加坡失智症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