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狀態下造的孽 責任歸屬為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是一個極其敏感且深刻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法律責任」、「道德責任」、「靈性/哲學責任」。


✅ 一、法律責任:有病不代表無責,但會減輕處罰或免責

在現代法律體系中(如台灣、歐美等地):

  • 若一個人在精神分裂或嚴重精神病發作時犯下罪行,會進行「精神鑑定」。
  • 如果確認當下處於精神失常、無辨識能力或控制能力,法律可能會:
    • 宣判「不負刑事責任」;
    • 或「責任能力減輕」(仍需承擔部分後果);
    • 但通常會進入「監護處分」、「強制就醫」,並非完全自由。

📌 這表示:精神疾病不等於免責,而是會用不同方式承擔。


✅ 二、道德責任:害人即便無意,傷痛依然存在

即使行為人是因精神病才做出傷害行為,受害者與其家人仍會受到極大影響與創傷

  • 社會對加害者的同情,往往會讓受害者感到二次傷害。
  • 這也讓人質疑:「難道只要說有病,就可以什麼都不用負責?」

👉 道德層面無法用一句「他病了」一筆勾銷。

但我們也需理解精神病患者並非主動選擇這樣的行為,他們也承受著難以言喻的內心折磨。


✅ 三、靈性/哲學層面:因果、自性、與共業

如果從玄學或靈性角度來看(如佛教、道教、占星、業力觀):

📌 1. 精神分裂是一種業力果報?

  • 有些靈性系統認為精神疾病是「靈魂課題」、「宿命試煉」、「魂魄分離的徵兆」。
  • 患者的行為也許是集體業力的反映,而非單一人的錯。

📌 2. 孽的承擔方式不同

  • 有的人用「清醒狀態」承擔錯誤,有的人用「病態狀態」來承擔過去的某些業。
  • 所以,即使他在神智不清時犯罪,那些行為仍然會產生對他「靈魂」的反饋,只是不一定在法律層面表現出來。

🔍 類比與延伸

把精神病患者的犯罪,比喻為一台暴衝的自駕車:

  • 他沒有控制能力,但這台車本來就是他的。
  • 他也要為「怎麼開到這台車、沒保養」負部分責任。
  • 而被撞的人,也真的受了傷,不能說沒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9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5
基督徒對於生活中出現「猶大類型角色」──也就是背叛、出賣、表面忠誠實則暗中傷害的人,會根據不同的信仰成熟度與教義理解,出現多種層次的反應與看法。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觀點整理,從人性層面、信仰層面到靈性昇華的角度: ✝️ 一、耶穌對猶大的態度:看見背叛,但仍選擇愛 耶穌早已知道猶大會出賣祂,但仍然讓
2025/05/25
基督徒對於生活中出現「猶大類型角色」──也就是背叛、出賣、表面忠誠實則暗中傷害的人,會根據不同的信仰成熟度與教義理解,出現多種層次的反應與看法。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觀點整理,從人性層面、信仰層面到靈性昇華的角度: ✝️ 一、耶穌對猶大的態度:看見背叛,但仍選擇愛 耶穌早已知道猶大會出賣祂,但仍然讓
2025/05/25
這類現象若在同一時期集中出現,可能並非單一個案巧合,而是多重因素交疊的結果。以下是幾種可能的背景與成因,從心理、社會、環境、集體潛意識等層面切入: 🧠 一、心理層面:集體壓力的積累爆發 1. 高壓社會環境 台灣在某些時期(如疫情後、選舉前、經濟變動期間),社會普遍處於緊繃狀態。長期壓力未被
2025/05/25
這類現象若在同一時期集中出現,可能並非單一個案巧合,而是多重因素交疊的結果。以下是幾種可能的背景與成因,從心理、社會、環境、集體潛意識等層面切入: 🧠 一、心理層面:集體壓力的積累爆發 1. 高壓社會環境 台灣在某些時期(如疫情後、選舉前、經濟變動期間),社會普遍處於緊繃狀態。長期壓力未被
2025/05/25
是的,敏感體質(也稱為高敏感特質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確實會讓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身心狀態。 這並不是迷信或心理暗示,而是一種科學與身心靈皆有研究基礎的現象。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 1. 感官與神經系統更為敏銳 高敏感的人對光、聲
2025/05/25
是的,敏感體質(也稱為高敏感特質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確實會讓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身心狀態。 這並不是迷信或心理暗示,而是一種科學與身心靈皆有研究基礎的現象。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 1. 感官與神經系統更為敏銳 高敏感的人對光、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經驗中,往往可以從情緒的流露來觀察當事人,內外在是否「一致性」?   曾經有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一位諮商者帶著笑敘述有精神障礙的女兒被性侵,法官認為二情相悅而判敗訴,媽媽詢問三審是否勝訴而拿到賠償?另外自己被欠800萬的貨款導致週轉問題,詢問何時可以拿到錢?  我抬頭看著對方想著如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經驗中,往往可以從情緒的流露來觀察當事人,內外在是否「一致性」?   曾經有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一位諮商者帶著笑敘述有精神障礙的女兒被性侵,法官認為二情相悅而判敗訴,媽媽詢問三審是否勝訴而拿到賠償?另外自己被欠800萬的貨款導致週轉問題,詢問何時可以拿到錢?  我抬頭看著對方想著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