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遺毒(Emotional Residue):是指長期累積未被處理的情緒壓力,表面看起來平靜,內心卻早已疲憊不堪。

而媽媽們是最容易累積「情緒遺毒」的一群人。
因為孩子哭,妳壓下了自己的疲憊去照顧他們;因為伴侶不懂妳,妳告訴自己別太計較,對方只是上班太累了;因為長輩的評價,妳強迫自己撐住、不失控、不掉眼淚,做晚輩就要學習隱忍。
起初,這些「壓抑」可能只是短暫的因應機制,為了讓生活不崩盤、讓家人安穩、讓自己撐下去。但日子久了,這些沒有被看見、沒有被處理的感受,會慢慢沉澱在身體與潛意識裡,形成一種「卡住的能量」,像是你明明休息卻仍覺得累,明明過得還可以卻常想哭,或是在某些時刻突然被一句話刺痛。這些就是「情緒遺毒」的痕跡。
它不像情緒風暴那樣劇烈,卻是默默蠶食你內在光亮的力量。
妳可能會發現自己變得容易煩躁,對孩子沒耐性,對生活失去熱情;妳也可能感到孤單,彷彿整個世界只有妳一個人在扛,卻又說不出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亞洲國家常常從小被教導「有情緒是不好的」,要懂事、要乖、要隱忍。但情緒本身不是壞東西,它只是需要一個出口。

每個感受都是在告訴妳:「嘿,我需要被看見。」
當妳壓抑太久,這些情緒不是消失了,而是暫時被藏了起來。藏久了,就變成情緒遺毒,影響妳的健康、妳的睡眠、妳的關係,甚至妳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請記得:情緒不是你的敵人。
它是你內在的語言,是靈魂在對你說話,妳可以選擇學會與情緒共處,與它對話,而不是否認它的存在。
💡 小練習:今晚,給自己10分鐘安靜時間
- 點上精油或蠟燭
- 拿一張紙寫下:「最近我最委屈的是……」
- 寫完後深呼吸三次,輕輕對自己說:「我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

妳會發現,只是這樣一點點的停留與陪伴,就已經開始清理那些深埋的情緒,讓自己成為只有自己情緒的容器,慢慢接住、慢慢轉化,不急著解決,但誠實面對,這是對自己最深的溫柔。
----------------------------------------------------------
我是陳盈如(Ruri),是一位擁有護理背景的療癒陪伴者。擅長將芳療、冥想、塔羅、靈氣等療癒工具,轉化為溫柔又實用的日常支持方式。
我成為「媽媽療癒師」,致力於陪伴女性在身為母親、伴侶、職場人等多重身份中,找到情緒的出口與內在的方向。
若妳需要我的陪伴、和我直播聊聊,或參加實體療癒手作課程,歡迎追蹤我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