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金石堂看到這本書,翻了幾頁就買下了。對於最近大量進行閱讀心得的自己,看到網路上社群或部落格等可以分享自己想法的平台,也會忍不住躍躍欲試。但對於自己的文筆是否能釋放出去,能不能被看到,能不能被平台的演算法眷顧,都感到有些焦慮。當然很希望若能靠這些分享就一舉成名,接個業配什麼的是很好,但有些被自己這種很求名利的心態給嚇到。《讓全世界愛上我推》就是讓處在這種矛盾中的我,發現初衷並翻閱後就無法停下的書籍。
作者提到:用自己的語言,不要讓他人的聲音取代自己;寫作需要的觀察能力門檻不高,而是需要妄想加上一些尊重,擁有願意接受不確定性的能力;擺脫陳腔濫調的描述方式,試著 針對那幾個讓你心動或心碎的場景,把細節一一列舉。作者在書中把正面的情感分成:「共感」或「驚奇」;負面的情感則二分:「不快」或「無聊」。經歷過一次難忘的事件後,不妨用文字記錄下來。就算是只寫給自己的感想也無差別,就這樣慢慢雕磨自己的感動也很有能量。
而今天若是要將這些資訊分享出去,不管是透過口語或是文字,都要謹記幾個步驟:
- 確定目標觀眾,以便之後可用對方感興趣的點切入
- 決定好要描繪的核心價值,矛盾是可以出現的,喜歡跟討厭本就不是一體兩面的情感
- 縮短資訊差再開始表達,減少了解自己話語的門檻。
- 分清楚自己只是想把這些東西表達出來,還是真心想讓對方入坑。
- 開始講或開始寫!
但如果今天是要用 文字載體給他人閱讀,就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了:
- 持續寫作到結尾跟完作後的修改是最難,卻也最能展現個人特色的步驟。寫不下去可以回去找那些影片,那些經驗,再次體驗「我推」帶給自己的心動!
- 開頭的幾個寫法:描述要素、從自身經驗出發、跟他物做連結、提問開場 (這個作者認為是殺手鐧,太常用讀者容易疲乏)。
- 避免陳腔濫調的形容或寫入太多網路就能查到的東西,回去自己想要分享的核心價值
- 修改的幾個技巧:調整段落、刪掉不需要文句、加上小標題。
- 存幾篇自己很鐘意的書評或介紹,必要時可以參考並加入自身特色 網路是個能方便進入,也容易抽離的地方。
- 看到讓自己不舒服的言論,就關掉社群吧,封鎖、禁聲,重點是不要讓他人的聲音,影響自己對「推」的判斷
我想到每一次我觀看那些影片講述、分析我最喜歡的角色、遊戲或團體。是的,裡面有好多資訊,其中不乏一些官方從未證實,由粉絲自己己腦補出來的、作者絞盡腦汁,連結各種我從沒觸碰過的其他系列、還有那些跟大眾聲音完全搭不上,卻仍振振有詞發表感想的粉絲。去除帶有攻擊、羞辱意味的發言,我發現這樣才是我們做為粉絲分享的精隨。不是每個人都試著去理性揭開一個作品為何能這麼受歡迎,也不是大家都像僵屍一般地跟風追隨某股潮流,嘴中只會喊:「這東西好棒!」。讀完這本書,雖然其中的確收錄無數提升表達能力的技巧,我認為作者真正的核心在提醒讀者:「保護好自己的聲音,鞏固那核心的想法,僅限於自己的感動」。我應該仍然會無數次的被社群的名利性薰心,但這本書幫我豎起了一道防護罩,讓我未來更能在這汪洋的網路上,堅定並試著發表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