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控制情緒和改善行為的關鍵:讀《減法教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成人與小孩須面對的共同課題:整合感情與理智

在人的實際生活中,「理智」和「感情」之間的衝突、分裂,一直是影響我們最終抉擇的好壞、心境的好壞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委屈了長久的、真實的感情,選擇跟隨「理智」的判斷,我們不一定能夠得到快樂;而如果我們的精神總是不快樂,那這樣的狀態,便很難說是「幸福的」、「理想的」。但是,如果我們只訴諸感情,而拒絕整體的、通盤的考量事情,也往往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抉擇。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只根據「感情」或「理智」的其中一面去做出決定,我們都可能會陷入衝突、分裂的心境,難以完整的整合自己的想法、實力,來實現達成目標的行動。我們便會像是一支射了出去卻無法抵達靶心的箭矢,在中途就墜落於地。

因此,我相信上上策是協調自己的理智和感情,尊重自己感情的自然韻律,但是對理智新添入的資訊、論據保持開放的態度,才更有可能做出最終讓自己滿意的抉擇,創造一個整全的、身心和諧的生活。簡言之,如何「讓自己的感情和理智和諧發展,共同促進一個好的生活」,這是每一個真心想要達成自己目標的人,不論是小孩或是成人,都必須要自己去面對、去處理的問題。

「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簡潔實用的六字教養指南

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老師,今年(2025年)出版了一本《減法教養:青少年家長必修!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面對孩子進入「超常青春期」,走出焦慮、得到療癒的新教養守則》。如此讀下來,讀者很容易就會發現本書的「副標題」不同尋常的長度,我的解讀是:柯書林老師希望即使是沒有把本書買回家的讀者(只讀到了封面、不及內文的讀者),只要他關心這個主題、關懷自己的孩子,就要讓他在副標題中「有所獲益」。因此,副標題的「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其實也就是本書主要論述的最實用的方法;但是,對於大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過程,更仔細的刻畫和步驟,當然也還是要請讀者去細讀本書內文了。

「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這幾句話看似簡單,也很容易啟一些家長疑竇:如果不幫孩子先安排好、規劃好,不是很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嗎?但是,為了回應這樣的疑慮,其實若讀者先讀過了本書便可以發現:《減法教養》一書中所說的「省規劃」,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讓孩子放任自流而已;而是首先要對於人類/孩子的心理運作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再去反省家長自己的行動:特別是不要去做那些往往造成「反效果」的行為。

怎麼讓孩子學會負責:從「原始腦」與「理智腦」的區分說起

《減法教養》一書所談的與孩子相處的方法,主要是建基在腦科學的研究中,人類「原始腦」與「理智腦」的區分。所以我們首先來談談這個區分。《減法教養》一書中寫道:

以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面對環境中的刺激時,會有兩條反應路線:原始腦的本能反應飛快,理智腦則是經由思辨與推論後,才確認是否反應。
當兩個腦的結論一致時,對該刺激所產生的因應會毫無遲疑。但若是兩個腦的結論無法達成一致,當事人對該刺激就會變得有些矛盾,情緒也會跟著敏感起伏。
你發現了嗎?當周遭有愈多理智腦的訊息,當事人的理智腦就乾脆休息,此時,倍受委屈的原始腦則宛如逮到理由一般地暴走!
思考「怎麼做對自己最好」,是青少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學習的功課,也是培養他們責任感的關鍵。但是,愈負責任的爸媽,愈容易先幫孩子想好怎麼做才最好,這等於是讓爸媽自己的理智腦,搶了孩子理智腦的工作,甚至助長了他原始腦的反應速度。

在這裡,柯書林老師的意思是:孩子的「原始腦」和「理智腦」,本來就有自己一套的互動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如果大人以自己的思考結論介入、指揮孩子該怎麼做,孩子的「理智腦」便往往會「棄權」、不加思考。於是,孩子的理智放棄思考之後,接著便會任憑自己一時的欲望、情緒去做出反應。

換言之,大人自以為「幫孩子先想好」的「靈丹妙藥」,在實際上,卻往往成了讓孩子放棄「理智」思考、失去情緒控制的「毒藥」!

因此,為了讓孩子的「理智腦」正常發用、養成自我負責的態度與行為,柯書林老師建議怎麼做呢?本書《減法教養》祭出了一個很核心、很簡潔(但並不是大人不須用心、不須努力便能實踐)的辦法:那就是讓孩子的「原始腦」和「理智腦」自己去進行角力。如果,孩子輸給了自己一時的欲望,於是有了不好的結果(如考試考不好、作業寫不完、完成不了與父母或老師的約定而受罰等等);那麼,他自然就會學到這個作法是不好的、對他的整體生活是不愉快的。那麼,他便學到了這一份經驗。之後若有類似的狀況,他便可能改善自己的作法。

唯有尊重個人的生命動力,對他的付出才不會變成「負面結果」

走筆至此,本書的書名,「減法教養」一詞的意思也就呼之欲出了:「減法教養」絕對不是指父母什麼也不應該做、不須要做;而是指父母對於自己孩子的內在心理衝突,「原始腦」與「理智腦」的相互影響,應當有個基本的了解,而不要阻礙、取消了孩子對自己的「理智腦」正常運用的練習機會。否則,即使小時候學了很多內容,但如果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卻永遠無法做一個承擔自己的責任、建立自己的好的生活的人;這又是哪一對父母希望看到的呢?

關於這樣負面的結果,柯書林老師一針見血的說道:

要是爸媽不練習在盡己之力陪伴後,將孩子交託給老天,很容易落得在親子關係中不停地「割地賠款」,久而久之,那些你傾注所有的愛,「變質」成為妨礙孩子面對挫折能力的毒素,親子之間不僅輩份錯置,還很容易讓子女陷入不願面對現實,最後「只敢」跟家人耍脾氣的人生窘境。

這實在講得太精闢、也太值得人們警惕了!其實,也未必是家長和孩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能互相尊重各自的底線,尊重各自思考了之後的選擇、尊重各自都想要實現、彰顯自己的價值的生命動力;那麼,生活在這樣不受尊重的關係中,人會快樂嗎?人是被這樣的關係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拖累呢?

如果我們是真誠的「為了某個人好」,那我們就必須不要逃避,要好好的思考這些問題。

2025/6/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9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本文探討臺灣面臨來自中國的戰爭威脅,並主張加強自身實力而非單純依靠國際援助才能有效維護和平。文章分析專制國家發動戰爭的動機,以及威懾力在防止戰爭中的重要性,並以《沸騰的護城河》一書為例,說明臺灣需提升軍事、經濟及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實力,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5/08
本文探討臺灣面臨來自中國的戰爭威脅,並主張加強自身實力而非單純依靠國際援助才能有效維護和平。文章分析專制國家發動戰爭的動機,以及威懾力在防止戰爭中的重要性,並以《沸騰的護城河》一書為例,說明臺灣需提升軍事、經濟及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實力,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成年人對孩子的犧牲行為可能只會加強孩子的自我中心觀點。成年人應該展現真實的情感和溝通需求,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觀點和感受。不需要做萬能的父母,適時表現脆弱對雙方都有好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自己的重要性,如何從愛自己中學會愛人。分享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以及對於讓孩子學習愛自己和愛人的方式。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