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血來潮,想寫一個主題,「25歲的十字路口上,我該知道些什麼?」
每當我的人生碰到了一些大事,我都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以及該如何預防,這時候都會回想起25歲的自己。
為什麼是這個年紀?因為這個年紀是大多數男性剛踏入職場兩三年,也是一個對社會抱持著憧憬,卻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的年紀。我會迷茫嗎?
這個年紀最容易迷惘。你可能有一份做了兩三年的工作,做得不差,但心裡總在想:要繼續嗎?還是該離開?通常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看到其他的同學,發現有人過得比自己好,自己哪裡不足需要加強,這些問題都會在這個年紀開始思考。
這種迷惘,也不只發生在職場。看看退伍後兩三年,有些人的人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結束義務役的兩三年後,有的人回到原本的生活,有的人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原本性格孤僻的人,竟然跑到澳洲打工旅遊,但更多人,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封閉。
多久可以改變一個人?
兩三年改變了一個人,七年呢?我大學比較熟的那一些人,辦了一個小聚餐,人數不到十人,這十人中只有一個人是做跟原本科系一樣的工作,其他人則做著摸不著邊,但收入還可以,或是根本毫無相關,薪資收入卻在中位數以上的工作。
很多人以為大學科系就是職場科系。就我自己的觀察,排除掉頂尖學府的那幾所,或是該學校業界喜歡的那些科系,其他的科系,進入職場有從事相關工作的,可能10%不到。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實和本科系沒太大關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也會在後面的文章裡聊聊。
在我26歲那年,高中同學舉辦了同樂會,出席率有80%以上。在這裡看到了其他同學的樣子,有些高中時備受期待的同學,如今卻過著勉強維生的生活,坐著一份沒有夢想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上找不到成就感,薪水就頂多勉強度日;或是原本很開朗的同學,笑容從他的臉上消失;原本外向的女同學收斂很多。十年左右的時間,改變了一個人。
在職場裡,我要的是什麼?
不是選一份好工作,而是學會做選擇。老一輩的人會認為就該在一間大型公司待到退休,隨著時代的改變以及科技的進步,這個想法越來越難實踐。年輕人可能在一間公司待三年就會想換。現在的你是不是正在這個轉捩點上?沒方向很正常,最怕的是一直站著不動。
如果想換職場或是換領域,該考慮什麼?與其問自己「這個工作好不好」、「這個工作薪水多嗎」,更應該思考「這個工作能不能讓我成長」。薪水不是判斷一個人價值的指標,而是該看他的心態,他抱持怎樣的心態在他的職涯上。
在社會上打滾兩三年,或多或少也認識了自己。可能沒有到很全面,但至少隱約地知道自己的長處以及短處。我們從小被教怎麼「變成某個人」,該向誰看齊,卻沒人教我們怎麼認識自己,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迴避自己的短處,或至少不要讓短處蓋過長處。
這個工作做到現在兩三年,你真的喜歡現在做的事情?還是只是習慣了?現在你的生活,是滿意?還是已經厭煩很久了?
你是不是需要改變點什麼。
25歲,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年紀,還沒經歷的事情一大堆,但經歷的一些事情卻帶給了人很大的改變。不論是變好,還是變壞,都是改變。
關於這個系列,我會以學生時期跟職場以及軍中生活為故事,分享我從這些故事中得到什麼,以前現在回去看,希望那時候的我能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如果你也正站在十字路口,不妨問問自己:「我現在的選擇,是出於習慣,還是出於恐懼?」
如果你有什麼特別想知道的內容,可以在底下留言。我會把這系列繼續寫下去。陪你一起想清楚人生的下一步。
我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