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天生纖細、敏感、脆弱的少數個體是確實存在的,他們生來就有著和多數不同的特質和適合的環境。
本書作者以自身經歷、觀察、甚至科學實驗(實證)的方式,發現小孩與生俱來有不同特質。
書中以蘭花和蒲公英來比喻孩子的不同類型。具有高敏感天賦的孩子,對環境好壞的感受度較高,如同蘭花,可能落在「最健康」vs.「最易生病」的極端,或是「最耀眼」vs.「最麻煩」的極端,亦或「最善體人意」vs.「精神疾病狀態」的極端。
和佔據80%的 一般不具易敏特質的孩子不同,他們更需要好的環境、細心照料,否則便容易摧折。然而若是能給予適宜的照護,就能綻放更加美麗的花朵。即使生長在同一個家庭,看似相同的環境,對個別孩子來說,其實感受並不相同。先天的基因、感受力、應對環境發展出的表現型、教養撫育的的影響……構成了個體的差異,賦予個別生命的獨特性和意義。
沒有人是絕對的蘭花或蒲公英。人永遠都在改變,會努力蛻變成我們想要達到的模樣。
知名歌手王心凌這幾年因大型歌唱比賽翻紅,大家都驚豔於看似低調沉潛的她,其實努力保持自己的實力和狀態,一登場,便讓人移不開目光。
她曾說:「不管別人理不理解你,應該都能夠,喜歡自己的特質」。她不怕被貼標籤,認為「甜美」就是自己的招牌,既然如此,就好好在這個基礎上發揮,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也許這份自我理解和接納,是支持她一路堅持的重要信念。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蘭花小孩能敏銳察覺到父母的批判和意見,他們通常也是最富創意和想像力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如果察覺到,要達到父母的期望,就必須完全迎合父母的欲望和企圖心,完全不能有任何差錯,那麼孩子自己的希望、夢想和創意,可能會受到阻礙和壓抑。
父母需以特別的寬容,來回應孩子的敏感性需求,可以先確保每晚餐桌上,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講話,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照顧小蘭花的六大法則:
1.生活需要儀式感:新奇是種威脅,日常規律是種保護。
2.給孩子堅定不移的愛,那怕只有一個大人的關愛也足夠。
3.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對孩子的「敏感」要有敏感度。父母能注意並回應子女在需求上 的各種差異。
4.給孩子寬容和自由的空間:全心接納,肯定孩子做自己。
5.建立在「保護」和「刺激」之間的微妙界線:不放任,也不成為直升機父母。保護孩子免於過度刺激,但也要鼓勵孩子踏入未知的探險,讓孩子一次又一次成長。
6.善用遊戲的力量:玩出想像力與療癒力。
我家也有小蘭花,陪伴他成長,是一趟充滿挑戰和驚奇的旅程。
在不同年紀和階段,總會有新的難題,我也因此不斷地看書、學習,覆盤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再做修正。同時也觀照過去成長經歷,發現了屬於自己的課題。
可以說,養育小蘭花的過程絕不輕鬆,但在照顧者的愛與耐心澆灌下,他就有機會綻放獨一無二的美麗,而照顧者就是第一個近距離欣賞讚嘆的人!
辛苦的爸爸媽媽們,不要放棄,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
- 書名:蘭花與蒲公英
- 作者: W. Thomas Boyce M.D.(湯瑪士・波依斯)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年: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