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探索|過度反應的防衛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在想,或許是內在的創傷太大了,所以我的大腦為了不要再經歷這種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才會在每一次我「認為」自己被丟下,或即將被丟下的時候,先發制人地先把他人丟下。


我知道與我曖昧關係的他,內心有跨不過去的什麼坎,才會導致他啟動了防衛機制,選擇刻意迴避脆弱的、需要依賴他的我。

我也明白,或許是我過去曾有無數次我的情緒張狂到真的嚇到他,導致他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啟動了迴避的防衛機制。

我甚至也明白,或許就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正在迴避我」這件事。


他對我的迴避,讓我開始放大自己的可憐,追著他要強迫他安撫我,然後他的電話不接、接了電話又匆匆掛斷、訊息已讀不回,都一而再地讓我有種「被丟下」的感覺。

我的內心自動啟動了防衛機制--「把他丟下、離開他」。

我在想,或許是內在的創傷太大了,所以我的大腦為了不要再經歷這種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才會在每一次我「認為」自己被丟下,或即將被丟下的時候,先發制人地先把他人丟下。


現在的我,會後悔丟下他嗎?

老實說,我並沒有後悔的感覺。

經歷了很多次在我很脆弱,很需要他,他卻選擇將我丟下的時刻,那些雪上加霜的受傷情感,總是令我無法把持住理智,一而再地重現了過往我被丟下的痛苦、失落、驚慌、恐懼、悲傷、錯愕。

只要被他這樣迴避一次,我就又重新再次經歷自己彷彿被全世界的遺棄的巨大創傷與痛苦。

這樣的痛太大、太過於張狂,以至於我被迫不得不選擇強制切斷自己與他的聯繫,以避免自己在未來再次經歷類似情境的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


老實說,即使是沒有任何創傷的人,在經歷他的這種刻意迴避,也都還是會覺得很難受,並難免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情緒真的那麼可怕,才會讓他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在迴避自己。


我想起了前夫。

我在婚姻中也不停地有種被他丟下的感覺。

我總是一個人在房間裡,洗著兩人份的衣服、清理兩人份的垃圾、躺在安靜又空蕩蕩的床上,打電話給他,電話另一頭是充滿歡笑的聲音。

門外,是前夫的酒醉的父親,向我詢問為什麼身為老婆的我,卻沒有管好自己的老公,任由他玩到半夜了卻還沒有回家。

是的,前夫也在迴避我。

我的情緒總是很糟,總是心情不好,明明每天都在吃抗憂鬱與抗躁鬱的藥,卻也沒有好轉。對他有不合理的期待,又愛抱怨,愛指指點點。

總結一句,負能量過多的女人,男人都避之惟恐不及。


直到前夫跟我說:「我真覺得自己是個受虐狂。」

我才開始正視,原來我真的就是個只會折磨身邊最親密伴侶的人渣。

老實說,我提出離婚的理由非常的多,但最主要的底層邏輯,其實就只是,我不想再被前夫丟下了,也明白他會迴避我,是因為我是只會折磨他的人,所以選擇離開。

不然,總有一天,他會自己撐不下去,然後選擇離開我。


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離開家,搬出來自己住,至今已經過了半年。

我仍不想回家。

我明白只要我回家,他們有可能會接納我。

但也不排除,我回家的時候,他們是開始防衛機制,用自己是受害者的語氣,對我說一些攻擊性的言語。

甚至我也明白,我已經是個大人,有能力離開家,離開傷害,那麼我幹嘛還要回去那個充滿傷害的地方?

回去再一次被丟下被傷害?回家去再一次聽母親情緒失控地喊著我在精神折磨她、要我去死? 

是不是我真的有什麼很大的問題,所以才會讓我最親密的身邊的人,總是在迴避我,或對我情緒失控?

是不是我真的就是個只會精神折磨身邊親密關係的人的人渣?

我是不是應該要按照母親的話,乖乖去死?



被丟下的情境一而再地重複上演,我想到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好像有提到類似的狀況。就是人的潛意識,會無意識地刻意製造一些類似的創傷情境,迫使自己一而再地重複經歷那些相同的創傷,藉此加強立場,反覆證明自己就是理所當然地會被丟下、自己就是個很會精神折磨他人的人,自己不值得被愛、自己不值得活在這個世界上。


破解的鑰匙到底在哪裡?

我把自己搞得這麼痛苦,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去死。

這樣真的很不對勁......

好難受。


我想起了一歲半的記憶。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段記憶。

當時我在醫院找媽媽,表姊牽著我的手,在醫院的走廊匆匆行走。

好不容易走到了病房門口,我看見母親坐臥在床上,懷中抱著另一個小嬰兒。

在那一瞬間,我的內在肯定發生了什麼很大的變化。

至少就現在的我所知,那個當下的小小的我,下意識地切斷了所有自己與情感的連結,將自己強制進入麻木的狀態。

被丟下的情感太過強烈,所以,承受不住,就解離了。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對待人際關係的時候,很習慣用「切斷關係連結」的方式。

因為在醫院門口的我,就是用「切斷關係連結」的方式,切斷了我與自我情感的連結,把自己解離了。

這是小小的我,在這個茫然的世界,最初學會的第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沙龍
32會員
278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從星期日發覺自己活在想像世界,直至今天星期三,已經過了整整三天。 很遺憾,我從星期一早上開始,就整個人又都沉浸到自己的想像世界裡,直到今天。 星期一好像因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被主管念,然後我就又開始直覺認為他根本真的就是在針對我,想要把我趕走。 老實說,到底因為什麼事被念,我已經忘記了。但我就只
2025/06/04
從星期日發覺自己活在想像世界,直至今天星期三,已經過了整整三天。 很遺憾,我從星期一早上開始,就整個人又都沉浸到自己的想像世界裡,直到今天。 星期一好像因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被主管念,然後我就又開始直覺認為他根本真的就是在針對我,想要把我趕走。 老實說,到底因為什麼事被念,我已經忘記了。但我就只
2025/06/01
昨晚在鹿港燈會的夜晚人行道上獨自行走,望著前方燈火璀璨,內心卻不停想到工作上的事。 首先是我想像著主管的惡意對待我、冷暴力、為了資遣我所以請公司開了新的預備的部門職缺。我想像著自己被資遣的時候,在會議上為自己申訴的畫面、想像著我蒐集證據,通知勞工局的畫面,想像著最後我不只平反成功,還毀了主管的前程
2025/06/01
昨晚在鹿港燈會的夜晚人行道上獨自行走,望著前方燈火璀璨,內心卻不停想到工作上的事。 首先是我想像著主管的惡意對待我、冷暴力、為了資遣我所以請公司開了新的預備的部門職缺。我想像著自己被資遣的時候,在會議上為自己申訴的畫面、想像著我蒐集證據,通知勞工局的畫面,想像著最後我不只平反成功,還毀了主管的前程
2025/05/31
在心理諮商室,談到為什麼內在有個聲音拼命叫我壓抑情緒,否則就會被丟掉。 心理師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這一瞬間,我突然想起了兩歲的記憶。 那早已被我遺忘,兩歲的記憶。 那時弟弟剛出生,媽媽站在嬰兒床前忙碌,我哭著向媽媽說:「媽媽抱抱」 只見媽媽用非常兇狠的台語吼道:「閃啦!」 我愣在
2025/05/31
在心理諮商室,談到為什麼內在有個聲音拼命叫我壓抑情緒,否則就會被丟掉。 心理師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這一瞬間,我突然想起了兩歲的記憶。 那早已被我遺忘,兩歲的記憶。 那時弟弟剛出生,媽媽站在嬰兒床前忙碌,我哭著向媽媽說:「媽媽抱抱」 只見媽媽用非常兇狠的台語吼道:「閃啦!」 我愣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情感上的疏離並不總是壞事。當您需要保持界限、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能量超載,甚至在危機情況下幫助他人時,它會派上用場。但是,當情感疏離成為一種自動的內在防禦機制時,它就會變成它的不健康孿生兄弟(情感麻木)。 “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什麼好處?” 你可能會問。答案是...如果沒有感受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