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或許是內在的創傷太大了,所以我的大腦為了不要再經歷這種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才會在每一次我「認為」自己被丟下,或即將被丟下的時候,先發制人地先把他人丟下。
我知道與我曖昧關係的他,內心有跨不過去的什麼坎,才會導致他啟動了防衛機制,選擇刻意迴避脆弱的、需要依賴他的我。
我也明白,或許是我過去曾有無數次我的情緒張狂到真的嚇到他,導致他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啟動了迴避的防衛機制。
我甚至也明白,或許就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正在迴避我」這件事。
他對我的迴避,讓我開始放大自己的可憐,追著他要強迫他安撫我,然後他的電話不接、接了電話又匆匆掛斷、訊息已讀不回,都一而再地讓我有種「被丟下」的感覺。
我的內心自動啟動了防衛機制--「把他丟下、離開他」。
我在想,或許是內在的創傷太大了,所以我的大腦為了不要再經歷這種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才會在每一次我「認為」自己被丟下,或即將被丟下的時候,先發制人地先把他人丟下。
現在的我,會後悔丟下他嗎?
老實說,我並沒有後悔的感覺。
經歷了很多次在我很脆弱,很需要他,他卻選擇將我丟下的時刻,那些雪上加霜的受傷情感,總是令我無法把持住理智,一而再地重現了過往我被丟下的痛苦、失落、驚慌、恐懼、悲傷、錯愕。
只要被他這樣迴避一次,我就又重新再次經歷自己彷彿被全世界的遺棄的巨大創傷與痛苦。
這樣的痛太大、太過於張狂,以至於我被迫不得不選擇強制切斷自己與他的聯繫,以避免自己在未來再次經歷類似情境的巨大創傷的情緒重現。
老實說,即使是沒有任何創傷的人,在經歷他的這種刻意迴避,也都還是會覺得很難受,並難免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情緒真的那麼可怕,才會讓他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在迴避自己。
我想起了前夫。
我在婚姻中也不停地有種被他丟下的感覺。
我總是一個人在房間裡,洗著兩人份的衣服、清理兩人份的垃圾、躺在安靜又空蕩蕩的床上,打電話給他,電話另一頭是充滿歡笑的聲音。
門外,是前夫的酒醉的父親,向我詢問為什麼身為老婆的我,卻沒有管好自己的老公,任由他玩到半夜了卻還沒有回家。
是的,前夫也在迴避我。
我的情緒總是很糟,總是心情不好,明明每天都在吃抗憂鬱與抗躁鬱的藥,卻也沒有好轉。對他有不合理的期待,又愛抱怨,愛指指點點。
總結一句,負能量過多的女人,男人都避之惟恐不及。
直到前夫跟我說:「我真覺得自己是個受虐狂。」
我才開始正視,原來我真的就是個只會折磨身邊最親密伴侶的人渣。
老實說,我提出離婚的理由非常的多,但最主要的底層邏輯,其實就只是,我不想再被前夫丟下了,也明白他會迴避我,是因為我是只會折磨他的人,所以選擇離開。
不然,總有一天,他會自己撐不下去,然後選擇離開我。
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離開家,搬出來自己住,至今已經過了半年。
我仍不想回家。
我明白只要我回家,他們有可能會接納我。
但也不排除,我回家的時候,他們是開始防衛機制,用自己是受害者的語氣,對我說一些攻擊性的言語。
甚至我也明白,我已經是個大人,有能力離開家,離開傷害,那麼我幹嘛還要回去那個充滿傷害的地方?
回去再一次被丟下被傷害?回家去再一次聽母親情緒失控地喊著我在精神折磨她、要我去死?
是不是我真的有什麼很大的問題,所以才會讓我最親密的身邊的人,總是在迴避我,或對我情緒失控?
是不是我真的就是個只會精神折磨身邊親密關係的人的人渣?
我是不是應該要按照母親的話,乖乖去死?
被丟下的情境一而再地重複上演,我想到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好像有提到類似的狀況。就是人的潛意識,會無意識地刻意製造一些類似的創傷情境,迫使自己一而再地重複經歷那些相同的創傷,藉此加強立場,反覆證明自己就是理所當然地會被丟下、自己就是個很會精神折磨他人的人,自己不值得被愛、自己不值得活在這個世界上。
破解的鑰匙到底在哪裡?
我把自己搞得這麼痛苦,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就應該理所當然地去死。
這樣真的很不對勁......
好難受。
我想起了一歲半的記憶。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段記憶。
當時我在醫院找媽媽,表姊牽著我的手,在醫院的走廊匆匆行走。
好不容易走到了病房門口,我看見母親坐臥在床上,懷中抱著另一個小嬰兒。
在那一瞬間,我的內在肯定發生了什麼很大的變化。
至少就現在的我所知,那個當下的小小的我,下意識地切斷了所有自己與情感的連結,將自己強制進入麻木的狀態。
被丟下的情感太過強烈,所以,承受不住,就解離了。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對待人際關係的時候,很習慣用「切斷關係連結」的方式。
因為在醫院門口的我,就是用「切斷關係連結」的方式,切斷了我與自我情感的連結,把自己解離了。
這是小小的我,在這個茫然的世界,最初學會的第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