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人傷害你,要怎麼不讓自己再傷自己?」--感恩那一拳,讓我醒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也曾在職場被誤解甚至受委屈嗎?

那種想說卻說不出口、想哭卻得忍著的感覺,你也懂嗎?
我曾經也有一段很難熬的經歷,但因為一場「打擊」,我意外地醒了。 想把這段故事,送給現在的你——

2022.12.12這天一如以往在餐飲業打工,當時自己不小心犯了一些錯,所以導致了事件的發生。當天某一位同事因前一天大夜班的同事突然離職,造成人手不足而導致同事每個都很忙很累,所以一大早打卡開始就感受到氣氛不對,「都是某某某,昨天突然說要離職,害我昨天忙的要死…」這是某位同事的情緒爆發開始。

就在早上10點半左右,自己接到了一通客人要求要訂某些餐點五分鐘後來拿的電話,當時下雨天沒有甚麼客人,當時就依著自己的判斷就直接答應了。掛完電話後,那位同事走向我:「五分鐘怎麼可能夠?至少也要15分鐘!你不知道這間店很忙嗎...」聽到這邊我連忙道歉,想要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法,看是否能在打回去跟客人說需要等15分鐘。

然而他說:「不用,你都已經說了,我們只能做了阿!」接著他一邊做一邊指責我,餐點就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包裝餐點的當下,他一邊罵一邊走向我,我還來不及反應,那隻拳頭就直接敲在我的額頭上。那一刻,我整個人愣住了。瞬間也有一股衝動想要打回去,但是又有一股聲音告訴我冷靜冷靜啊,轉移注意力吧!我馬上轉移注意力去洗杯子。


當時只想要一個人靜靜的沉澱,殊不知,那位同時並沒有因為對我出手後停止責罵,反而變本加厲,那是自身第一次感受到無比的委屈與孤獨,已經憋了許久的眼淚再也撐不住的像水龍頭一樣湧了出來。其他同事發現我不太對勁,連忙過來安慰我,那位同事也停止了責罵。「我也要離職!」的念頭直接冒出來,已經忍不住的我,忽略了同事對我的關懷,我只想逃離,馬上衝進廁所,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真正的委屈與無助。

哭得好累阿!整間店似乎充滿了我的哭聲,疲累完全不知接下來怎麼辦,真是傷腦筋....

突然間,我想到半年前一貫道求道後有學習到的靜心方式,雖然我從來沒有認真用過,也很懷疑到底有沒有用,但現在已經走投無路了,不然我就來試試看靜心好了,那是第一次突然冒出來的靈感。

也是我第一次使用這樣的靜心方式。就在短短不到2分鐘的時間,我的腦中閃過一幕幕曾經自己也對親人所做出不好行為的畫面…剎那間,腦中突然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還好她有打我,讓我能夠意識到自己曾經的問題!」那位打我的同事,就像是上天所派來的郵差一樣,藉由這位同事傳遞給我所需要學習的課題!

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事情的發生是要讓我看見自已的問題!

獲得了這樣的啟發後,心理整個豁然開朗,當時立刻走出廁所後,看著鏡子的我心中充滿了萬分的感恩與喜悅,幾分鐘之前的怨恨直接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就好像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的重新人生,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迷跟悟的距離並不遠!感謝對方打醒了我!於是我走出廁所,洗洗我的臉,心中充滿著喜悅繼續我的工作。

 

raw-image


當時並沒有任何一個同事了解自己的狀態,那一天很快的在寧靜與喜悅中渡過,完全沒有人跟我說話。下班後,老闆很緊張的關心我的狀態,甚至向我道歉。那時的我已經不在把這件是放在心中,所以後續還是照常工作。

 

後來的幾次又去那間店支援時,對我動手的那位同事,對我的態度與原本相差了有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不僅在下班前給予我一些小任務讓我有機會準時下班外,還主動的關心我目前的生活狀況等等。

因為此事件的發生,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若能從怨恨的念頭轉變為發自內心的懺悔與感恩後,一切外在發生的事情都會神奇似的改變!讓原本不好的緣分變為一份善緣,這樣的人生也挺有趣的呢!

感恩這一次敲擊,因為那正是醒來的開端。

回想那天,被拳頭敲醒的不只是額頭,更是沉睡的覺察。

迷與悟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這一次的經歷,讓我在往後回顧時,發現放下的重要性,感謝南海古佛在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智慧!

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慈悲:

放下自我的心、
成見的心,
你將會發現
原來自己已經錯過了許多大好因緣!


願這段經歷提醒正在受委屈的你——

「那一天,我學到的是____。」

讓我們一起把傷害化成上天要送給我們的禮物,把經驗化為智慧!

所有事情的發生正是上天寄來的信息,也是最好的安排!

濟公活佛慈悲:
上天不會給我們最好的,
但是會在最恰好的時機點,給我們適合我們的!


當我們願意把自己的執念放下,放下對方就是錯的,放下怨恨,放下「為什麼是我?」....等等,就能收到來自上天給予無形無相卻又能帶來喜悅的奇妙禮物!

以上是我的心得分享
若有表達不圓滿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教,多多包涵!
希望這一篇文章也能帶給您一些啟發!

歡迎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或生活體悟,一起擁抱生命中的挑戰!

感恩您的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態決定狀態 狀態決定成敗
0會員
9內容數
喜歡將聆聽到的講座內容,以及生活體悟撰寫成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在職場中,誰沒遇過幾次「主管大爆走」的場面?就像是踩到地雷一樣,莫名其妙就被罵得狗血淋頭,搞得自己壓力山大,連上班都害怕。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情況,不僅能保住工作,還能讓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平常工作表現不錯,同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公平正義真的太難了~~~~ 絕非仰賴司法機關、公益組織就能達成的 舉例來說,我知道某些企業存在許多問題:內部控制、職場霸凌、不給加班費等等 我跟律師討論過許多證據,但我也承認目前沒有檢舉的勇氣,但在仔細看了法條後,還真的學了不少事情,以下由可能的報復、司法機關、成功機率作分享: 1.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